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的粘弹性能研究

作 者: 马莉骍
导 师: 李之达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工程力学
关键词: 沥青 沥青混合料 老化 粘弹性能 动态粘弹性能 本构模型
分类号: U4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路沥青沥青混合料作为目前最为重要的路面工程材料,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粘弹性材料,在其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行车荷载、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性能劣化,减少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粘弹性能进行研究,对掌握路面变形规律,预测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掌握老化机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试验室模拟老化和室外自然老化的方法,研究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粘弹性能、动态粘弹特性和疲劳性能,并结合热力学理论,建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本构模型。本文首先采用动态剪切试验研究了老化方式、温度及作用荷载频率等因素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等粘弹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老化作用使基质和改性沥青的复合剪切模量增大,而相位角降低,沥青呈现出较强的弹性,但改性沥青复数剪切的增加幅度小于基质沥青,说明改性剂可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得到复数剪切模量主曲线,老化可增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使沥青变硬;与基质沥青对比,低温(高频)条件下改性沥青可以改善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高温(低频)条件下改性沥青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第二,采用动态剪切蠕变试验研究了基质和改性沥青的蠕变特性,并选择合适模型对其粘弹特性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在各种老化方式后,蠕变总变形和永久变形都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小,改性剂的掺入一方面能降低沥青加载过程的总蠕变变形,同时又能提高沥青总变形中的弹性变形和可恢复弹性变形成分,使沥青承受外加荷载时产生的永久变形降低;沥青的劲度模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由幂函数S(t)=Bt(-m)的形式来表征,并建立了沥青的劲度模量与加载时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中的Biot理论,导出了广义Kelvin蠕变型的粘弹性本构方程,采用Burgers模型能有效的描述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粘弹特性,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相关系数良好。第三,采用动态模量试验对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前后的动态力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频率的减小而降低,而相位角在低温时随着频率增大一直减小,在高温时则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改性剂的掺入使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增大而相位角降低;用时温等效原理得到不同老化方式下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在整个频率(或温度)范围内增大。采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疲劳性能,建立5℃和15℃下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的疲劳寿命方程,在应力控制模式下,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增加。最后采用静载压缩蠕变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蠕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加载时总变形和卸载后的永久变形增加,老化使沥青混合料的总变形和永久变形减小,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和沥青的模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老化程度加深而增加,劲度变化速率m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修正Burgers模型能很好的描述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粘弹特性,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达到0.978以上,该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弹性系数E1和E2增加,在20℃和40℃下,粘性系数η1增大,而在低温时粘性系数η1减小,这表明老化使沥青混合料高温的抗变形能力增强而低温抗裂性能变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7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5
    1.2.1 沥青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研究  13-19
    1.2.2 国内外沥青老化机理研究  19-20
    1.2.3 沥青老化的评价方法  20-21
    1.2.4 沥青混合料老化的评价方法  21-22
    1.2.5 沥青及混合料的老化性能和粘弹性表征方法  22-24
    1.2.6 疲劳特性研究现状  24
    1.2.7 改性沥青老化研究现状  24-25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5-27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7-35
  2.1 原材料  27-29
    2.1.1 沥青  27-28
    2.1.2 集料  28-29
  2.2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成型方法  29-30
    2.2.1 级配设计  29-30
    2.2.2 混合料成型方法  30
  2.3 老化方法  30-33
    2.3.1 沥青老化  30-32
    2.3.2 沥青混合料老化  32-33
  2.4 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  33-34
    2.4.1 沥青的动态剪切、蠕变性能  33
    2.4.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蠕变和疲劳性能  33-34
  2.5 本章小结  34-35
第3章 沥青老化过程的动态粘弹特性研究  35-57
  3.1 基本原理  35-40
    3.1.1 动态流变试验  35-37
    3.1.2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37-40
    3.1.3 试验方法  40
  3.2 沥青温度扫描分析  40-48
    3.2.1 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分析  40-45
    3.2.2 损失模量分析  45-47
    3.2.3 车辙因子分析  47-48
  3.3 沥青频率扫描分析  48-55
    3.3.1 复合剪切模量和相位角  48-51
    3.3.2 复数剪切模量主曲线  51-55
  3.4 本章小结  55-57
第4章 沥青老化过程的粘弹本构模型研究  57-90
  4.1 本构模型研究  57-71
    4.1.1 本构模型表述  57-62
    4.1.2 热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62-71
  4.2 沥青老化过程的蠕变特性  71-82
    4.2.1 蠕变试验方法  71
    4.2.2 蠕变变形  71-76
    4.2.3 劲度模量分析  76-82
  4.3 沥青老化过程的粘弹本构模型  82-89
  4.4 本章小结  89-90
第5章 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的动态模量和疲劳性能  90-118
  5.1 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构成  90-91
    5.1.1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  90
    5.1.2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组成  90-91
  5.2 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  91-104
    5.2.1 动态模量分析方法  92-93
    5.2.2 动态模量试验方法  93-94
    5.2.3 动态模量和相位角  94-97
    5.2.4 老化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  97-101
    5.2.5 老化对混合料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的影响  101-102
    5.2.6 动态模量主曲线  102-104
  5.3 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的疲劳特性  104-116
    5.3.1 基本理论  105-107
    5.3.2 试验方法  107-108
    5.3.3 试验结果分析  108-116
  5.4 本章小结  116-118
第6章 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的粘弹本构模型研究  118-140
  6.1 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的蠕变特性  119-131
    6.1.1 蠕变试验方法  119-120
    6.1.2 混合料的变形分析  120-125
    6.1.3 劲度模量分析  125-131
  6.2 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的本构模型  131-138
    6.2.1 模型选择  131-132
    6.2.2 粘弹性模型确定  132-138
  6.3 本章小结  138-140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40-144
  7.1 主要研究结论  140-142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142-144
参考文献  144-15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51-152
致谢  152

相似论文

  1. 微波加热焚烧法处理沥青烟气的研究,X701
  2. 碳黑及介孔碳负载铂催化剂的稳定性及耐毒化性研究,O643.36
  3. 邻苯二甲酸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研究,X53
  4. 小麦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与面粉品质的关系,S512.1
  5.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TU528
  6. 亚麻籽胶对玉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乳化肠中的应用,TS231
  7. 不结球白菜种子老化衰变生理基础的研究,S634.3
  8. 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观察,R758.2
  9. 桂花糯米糖藕食品的工艺研究,TS255.5
  10. 大豆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特征和RAPD分析,S565.1
  11. 桑蚕丝织物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TS141.9
  12. 泰安市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应用,U416.217
  13. PPS滤料耐氮氧化物气体腐蚀研究,X701.2
  14. CMLIP项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风险控制研究,U415.1
  15. 基于软件老化的负载均衡方法,TP311.52
  16. 新型道路沥青热再生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U414
  17. Tempol对UVB所致无毛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R751
  18. 超薄磨耗层NovaChip在广深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U418.6
  19. 波流共同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P731.2
  20. 遮热式路面太阳热反射涂层研究,TQ637
  21.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U41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道路建筑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