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是土壤中重金属的重要吸附剂和氧化剂,研究铁锰氧化物对As(Ⅲ)和As(V)的吸附和氧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在试验室条件下合成的水铁矿和水钠锰矿为供试材料,在采用扫"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铁锰氧化物对砷的吸附和氧化特性研究

作 者: 王楠
导 师: 梁成华
学 校: 沈阳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环境与生态
关键词:  锰氧化物 铁氧化物 氧化 吸附
分类号: X7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壤中含有的变价元素和带有表面电荷的铁氧化物 的学位论文">锰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是土壤中重金属的重要吸附剂和氧化剂,研究铁锰氧化物对As(Ⅲ)和As(V)的吸附和氧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在试验室条件下合成的水铁矿和水钠锰矿为供试材料,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及电位滴定对其物相、形貌及其在溶液中的表面带电情况进行表征和测定后,系统地研究了这2种铁锰氧化物对As(III)和As(V)的吸附能力及对As(III)的氧化性能,以及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pH、初始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和氧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水钠锰矿与As(Ⅲ)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As(III)被氧化的同时还伴随着δ-MnO2对As(III)和As(V)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在25℃,pH6.0条件下,有90%的As(III)(1.0mg/L)被δ-MnO2转化,其中有49%被δ-MnO2吸附,10%被固定。增加δ-MnO2的投加量会促进As(III)的转化以及对各形态砷的吸附。大部分加入的As(Ⅲ)(1.0mg.L-1)在反应的数分钟内就可被锰氧化物氧化。氧化产物As(V)的释放速度也相当快,但还原产物Mn(II)的释放速率则相对较慢。在反应的90min内,当初始浓度分别为0.5,1.0,5.0,10.0,15.0mg.L-1时,As(Ⅲ)吸附率可分别达到93.59,92.56,92.31,89.15和87.17%。溶液的pH值对锰氧化物氧化As(Ⅲ)的影响较大,当pH较低时,As(III)的氧化量会随pH值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达到最低值后,又随pH的升高表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As(III)的氧化效率随着As(III)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对As(III)和As(V)的吸附量具有随As(III)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升高pH有利于锰氧化物对还原产物Mn(II)的吸附,但不利于As(Ⅲ)的氧化和对氧化产物As(V)的吸附。温度是影响水钠锰矿对As(Ⅲ)的吸附和氧化的重要因素,升高温度对氧化反应不利,而对吸附反应有利;锰氧化物对总砷的吸附和氧化受不同离子强度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升高离子强度可抑制As(Ⅲ)氧化反应的进行。水铁矿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速率随着投加量的升高而加快,在同一投加量条件下,砷的初始浓度越低,吸附速率越快。抛物线扩散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As(Ⅲ)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水铁矿对As(Ⅲ)的吸附更倾向于扩散层模式机制。对于As(V)来说,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而抛物线扩散方程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对差一些。在不同pH条件下,水铁矿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量均随投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砷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水铁矿对As(Ⅴ)的去除率在相对较低的吸附剂投加量和较高的As(Ⅴ)初始浓度条件下受pH的影响更为明显。As(Ⅲ)的吸附量在整个pH范围内变化不大,而对于As(Ⅴ)当pH<7时,其吸附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当pH>7时,吸附量则迅速下降。水铁矿对As(Ⅴ)的吸附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较高,而碱性条件则不利于As(Ⅴ)的吸附。水铁矿对As(Ⅲ)的吸附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Freundlich等温方程;As(Ⅴ)的等温吸附数据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用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但在碱性条件下差一些。总的来说,使用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水铁矿在不同pH条件下对As(Ⅲ)或As(Ⅴ)的吸附规律。从Langmiur等温方程计算得出,水铁矿对As(Ⅲ)的吸附在pH6时获得最大吸附量为45.67mg/g,而对As(Ⅴ)是在pH7时获得最大吸附量为22.12mg/g,这与之前不同投加量和不同砷初始浓度条件下pH对吸附的影响规律一致。在铁锰氧化物共存体系中,当As(Ⅲ)初始浓度较低时,水铁矿本身并不氧化As(Ⅲ),体系氧化能力的增强是通过水铁矿对氧化生成的As(Ⅴ)的吸附作用实现的,且在较低pH条件下,水铁矿对As(Ⅲ)氧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当As(Ⅲ)初始浓度较高时,水铁矿的专性吸附作用占优势,对As(Ⅲ)氧化的促进作用减弱。

全文目录


目录  4-10
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36
  1.1 及砷化物的理化性质  14-15
  1.2 土壤环境中砷的含量与来源  15-17
    1.2.1 土壤环境中砷的背景值  15-16
    1.2.2 土壤环境中砷的来源  16-17
  1.3 土壤环境中砷的污染  17-19
    1.3.1 砷及砷化物的毒性  17-18
    1.3.2 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8
    1.3.3 砷对植物的影响  18-19
  1.4 砷的环境质量标准  19-20
  1.5 氧化物 的学位论文">铁氧化物对砷的吸附研究进展  20-24
  1.6 锰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24-34
    1.6.1 土壤中氧化锰矿物的类型  24
    1.6.2 氧化锰矿物的表面化学性质研究进展  24-25
    1.6.3 氧化锰矿物的吸附特性  25-29
    1.6.4 氧化锰矿物的氧化还原特性  29-30
    1.6.5 锰氧化物对砷的吸附与氧化研究进展  30-34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34-36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4
    1.7.2 研究内容  34-36
第二章 铁锰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和电荷零点测定  36-40
  2.1 铁锰氧化物的制备  36
    2.1.1 铁氧化物的制备  36
    2.1.2 锰氧化物的制备  36
  2.2 铁锰氧化物结构表征的分析方法  36
    2.2.1 扫描电镜 (SEM)分析  36
    2.2.2 X-射线衍射 (XRD)分析  36
  2.3 铁锰氧化物的结构表征  36-38
    2.3.1 扫描电镜 (SEM)分析  36-37
    2.3.2 X—射线衍射 (XRD)分析  37-38
  2.4 电荷零点的测定  38-39
  2.5 数据分析方法  39-40
第三章 锰氧化物对 As(III)的吸附和氧化特性研究  40-56
  3.1 材料与方法  40-42
    3.1.1 反应时间对砷吸附及氧化特征的影响  40
    3.1.2 解吸试验  40
    3.1.3 锰氧化物投加量对砷吸附解吸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40
    3.1.4 As(Ⅲ ) 初始浓度对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的影响  40
    3.1.5 酸度改变对吸附解吸及氧化的影响  40-41
    3.1.6 温度对锰氧化物吸附、解吸及氧化砷离子的影响  41
    3.1.7 离子强度对锰氧化物吸附解吸及氧化砷离子的影响  41
    3.1.8 测定方法  41
    3.1.9 数据分析  41-42
  3.2 结果与讨论  42-54
    3.2.1 反应时间对砷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的影响  42-46
    3.2.2 投加量对水钠锰矿吸附和氧化 As(Ⅲ ) 的影响  46-48
    3.2.3 As(Ⅲ ) 初始浓度对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的影响  48-49
    3.2.4 pH 对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的影响  49-52
    3.2.5 温度对水钠锰矿吸附解吸及氧化 As(Ⅲ ) 的影响  52-53
    3.2.6 离子强度对水钠锰矿吸附解吸及氧化 As(Ⅲ ) 的影响  53-54
  3.3 小结  54-56
第四章 铁氧化物对 As(Ⅲ ) 和 As( Ⅴ) 的吸附研究  56-68
  4.1 材料和方法  56
    4.1.1 不同投加量和不同 As 初始浓度条件下铁氧化物对 As(Ⅲ ) 或 As(Ⅴ)的吸附动力学以及 pH 对吸附的影响  56
    4.1.2 不同 pH 条件下铁氧化物对 As(Ⅲ ) 或 As(Ⅴ)的等温吸附  56
  4.2 结果和讨论  56-66
    4.2.1 接触时间对水铁矿吸附 As(Ⅲ ) 和 As(Ⅴ ) 的影响  56-61
    4.2.2 pH 对吸附的影响  61-63
    4.2.3 等温吸附  63-66
  4.3 小结  66-68
第五章 铁锰氧化物共存体系对 As(Ⅲ ) 的吸附和氧化  68-78
  5.1 材料和方法  68
    5.1.1 不同 As(Ⅲ ) 初始浓度条件下铁锰氧化物对 As(Ⅲ ) 的吸附和氧化  68
    5.1.2 不同 pH 条件下铁锰氧化物对 As(Ⅲ ) 的吸附和氧化  68
  5.2 结果与讨论  68-75
    5.2.1 不同 As(Ⅲ ) 初始浓度条件下铁锰氧化物对 As(Ⅲ ) 的吸附和氧化  68-72
    5.2.2 不同 pH 条件下铁锰氧化物对 As(Ⅲ ) 的吸附和氧化  72-75
  5.3 小结  75-78
第六章 结论  78-80
参考文献  80-94
致谢  94-9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95-96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3.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4.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5.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2-MIB的研究,X703
  6. 五氧化二磷与复合氨化缩合剂制备聚磷酸铵,TQ314.248
  7.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8. 不同原料烟熏液的制备、精制及灌肠液熏工艺的研究,TS251.65
  9.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10.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11.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12.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13.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14.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15.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7.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研究及在饮用水中除砷的应用,O614.811
  18.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19.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Au@Pt、Au@Pd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O643.36
  20.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21. 铜渣焙烧改性的实验研究,X75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