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机械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分析

作 者: 聂凌霄
导 师: 黎育红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系统分析与集成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苦草 联合仿真 多体系统动力学
分类号: X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水生态方向上,水污染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水体富营养化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水污染形式。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一种方法改变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乃至改变淡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从而修复水体的生态平衡。针对此目的,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苦草种植机械用于提高水生植被修复的工作效率,并建立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从水体富营养化开始讨论,提出修复水生植被的方式改善水质环境,通过对武汉东湖的采样数值分析得出东湖的富营养化指数,选用水生植被当中的沉水植物作为修复东湖水生态的基础对象,着重分析了沉水植物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得出苦草种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重要性。以四杆机构为设计理论依据,以苦草为种植目标通过三维软件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新型苦草种植机械作为水生态修复的工具,通过简化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机械在植苗过程中幼苗的运动轨迹方程。针对部件设计的特殊性,通过对建立的分类管理,引进PIM模型导入法,直接实现了SolidWorks与ADAMS联合仿真,并结合苦草种植机械的动力学仿真的结果,为该设备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方案参考。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通过水草种植等生态修复手段有助于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而此次设计的苦草种植机械可以大为提高沉水植物——苦草种植的工作效率。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25
  1.1 引言  8-10
  1.2 水体富营养化  10-18
  1.3 自动种植机械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8-21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1-22
  1.5 本文结构  22-24
  1.6 本章小结  24-25
2 水生植被对东湖富营养化的修复分析  25-35
  2.1 研究区域——东湖  25-29
  2.2 水生植被的作用  29-34
  2.3 本章小结  34-35
3 沉水植物种植机械  35-53
  3.1 设计背景  35-39
  3.2 结构分析  39-45
  3.3 基于 Solidworks 的苦草种植机械设计  45-49
  3.4 幼苗运动轨迹方程  49-52
  3.5 本章小结  52-53
4 苦草种植机的动力学分析  53-61
  4.1 多体系统动力学及 ADAMS 简介  53-54
  4.2 动力学分析  54-60
  4.4 本章小结  60-61
5 总结与展望  61-63
  5.1 总结  61-62
  5.2 展望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8
附录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8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3.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4. 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对水分胁迫及污染物暴露的响应,X52
  5.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环境影响因子研究,X524
  6. 水绵和刚毛藻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干扰作用对四种沉水植物的影响,X524
  7. 东太湖常见沉水植物作为中华绒螯蟹饲料源的可行性研究,S966.16
  8.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轿车平顺性分析与改进,U461.4
  9. 某型号泵车臂架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TU646
  10. 青岛高新区景观水体的富养化评价,X820
  11. 湛江地区大型饮用水供水水库污染状况研究与管理,X524
  12. 慈姑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作用及其生长和生理生态响应,X173
  13. 物理材料与沉水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研究,X524
  14. 基于ANN和SVM的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富营养化预测研究,X832
  15. ECFLFAP-DBDHFP-OW联用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实验研究,X52
  16. 紫阳湖生态修复生态因子时空序列变化研究,X524
  17. LED芯片高速分选机摆臂机电联合仿真及实验验证,TN405
  18. 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X173
  19. 水生植物净化景观水体的作用研究,X173
  20. 高炉矿渣覆盖法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X524
  21. MBR脱氮除磷工艺特征及其膜污染控制研究,X70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