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UHF频段无源RFID标签性能研究与测试分析

作 者: 高洪林
导 师: 白宝兴
学 校: 长春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无源射频识别 标签 超高频 基准 评估
分类号: TP39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无源射频识别(RFID)标签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性能的稳定性也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社会上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的标准和规范却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针对该问题,本文运用与其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设计了一套能够对无源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的实验系统。通过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和标准能够客观的对目前市场中存在的无源UHF RFID标签进行性能的比较。同时,本论文的相关结论也可能够对曰后该方面基准的制定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够帮助更多的无源射频识别(RFID)标签使用单位找到符合自身应用需求的合格RFID产品及系统。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8
第一章 前言  8-11
  1.1 论文的意义和目的  8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8-9
    1.2.1 国内发展现状  8-9
    1.2.2 国外发展现状  9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9-10
  1.4 论文结构  10-11
第二章 UHF无源RFID技术  11-19
  2.1 RFID的发展史  11
  2.2 RFID系统的分类  11-14
    2.2.1 根据RFID标签供电模式的分类  11-12
    2.2.2 按照工作频率分类  12-13
    2.2.3 根据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13
    2.2.4 根据标签是否有芯片分类  13-14
  2.3 RFID系统组成和功能  14-15
  2.4 UHF频段RFID系统工作原理  15-16
    2.4.1 读写器到标签的通信  15-16
    2.4.2 标签反向散射  16
  2.5 无源UHF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16-17
  2.6 EPCglobal Class 0和Class 1  17
  2.7 无源UHF RFID的性能  17-19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案  19-47
  3.1 默认的测试参数  20-21
  3.2 响应率vs.衰减  21-24
    3.2.1 基准目标  21
    3.2.2 实验设置  21-22
    3.2.3 测试实验  22-23
    3.2.4 测试结果和结论  23-24
  3.3 方向灵敏度  24-26
    3.3.1 基准目标  24-25
    3.3.2 实验设置  25
    3.3.3 测试实验  25
    3.3.4 测试结果和结论  25-26
  3.4 标签性能的差异  26-30
    3.4.1 基准目标  27
    3.4.2 实验设置  27
    3.4.3 测试实验  27-28
    3.4.4 测试结果和结论  28-30
  3.5 读取速率  30-37
    3.5.1 单个标签的读取速率  30-31
    3.5.2 大量标签的读取速率  31-37
  3.6 金属和水附近的读取性能  37-44
    3.6.1 材料前标签的性能  37-40
    3.6.2 频率依赖性的性能  40-44
  3.7 写操作性能  44-47
    3.7.1 基准目标  44
    3.7.2 实验设置  44
    3.7.3 测试实验  44-45
    3.7.4 实验结果和结论  45-47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47-56
  4.1 发射和接收信道的灵敏度  47-50
    4.1.1 目标  47
    4.1.2 实验设置  47
    4.1.3 测试实验  47-48
    4.1.4 实验结果和结论  48-50
  4.2 标签位置对性能的影响  50-52
    4.2.1 目标  50
    4.2.2 实验设置  50
    4.2.3 测试实验  50-51
    4.2.4 实验结果和结论  51-52
  4.3 材料的影响  52-54
    4.3.1 目标  53
    4.3.2 测试实验  53
    4.3.3 测试结果和结论  53-54
  4.4 幽灵读取  54-56
    4.4.1 目标  54
    4.4.2 测试实验  54-55
    4.4.3 实验结果和结论  55-56
第五章 结论  56-59
  5.1 论文总结  56-58
  5.2 下一步工作  58-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1

相似论文

  1. 基于逼真度的仿真系统评估研究,TP391.9
  2.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3. 溶藻弧菌诱导红笛鲷仔鱼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分析,S943
  4. 基于不确定性系统研究方法的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分析与预测,G642.4
  5.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6. 新疆烟粉虱生物型及B型烟粉虱对吡丙醚抗药性风险评估,S433
  7. 小麦miRNA及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S512.1
  8. 小麦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相对于水稻的小麦特异基因的鉴定,S512.1
  9. X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私募股权融资方案研究,F426.7
  10. 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630.3
  11. 中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630
  12. 三丁基锡对海洋腹足类种群的生态风险评价,X174
  13. 痴呆评估量表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评价,R749.1
  14. 网络危机传播的模式及应对机制研究,G206
  15. Delicious中文标签与汉语主题词表的结合研究,G254.2
  16. 海域无缝深度基准面的建立,P229
  17. 香雪兰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Q943.2
  18. 1BL.1RS易位及条锈病抗性品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生理参数变化研究,S512.1
  19. 西南山区铁路路堑地段风险评估与决策,U213.12
  20.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奇观研究,G206
  21. 夏热冬冷地区OTTV的研究与应用,TU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光模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