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奥奈达希瓦氏菌MR-1的Fe(Ⅲ)还原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陈洁
导 师: 储茵; 司友斌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奥奈达希瓦氏菌MR-1 Fe(Ⅲ)还原 土壤 单宁酸 焦性没食子酸
分类号: X1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异化铁还原是一种微生物代谢过程,在该过程中微生物以胞外不溶性铁氧化物为末端电子受体,通过氧化电子供体耦联Fe(Ⅲ)还原。异化铁还原能够降低有毒重金属毒性,促进芳香烃、卤代芳香烃等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同时也促进一些染料化合物降解,抑制厌氧环境中甲烷的产生。单宁酸焦性没食子酸可与铁络合生成络合物,增大铁氧化物的溶解性,从而促进Fe(Ⅲ)还原。奥奈达希瓦氏菌MR-1(Shewancllaoneidensis MR-1)既可以在有氧环境也可以在厌氧环境下生长,不仅能生物修复卤化有机污染物,而且也能够还原和溶解某些难溶性的金属氧化物。本文选用该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因素对Fe(Ⅲ)异化还原的影响,并探讨添加有机酸络合剂对提高水稻土中Fe(Ⅲ)还原的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奥奈达希瓦氏菌MR-1的Fe(Ⅲ)还原特性:以乙酸盐、乳酸盐和丙酮酸盐作为Fe(Ⅲ)还原的唯一电子供体,Fe(Ⅲ)还原率分别达到39.12%、50.89%和44.98%;以FeCl3、Fe(OH)3和柠檬酸铁这三种溶解度不同的Fe(Ⅲ)为菌株MR-1的唯一电子受体,Fe(Ⅲ)还原率分别达到44.72%、51.54%和10.45%;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对菌株MR-1的异化铁还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株MR-1可在pH5.0~9.0范围内对Fe(Ⅲ)进行还原;利用不同的蛋白质变性剂SDS和OGP证明菌株MR-1的Fe(Ⅲ)还原功能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外膜。2.络合剂对奥奈达希瓦氏菌MR-1还原Fe(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子供体充足的条件下,随着络合剂添加浓度的增加,菌株的Fe(Ⅲ)还原率增加;在单宁酸和焦性没食子酸投加浓度分别为5mmol·L-1和10mmol·L-1时,最高铁还原率达到57.07%、64.30%和44.60%、48.35%;反应后期铁还原率有所下降。3.添加不同有机酸络合剂对水稻土中Fe(Ⅲ)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还原率随着络合剂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三种土壤中的Fe(Ⅱ)生成量是砂姜黑土>黄褐土>红壤;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实验中,红壤在第3天达到最高铁还原率,后期因为环境pH值的下降致使铁还原率下降;黄褐土在反应初期铁还原率较稳定,后期显著增大;砂姜黑土中的微生物群落对Fe(Ⅲ)还原效率最高;在土壤泥浆实验中,添加络合剂明显加快水稻土中Fe(Ⅲ)还原速率,Fe(Ⅱ)生成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反应后期Fe(Ⅱ)生成量渐趋稳定。灭菌后水稻土中添加有机酸络合剂对S. oneidensis MR-1还原Fe(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中缺少该菌株还原Fe(Ⅲ)的有效电子供体,当添加该菌株还原Fe(Ⅲ)的优势电子供体时,红壤、黄褐土和砂浆黑土浸提液中的铁还原率为5.14%、8.95%和9.18%,添加单宁酸后铁还原率升高至8.59%、24.05%和37.99%;土壤泥浆试验中,红壤中Fe(Ⅱ)的生成量几乎没有变化,黄褐土和砂姜黑土中Fe(Ⅱ)的生成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且砂浆黑土>黄褐土。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文献综述  9-22
1 引言  22-24
2 材料与方法  24-31
  2.1 实验材料  24-25
    2.1.1 供试土壤  24
    2.1.2 药品与试剂  24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4-25
    2.1.4 试验菌株的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25
    2.1.5 人工合成的 Fe(OH)3的制备方法  25
  2.2 S. oneidensis MR-1 的 Fe(Ⅲ)还原特性  25
  2.3 S. oneidensis MR-1 生长曲线的测定  25-26
    2.3.1 不同电子供体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5-26
    2.3.2 不同形态铁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能力的影响  26
    2.3.3 不同 pH 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6
    2.3.4 溶解氧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6
    2.3.5 蛋白变性剂 SDS 和 OGP 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6
  2.4 络合剂影响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试验设计  26-28
    2.4.1 不同浓度单宁酸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6-27
    2.4.2 不同浓度焦性没食子酸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7-28
  2.5 添加不同络合剂影响土壤中 Fe(Ⅲ)还原的试验设计  28-29
    2.5.1 微生物接种液的制备  28
    2.5.2 微生物接种液添加不同浓度络合剂对 Fe(Ⅲ)还原的影响  28
    2.5.3 土壤泥浆厌氧培养试验  28
    2.5.4 土壤泥浆中添加不同浓度络合剂对 Fe(Ⅲ)还原的影响  28-29
  2.6 灭菌后土壤中添加络合剂影响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试验设计  29-30
    2.6.1 灭菌后微生物接种液添加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9
    2.6.2 灭菌后土壤泥浆中添加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29-30
  2.7 测定方法  30-31
3 结果与分析  31-48
  3.1 S. oneidensis MR-1 的 Fe(Ⅲ)还原特性  31-35
    3.1.1 S. oneidensis MR-1 菌株的生长曲线  31
    3.1.2 不同电子供体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1-32
    3.1.3 不同形态铁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能力的影响  32-33
    3.1.4 pH 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3
    3.1.5 溶解氧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3-34
    3.1.6 蛋白变性剂 SDS 和 OGP 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4-35
  3.2 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5-38
    3.2.1 不同浓度单宁酸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5-36
    3.2.2 不同浓度焦性没食子酸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36-38
  3.3 土壤中添加不同络合剂对 Fe(Ⅲ)还原的影响  38-43
    3.3.1 微生物接种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络合剂对 Fe(Ⅲ)还原的影响  38-41
    3.3.2 土壤泥浆中添加不同浓度络合剂对 Fe(Ⅲ)还原的影响  41-43
  3.4 灭菌后土壤中添加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43-48
    3.4.1 灭菌后微生物接种中液添加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43-45
    3.4.2 灭菌后土壤泥浆中添加络合剂对 S. oneidensis MR-1 还原 Fe(Ⅲ)的影响  45-48
4 讨论  48-50
5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9
致谢  59-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STOP1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S336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5.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6.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7.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8. 2,4-滴丁酯环境行为研究,TQ450.2
  9.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0. 蔬菜地土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淋失风险研究,S63
  11.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12. 盐城地区土壤及大米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研究,X53
  13. 氟苯尼考、喹乙醇的环境行为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X713
  14.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15. 松嫩草甸草原结皮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微生境分布,S812
  16.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17. 长白山西坡林线上侵原因分析,Q948
  18.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9. 草地不同植物多样性背景下放牧对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S812
  20. 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的初步研究,S435.622
  21.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强度分析,S15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