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春市生态功能分区与调控对策研究
作 者: 李卫国
导 师: 盛连喜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生态评价 生态敏感性 生态功能分区 调控对策 长春市
分类号: X3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生态景观恶化,城市污染严重,土地区位效益大为削弱等生态问题,致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从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及生态功能出发,制定适合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与科学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和调控理论、原则与方法,以长春市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揭示了长春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对长春市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并以长春净月开发区为典型范例,提出了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调控模式。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1)整合和集成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地域分异理论与生态调控理论,形成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和调控的理论体系,并对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和调控应该遵循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2)在对长春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生态发展适宜性分析方法,识别出景观激烈变化区域、敏感区域和敏感点,分析各类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功能特征,考察市域范围内土地的工业、农业和居住的生态适宜程度,为进一步的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3)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角度,辨别区域生态空间分异规律,根据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等级性原理,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根据地貌单元进行一级区划,区划为东部低山丘陵生态区,中部城市生态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湖群平原区;二级区划主要在一级区划基础上,以景观结构和功能为依据,根据长春市景观格局分析结果、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结果,同时兼顾行政区边界的完整性,划分为生态保护片区、生态控制片区和生态重建片区;三级划分根据生态敏感点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主导因素进行生态单元类型划分,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保护区、风沙治理区、生态城镇区、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等。(4)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功能目标、结构和功能差异,应用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等调控方法,提出长春市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的调控模式与内容。(5)以净月开发区为例,详细论述其生态调控策略。净月开发区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价值较高,适宜工业和居住,但属生态敏感区,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子系统出发,构建出净月开发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调控战略和目标体系。该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绿色、观光和特色农业;构建以光电子、交通机械、生物制药为主导的生态工业;打造集文化娱乐、旅游观光、高档地产、科技服务、教育、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高档地产业、休闲娱乐业。同时,构建了包括环境总量控制、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及以生态城市文化主题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消费建设、生态技术创新建设、生态政策与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体系。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目录 8-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1.1 研究背景 12-14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6 1.3.1 研究内容 14-15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 15-16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16-19 1.4.1 论文的组织结构 16-17 1.4.2 技术路线 17-19 第二章 理论综述 19-50 2.1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 19-36 2.1.1 研究进展 19-24 2.1.2 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 24-27 2.1.3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概念和内涵 27-28 2.1.4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28-29 2.1.5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内容 29-33 2.1.6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法 33-36 2.2 城市生态功能调控的理论和方法 36-46 2.2.1 研究进展 37 2.2.2 城市生态调控目标 37-38 2.2.3 城市生态系统的控制论原理 38 2.2.4 城市生态调控原则 38-39 2.2.5 城市生态调控内容 39-40 2.2.6 城市生态功能调控方法 40-46 2.3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调控的实践进展 46-50 2.3.1 国外实践 46-48 2.3.2 国内实践 48-50 第三章 长春市生态现状调查 50-68 3.1 自然环境的背景调查 50-54 3.1.1 地质地貌 50-51 3.1.2 水文水系 51-52 3.1.3 气象气候 52 3.1.4 环境质量现状 52-54 3.2 自然资源现状调查 54-57 3.2.1 土地资源 54-55 3.2.2 水资源 55 3.2.3 动植物资源 55-56 3.2.4 矿产资源 56-57 3.2.5 旅游资源 57 3.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 57-64 3.3.1 城市演化历史 57 3.3.2 宏观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57-58 3.3.3 区域背景分析与判断 58-61 3.3.4 经济现状 61-63 3.3.5 社会现状 63-64 3.3.6 基础设施建设 64 3.4 人类活动对长春生态环境的影响 64-67 3.4.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4-65 3.4.2 城镇分布和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 3.4.3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5-66 3.4.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66-67 3.5 小结 67-68 第四章 长春生态敏感性分析 68-76 4.1 主要敏感点识别 68-69 4.2 敏感问题识别 69-70 4.2.1 风蚀与水土流失 69 4.2.2 洪涝灾害 69 4.2.3 水系污染、水系功能退化和饮用水源保护 69-70 4.2.4 森林、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70 4.2.5 基本农田保护 70 4.3 敏感性评价指标选择 70-73 4.3.1 区域生态系统现状指标 70-73 4.3.2 人类活动强度指标 73 4.4 评价方法 73-74 4.5 评价结果分析 74-76 第五章 长春市景观格局分析 76-83 5.1 景观格局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76-77 5.2 景观结构与特征分析 77-79 5.3 景观结构的空间差异与稳定度 79-82 5.3.1 景观稳定度指数构建与计算方法 80-81 5.3.2 景观稳定度计算结果 81-82 5.4 小结 82-83 第六章 长春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83-89 6.1 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 83 6.2 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计算方法 83-86 6.2.1 直接生产价值 84 6.2.2 涵养水源价值 84 6.2.3 土壤保持价值 84-85 6.2.4 调节大气成分的价值 85-86 6.2.5 净化空气价值 86 6.2.6 供水水源价值 86 6.2.7 调蓄洪水价值 86 6.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结果 86-89 第七章 长春市生态发展适宜性分析 89-110 7.1 农业用地适宜性分析 89-97 7.1.1 分析原则 89 7.1.2 评价因子的选择 89-96 7.1.3 指标分级及权重确定 96 7.1.4 农业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96-97 7.2 工业用地适宜性分析 97-105 7.2.1 分析原则 97-98 7.2.2 评价因子的选择 98-103 7.2.3 指标分级及权重确定 103-104 7.2.4 工业发展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104-105 7.3 居住用地适宜性分析 105-108 7.3.1 分析原则 105 7.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105-107 7.3.3 指标分级及权重确定 107 7.3.4 居住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107-108 7.4 适宜性综合评价 108-110 第八章 长春市生态功能分区 110-117 8.1 分区的目标 110 8.2 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110-111 8.3 生态功能分区 111-115 8.3.1 一级分区 111-112 8.3.2 二级分区 112-113 8.3.3 三级分区 113-115 8.4 小结 115-117 第九章 长春市生态功能分区调控 117-124 9.1 一级分区调控 117-118 9.2 二级分区调控 118-119 9.2.1 生态控制区 118 9.2.2 生态重建区 118 9.2.3 生态保护区 118-119 9.3 三级分区调控导则 119-122 9.3.1 水源保护区调控导则 119 9.3.2 河流保护区调控导则 119 9.3.3 水土保持区调控导则 119-120 9.3.4 生态城镇区调控导则 120 9.3.5 生态工业区调控导则 120 9.3.6 生态农业区调控导则 120-121 9.3.7 林地保护区调控导则 121 9.3.8 风景名胜区调控导则 121 9.3.9 湿地保护区调控导则 121-122 9.4 小结 122-124 第十章 典型生态保护区—净月开发区调控实例 124-146 10.1 净月开发区环境资源状况 124-125 10.1.1 地理位置 124 10.1.2 人口经济 124-125 10.1.3 资源条件 125 10.1.4 交通条件 125 10.2 净月开发区生态系统类型与特征 125-126 10.3 净月开发区生态调控目标与指标体系 126-128 10.3.1 主要目标 126 10.3.2 调控指标体系 126-127 10.3.3 生态调控指标的差距分析 127-128 10.4 净月开发区生态调控框架体系 128-142 10.4.1 生态经济调控 128-140 10.4.2 生态环境调控 140 10.4.3 生态文化调控 140-142 10.5 净月开发区生态保障措施 142-144 10.5.1 政策保障 143 10.5.2 人力保障 143-144 10.5.3 技术保障 144 10.5.4 环境保护资金保障 144 10.5.5 基础设施保障 144 10.6 小结 144-146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46-149 11.1 主要结论 146-147 11.2 特色之处 147-148 11.3 研究展望 148-149 参考文献 149-153 致谢 153
|
相似论文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 长春市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平地花式轮滑的可行性研究,G623.8
- 长春市区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633.96
- 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633.96
- 长春市普通高校轮滑选修课开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G862.8
- 长春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441
- 长春市区中学校园集体舞“瓶颈阶段”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G633.96
-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长春市高校轮滑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G862.8-4
- 长春市健身健美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G831.3
- 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研究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X826
- 长春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TU986
- 长春市伊通河滨水景观环境设计研究,TU986
- 长春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研究,G807.4
- 长春市滑雪旅游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G862
-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TV213.4
- 城镇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 长春市城区小学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G623.8
- 长春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现状研究,G807.4
- 辽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Q17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