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作 者: 胡瑞
导 师: 左其亭;窦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 水资源承载能力 承载程度 调控对策
分类号: TV21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面临巨大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压力,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提高,逐步演化出“水资源承载能力”这一概念,并成为资源与环境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热点。淮河流域地处我国的腹心地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然而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淮河流域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指导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方面的参考文献,分析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现状,总结了流域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框架,结合淮河流域现状和收集整理到的相关资料,首先划分了计算单元;接着建立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模型、水资源转化关系模型和水环境系统模拟模型,并通过实测资料率定了参数;然后把三个模型耦合起来建立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互动模型;在此互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开发了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软件;应用这套软件计算出淮河流域在不同水平年、不同水文条件、不同水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变化特征分析,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可量化的调控对策。本文通过开展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淮河流域河流、湖泊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规模,对指导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引言  9-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0-11
    1.1.1 课题来源  10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5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14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5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7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5-16
    1.4.2 技术路线  16-17
第二章 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17-22
  2.1 社会经济现状  17-18
  2.2 水资源现状  18-19
    2.2.1 河流水系  18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8-19
  2.3 水环境现状  19-20
    2.3.1 历年水质资料分析  19-20
    2.3.2 污染物入河量及水质达标分析  20
  2.4 存在的主要水问题  20-22
第三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  22-51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框架  22-23
  3.2 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模型  23-45
    3.2.1 计算单元划分  24
    3.2.2 社会经济系统模型  24-31
    3.2.3 水资源转化关系模型  31-38
    3.2.4 水环境系统模拟模型  38-44
    3.2.5 复合系统模型的耦合  44-45
  3.3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45-51
    3.3.1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45-48
    3.3.2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的求解方法  48-50
    3.3.3 承载程度评价  50-51
第四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软件系统  51-61
  4.1 系统开发目标  51
  4.2 系统设计原则  51
  4.3 系统基本构成及主要功能  51-52
  4.4 系统开发实现  52-53
  4.5 系统介绍  53-61
    4.5.1 打开系统  53-54
    4.5.2 GIS数据展示  54-55
    4.5.3 数据库  55-56
    4.5.4 规划年承载能力计算  56-57
    4.5.5 情景分析  57-61
第五章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及分析  61-83
  5.1 概述  61-62
  5.2 现状水平年2005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62-66
    5.2.1 实际来水条件下计算结果与分析  62-63
    5.2.2 不同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63-66
  5.3 规划水平年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66-70
    5.3.1 50%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66-68
    5.3.2 不同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对比  68-70
  5.4 规划水平年202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70-73
    5.4.1 50%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70-71
    5.4.2 不同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对比  71-73
  5.5 规划水平年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73-77
    5.5.1 50%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74-75
    5.5.2 不同频率条件下计算结果对比  75-77
  5.6 不同水平年的承载能力变化特征分析  77-78
  5.7 调控对策研究  78-83
    5.7.1 社会经济对策  79-80
    5.7.2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对策  80-81
    5.7.3 水环境对策  81-8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83-85
  6.1 主要研究成果  83-84
  6.2 问题及展望  84-85
参考文献  85-87
附: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87-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2.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3. 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TV213.4
  4. 昌平新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TV213.4
  5. 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P532
  6. 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区上升运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P432
  7. 淮河流域典型河流涡河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及环境因子分析,Q948
  8. 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P426.616
  9. 黄家湖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F205
  10. 大庆市房地产市场分析与政府对策研究,F293.3
  11.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F224
  12. 我国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宏观对策研究,F426.1
  13. 开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4. 武汉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TV213.4
  15. 调水工程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TV68
  16. 基于生态适宜度理论的淮河流域单季水稻气候风险评估,S511.41
  17. 淮河流域农田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研究,P425.2
  18. 气候变化背景下富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TV213.4
  19. 渭北黄土高原油松林健康评价及调控研究,S718.5
  20. 水稻纹枯病生态位及生态调控对策的研究,S435.1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 > 水资源开发 >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