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16例肝硬化病例回顾及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AQP8的影响

作 者: 陈裕杲
导 师: 刘友章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健脾利湿 肝脾相关 健脾益肝方 肝硬化 AQP8
分类号: R2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分为临床回顾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临床研究中对肝硬化的临床特点、症候、证型及治疗用药规律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实验研究通过观察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健脾益肝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回顾研究全部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病案室调阅相关病例,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总调查病例数225例,其中男性187人,女性38人,年龄25—83岁,符合本论文纳入标准116例,其中男96例,女20例。2.动物实验:参考杨婷等造模: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A组),剩余80只大鼠进行肝硬化造模。实验第1天以CCL4按5mL/kg皮下注射(空白组除外),以后予CCL4-橄榄油溶液(4:6),按3mL/Kg体重腹部皮下注射,每周2次,每周测体重一次以调整剂量,持续12周。均给普通饲料、自由进食;空白组于腹部皮下注射等容量橄榄油。第12周末,造模大鼠还剩54只。取8只处死做病理活检。其余大鼠再随机分为五组。进行分组干预,并观察用健脾益肝方高、中、低剂量和对照组等治疗的疗效。结果:1.临床回顾性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在年龄分布上,51-60岁高龄为发病高峰期,体现了该病发病的年龄相关性特点。住院天数以21-30天最多,说明肝硬化反复顽固。证候方面脾系证候、肝系证候出现最多,心、肺、肾系证候较少。可见肝硬化病人主要的证候是脾系和肝系证候。证型分布可以体现出患者以“湿”邪为主,脏腑主要涉及脾、肝;以水湿内阻型、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为多。中药中具有健脾利湿、疏肝理气的药味最多,而其主体方剂为五苓散,其中茯苓、白术、泽泻、猪苓,为五苓散中的其中四味,可见健脾利湿在肝病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在此肝硬化病历回顾上明显体现了肝脾相关的特点,而且其特征和“湿邪”紧密相关,临床也紧紧围绕着“健脾祛湿利水”来治疗肝系疾病。2.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T-PE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模型组AOP8蛋白含量及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值均很低,与空白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过治疗后健脾益肝方可使AQP8蛋白含量及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值均升高,其中疗效与中药使用剂量正相关,健脾益肝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健脾益肝方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健脾益肝方对AQP8蛋白的升高作用是其治疗肝硬化的靶点之一。结论:本研究对116例肝硬化病例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回顾性研究,实验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的AQP8做基因定量表达及蛋白表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1.肝硬化在年龄分布上,51-60岁为发病高峰期,61-70岁次之,但可能与死亡病人造成缺失值有关。2.肝硬化症状频数统计显示脾系症状出现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肝系症状;五脏症候分布也是以脾系症候为主,肝系证候次之,反应该病中五脏相关,以肝脾相关最为密切。3.肝硬化证型与“湿”有关的证型比例占34.5%,与血瘀相关的证型占27.6%,体现出“湿邪”为主、血瘀次之。4.治疗的中药以茯苓、白术、甘草、丹参、泽泻、猪苓的频率为最高,其中茯苓、白术、泽泻、猪苓,为五苓散中的其中四味,由此可知健脾利湿在肝病治疗中所占比例最高,活血祛瘀次之,疏肝理气再次之。5.病历回顾显示,肝硬化患者的证候、中药使用、五脏证候、药物归经等与肝系、脾系两大脏腑系统密切相关,而中药也是以干预肝脾两大系统为主发挥治疗作用。6.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健脾益肝方可明显提高大鼠肝脏AQP8 mRNA的表达。7.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健脾益肝方可明显提高大鼠肝脏AQP8蛋白表达。8.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明显提高肝硬化大鼠水通道蛋白AQP8的表达,这是健脾利水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为肝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室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引言  11-13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3-37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  13-17
    1、历代医家对肝硬化的认识  13-14
    2、肝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  14-15
    3、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原则  15-17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  17-23
    1、肝硬化发生机制  17-18
    2、肝硬化临床诊断  18-20
    3、西医对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20-23
  第三节 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3-25
    1、辨证论治  23-24
    2、中药复方、成方治疗  24
    3、中西医结合治疗  24-25
    4、其他外用疗法  25
  第四节 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  25-31
    1、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26
    2、水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  26
    3、水通道蛋白的类型、分布及功能  26-31
  第五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7
    1、立题依据  31-35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5-36
    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36-37
第二部分 临床调查  37-47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纳入标准  37-41
    1、研究对象  37
    2、诊断标准  37-39
    3、纳入与排除标准  39-40
    4、症状计分标准与疗效标准  40
    5、研究方法  40-41
  第二节 结果  41-47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AQP8的影响  47-61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47-49
    1、实验动物及分组  47
    2、主要药品与试剂  47
    3、模型的建立、分组、给药与取材  47-49
  第二节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49-55
    1、PCR使用的试剂盒及仪器  49-50
    2、PCR检测方法  50-52
    3、Western Blotting试剂及仪器  52-53
    4、Western Blotting操作步骤  53-55
  第三节 实验结果  55-61
    1、大鼠一般情况  55-56
    2、PCR实验结果  56-58
    3、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58-61
第四部分 讨论  61-72
  第一节 五脏相关学说  61-63
    1、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和内容  61-62
    2、肝脾相关的理论内涵  62-63
  第二节 健脾益肝方的研究及单药研究  63-72
    1、健脾益肝方的研究  63-64
    2、健脾益肝方的单药研究  64-70
    3、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AQP8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70-72
结语  72-73
展望  73-74
参考文献  74-84
附录一  84-94
附录二  94-96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6
从事科研项目情况  96
学术交流情况  96-97
致谢  97

相似论文

  1.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2. 王嘉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疡性结肠炎的方药分析研究,R259
  3.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肝功能状态相关性探讨,R575.2
  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R575.2
  5. 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感染诱因及其部位分析,R575.2
  6.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72周临床疗效观察,R512.62
  7. 大鼠肝再生与肝硬化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2
  8. 应用FISH和LCSM技术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R575.2
  9. MELD评分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评估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R575.2
  10. 血清胆碱酯酶、血小板、肝纤维化指标在HBV感染各阶段的临床意义,R575.2
  11. 内镜下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R575.2
  12.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575.2
  13.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腹水、尿钠及尿钾排出量的关系探讨,R575.2
  14. 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R575.2
  1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575.2
  16. 肝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分析,R747.9
  17. PSE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观察,R575.2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乙肝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的影响,R575.2
  19.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分析,R575.2
  20. 肝硬化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意义,R575.2
  21.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的PCR-RELP图案对中国肝细胞癌和肝硬化人群的临床意义,R735.7;R57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