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作 者: 吉鹏
导 师: 周利生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坚定大学生信念,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变质的需要;是发挥先行优势,为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经验、储备力量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落后时代要求,影响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费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不健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二是高校积极构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协调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三是建好两支队伍,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四是利用校园网络、学生理论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手段,形成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不断加快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3
  选题的背景  8-9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9-10
  研究内容  10-12
  研究方法  12-13
1 相关概念  13-17
  1.1 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3-14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4-15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特征  15-16
  1.4 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6-17
2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17-20
  2.1 应对社会思潮,巩固马克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7-18
  2.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变质  18
  2.3 发挥先行优势,为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经验  18-20
3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  20-27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后时代要求  20-21
    3.1.1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  20-21
    3.1.2 教学方法依赖灌输,影响教学效果  21
    3.1.3 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时代要求  21
  3.2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障机制欠缺  21-24
    3.2.1 协调机制不健全  22
    3.2.2 投入机制不健全  22-23
    3.2.3 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  23-24
  3.3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滞后  24-25
    3.3.1 人员严重不足  24
    3.3.2 队伍不稳定  24-25
    3.3.3 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25
  3.4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有待开发  25-27
    3.4.1 多种宣传平台有待开发  25-26
    3.4.2 高校理论社团有待扶持  26
    3.4.3 校园网络管理有待加强  26-27
4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因素  27-33
  4.1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际环境  27-28
    4.1.1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敲响了警钟  27-28
    4.1.2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8
  4.2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环境  28-30
    4.2.1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29
    4.2.2 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29-30
  4.3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  30-33
    4.3.1 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  30-31
    4.3.2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思想日趋成熟  31
    4.3.3 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  31-33
5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33-49
  5.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33-35
    5.1.1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34
    5.1.2 正确应用灌输教学法  34-35
    5.1.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5
  5.2 积极构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  35-40
    5.2.1 建立完善协调机制  36-38
    5.2.2 建立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38
    5.2.3 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38-40
  5.3 建好两支队伍,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0-43
    5.3.1 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40-42
    5.3.2 以专业化为导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42-43
  5.4 利用多种手段,形成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  43-49
    5.4.1 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43-44
    5.4.2 利用互联网络,用好教育新阵地  44-45
    5.4.3 利用学生理论社团,巩固理论教育成果  45-46
    5.4.4 利用社会实践,增强教育效果  46-47
    5.4.5 利用校园文化,开拓教育载体  47-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54

相似论文

  1. 中小学家校合作委员会组织运作研究,G636
  2.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华校校长领导风格、职业倦怠、文化焦虑现状以及关系的研究,G471.2
  5.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7.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研究,G522.3
  8. 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G641
  9. 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下财政投入紧张的研究,G647.5
  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1. 生本教育前置性研究中的家校合作探究,G459
  12. 家校合作的现状思考与形式革新,G459
  13. 城市化进程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636
  1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6. 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F271
  17. 我国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F249.2
  18.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G719.2
  19. 义务教育择校现状及合理性探究,G522.3
  20. 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研究,G647
  21. 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G64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