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o:BaTiO_3纳米复合薄膜及C_xH_(1-x)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作 者: 吴卫东
导 师: 孙卫国;陈正豪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原子与分子物理
关键词: BaTiO3 纳米复合薄膜 CxH1-x薄膜 PLD
分类号: O48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Co: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第二部分研究CxH1-x薄膜的制备及性质。最近若干年,以铁电体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尽管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少,但在这少数的实验研究中,在铁电体-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有趣的现象,如超高介电常数,基体介电常数对金属微粒的吸收光谱的调制作用以及金属微粒对铁电薄膜二次谐波产生的增强作用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铁电体-量子点复合薄膜提供了一种通过外场有效激发量子点的机制,因此可以产生许多新的物理现象,产生某种新型的量子点器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系统地论述了脉冲激光气相沉积的原理和BaTiO3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BaTiO3薄膜及其金属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特性、生长特性和生长机理;详细分析了BaTiO3薄膜及其金属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这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地论述了脉冲激光气相沉积薄膜技术(PLD-pulse laser deposition)的原理、特点和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薄膜技术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情况。与其他方法相比,PLD技术的优点如下:(1)用PLD方法制备薄膜的组分与靶材料的组分一致,这使得它有利于制备多组元体系薄膜。(2)沉积速率可以控制,小到可以原子层尺度逐渐生长。(3)制备周期短、效率高、为器件化制备提供了可能性。(4)可原位生长,这为多层结构,包括量子点超晶格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PLD方法完全适合于我们将进行的复杂氧化物金属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2.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单晶MgO(100)面上生长的Co:BaTiO3纳米复合薄膜中的BaTiO3临界厚度大于或等于10nm,BaTiO3基质呈四方相,a≈0.424nm,c≈0.407nm,薄膜是单一的取向。嵌埋于薄膜中的Co颗粒平均粒径为15nm,呈单质金属态。HRTEM(高分辨电子透镜)和XRD(X-ray Diffraction)分析表明,Co纳米颗粒中既存在hcp(六方密堆积)结构相,又存在fcc结构相。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源于这两种相的Gibbs自由能相差较小。在Si衬底上制备的Co:BaTiO3纳米复合薄膜呈现出与Co:BaTiO3/Mg(100)纳米复合薄膜完全不同的结构特性。首先,当薄膜厚度较薄(≤30nm)时,BaTiO3基质呈单一c轴取向。HRTEM、XRD和AFM(Atom Force Microscope)分析表明:由于晶格失匹较大的原因,使得BaTiO3晶粒尽管呈c轴取向,但在平行于衬底的平面内是取向无序的。当薄膜厚度增大到约100nm时,由于应力驰豫而使得BaTiO3晶格转变为近立方结构,a/c比值在1.0021~1.0083之间变化,晶体取向性也随着Co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Co:BaTiO3/Si(100)薄膜中Co颗粒的粒径呈Lorentz分布,平均粒径在15—30nm之间变化。本工作的研究表明,不论是在MgO(100)单晶衬底上还是Si(100)单晶衬底上,均可生长单一取向(或择优取向)的Co:BaTiO3纳米复合薄膜,Co颗粒呈单质金属态,颗粒的粒径可控。3.本论文从三个方面研究讨论了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1)光吸收谱及反射光谱通过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的研究,本工作初步估算了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带隙Eg在3.5~4.0eV之间,通过吸收谱详细分析了BaTiO3/Mg(100)纳米复合薄膜的带内电子跃迁,并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对高能区的吸收谱和反射谱的详细研究发现,Co:BaTiO3/Mg(100)和Co:BaTiO3/Si(100)纳米复合薄膜导带和价带的精细结构在Co颗粒的嵌入前后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联合态密度的临界点的位置和拓扑性质随Co纳米颗粒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Co:BaTiO3/Si(100)的反射谱还显示了Co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的作用和变化,这种变化目前还未找到文献报道。(2)Co:BaTiO3/Mg(100)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更进一步反映了导带-价带电子跃迁细节,同时还发现在1.9~2.2eV之间出现新的光发射谱峰,目前还未见类似的报道,这种现象可能应用于可调谐的半导体激光器。(3)Co:BaTiO3/Mg(100)纳米复合薄膜的Raman光谱研究表明,在适当的Co颗粒浓度和尺寸下,Raman谱峰会得到很大的增强。4.利用UPS(紫外光谱)谱详细研究了Co:BaTiO3/Si(100)纳米复合薄膜的价带谱。研究表明,随着纳米Co颗粒浓度的增加,价带顶的位置发生变化,禁带宽度变小,明确了采用光谱法不能完全确定的问题。同时随着Co颗粒浓度的增加,价带的精细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子带(Si-7#和Si-8#样品)。这与光谱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靶丸表面碳氢涂层应用于辐射烧蚀内爆研究,因此CxH1-x薄膜研究对今后开展内爆动力学研究,辐射流体力学研究提供相应的靶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工作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CxH1-x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系统论述了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LPP-CVD)的原理、研究了CxH1-x薄膜的制备、沉积机理和性质。这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成功地研制出了CxH1-x薄膜,同时发现所制得的薄膜表面存在大量的悬挂键,若不经过处理,样品一旦曝露大气,则会与空气中的O2,H2O等发生互作用,产生一些含氧基团,而样品经过H+原位处理较长时间之后,这些含氧基团明显减少,使薄膜能稳定地保存于空气之中。CxH1-x薄膜的FT-IR(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um)及XPS(X射线光电子谱)谱表明,在样品中,不仅存在C-C单键,同时还存在相当数量的C=C双键,也就是说存在sp3杂化的碳原子和sp2杂化的碳原子。2.系统研究了H2流量和H+原位处理CxH1-x薄膜的时间对CxH1-x薄膜的稳定时间、表面悬挂键密度和表面电子局域化程度的影响,表明CxH1-x薄膜的长时间H+原位处理是减小CxH1-x薄膜表面悬挂键密度的有效途径。3.为能在微球表面均匀涂覆CxH1-x薄膜,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微球弹跳装置——反弹盘,使得微球表面CxH1-x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好于95%。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小批量微球表面CH涂层制备工艺。4.CxH1-x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CxH1-x薄膜的结构对工艺参数的变化十分敏感,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这正表明了采用CVD方法制备CxH1-x薄膜时,寻找稳定可靠的工艺技术是十分艰难的。许多工艺参数可允许的变化范围十分窄小。

全文目录


摘要  2-6
ABSTRACT  6-11
目录  11-14
第一部分 PLD法CO:BaTiO_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质研究  14-102
  第一章 绪论  16-30
    1 铁电薄膜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6-22
      1.1 铁电体的定义  16-17
      1.2 铁电薄膜及其应用  17-19
      1.3 BaTiO_3的铁电性  19-22
    2 金属纳米复合薄膜  22-27
      2.1 纳米团簇的定义及若干简单性质  22-25
      2.2 纳米复合薄膜的概念  25
      2.3 铁电体-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25-27
    参考文献  27-30
  第二章 Co:BaTiO_3薄膜的激光法制备及其微结构分析  30-69
    1 引言  30-31
    2 激光气相沉积技术  31-41
      2.1 一般性论述  31-32
      2.2 脉冲激光气相沉积的基本原理  32-39
      2.3 脉冲激光气相沉积的具体方法  39-41
    3 Co:BATIO_3的制备与微结构分析  41-65
      3.1 引言  41-42
      3.2 Co:BaTiO_3薄膜的制备实验  42-43
      3.3 在单晶衬底上外廷生长铁电薄膜的理论模型  43-65
    4 本章小节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第三章 CO:BaTiO_3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  69-95
    1 引言  69-72
    2 CO:BaTiO_3薄膜的吸收光谱  72-85
      2.1 单晶BaTiO_3吸收光谱  72-76
      2.2 Co:BaTiO_3/Mg(100)纳米复合薄膜的吸收光谱  76-81
      2.3 Co:BaTiO_3/Si(100)纳米复合薄骥的反射光谱  81-85
    3 BaTiO_3纳米复合薄膜光致发光光谱  85-88
    4 CO:BaTiO_3薄膜的RAMAN光谱  88-92
      4.1 相关的名词及唯象表述  88-90
      4.2 Co:BaTiO_3薄膜Raman分析  90-92
    5 本章小结  92-94
    参考文献  94-95
  第四章 CO:BaTiO_3薄膜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95-102
    1 引言  95
    2 结果与讨论  95-99
    3 本章小节  99-100
    参考文献  100-102
第二部分 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LPP-CVD)制备C_xH_(1-x)薄膜  102-139
  第五章 绪论  104-117
    1 引言  104-105
    2 LPP-CV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  105-115
      2.1 能量偶合方式及能量转换  105-106
      2.2 薄膜的形成过程  106-107
      2.3 目前采用等离子体CVD制备CH薄膜的方法及优缺点。  107-110
      2.4 CH薄膜的生长机制  110-115
    参考文献  115-117
  第六章 C_xH_(1-x)薄膜的制备  117-128
    1 实验方法  117-118
    2 结果与讨论  118-124
      2.1 C_xH_(1-x)薄膜的FT-IR及XPS研究  118-121
      2.2 H_2及H~+对C_xH_(1-x)薄膜表面状态的影响  121-124
    3 微球表面制备碳氢涂层研究  124-125
    4 结论  125-128
  第七章 C_xH_(1-x)薄膜光学性质  128-136
    1 从透射谱计算光学常数的方法  128-129
    2 C_xH_(1-x)薄膜可见紫外光谱研究  129-136
  第八章 全文总结  136-139
    1 CO:BaTiO_3纳米复合薄膜总结  136-137
    2 C_xH_(1-x)薄膜总结  137-139
附录A 与纳米颗粒相关的线性响应理论  139-145
  参考文献  144-145
附录B 函数拟合及数值积分方法  145-151
  参考文献  150-151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成果  151-154
致谢  154

相似论文

  1.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2. TC4合金表面脉冲激光沉积羟基磷灰石的组织和性能研究,TG146.23
  3. 梯度应变对钛酸钡薄膜介电行为的影响与量子操作的实现,O484.42
  4. 低温固态反应法制备纳米BaTiO_3基介电材料及其性能,O614.233
  5. 铝合金表面均三嗪二硫醇和硅烷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G174.4
  6. 不同的尘埃颗粒大小分布对尘埃声波的影响,O534
  7. nc-TiN/a-Si_3N_4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83
  8. BaTiO_3系热敏电阻器配方与工艺优化,TM28
  9. PLD制备掺铜ZnO薄膜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O484.41
  10. 硅基二氧化铈薄膜的脉冲激光制备及性能研究,O484.1
  11. 草莓PLDα cDNA克隆及其反义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S668.4
  12. 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PLD的cDNA克隆及干旱胁迫下PLD基因的表达和作用,S543.9
  13. 纳米晶硅及掺饵纳米晶硅发光特性的研究,TN304.12
  14.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硅衬底上生长IrO_2薄膜的研究,TB383.2
  15. 低温烧结BaTiO_3基X8R陶瓷研究,TQ174.1
  16. 集成电路用陶瓷电容器原料的合成,TB383.1
  17. Ti-Al-O和BaxSr1-xTiO3高介电常数薄膜的制备及性能,O484.1
  18. BaTiO_3的制备与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O643.36
  19. 过渡族元素掺杂ZnO稀磁半导体薄膜的生长及其性能研究,TN304.7
  20. 稀土元素掺杂对BaTiO_3铁电陶瓷的介电及荧光性能影响,TQ174.1
  21. 双钙钛矿Nd_2CoMnO_6陶瓷与La_2NiMnO_6薄膜,TQ174.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固体物理学 > 薄膜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