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光合特性及生理机制研究

作 者: 凌丽俐
导 师: 林宏辉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 NADP-苹果酸酶(NADP-ME)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光抑制 光氧化 杂交后代 花粉培育
分类号: S5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2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等植物在光合类型上可分为C3、C4、CAM三大类。C4和CAM植物是在逆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驯化,从C3植物进化而来的。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由于具有CO2浓缩机制,能在高光强、高温及低浓度CO2、干旱等条件下,比C3植物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营养、水分利用效率。二十世纪末,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农杆菌为介导已成功地将来自玉米编码C4光合途径关键酶PEPC,PPDK,NADP-ME的基因分别转入水稻中,获得了不同的高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材料。通过对C4途径有关光合酶活性、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和光抑制光氧化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了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中,其相应的酶活性确实得到了高表达。转PPDK、PEPC光合酶基因水稻的饱和光合速率比原种高,其中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饱和点比原种高200μmol m-2s-1,饱和光合速率比原种高53.1%;而转ME基因水稻的饱和光合速率略低于原种。在高光强(3h)或光氧化剂甲基紫精(MV)处理后,与原种相比,转PEPC酶基因水稻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F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下降得较少,证明其耐光抑制和耐光氧化能力增强。而转ME基因水稻的Fv/Fm、F PSⅡ和qP下降的幅度高于原种,表明其易遭受光抑制和光氧化伤害。进一步用杂交的方法将ME基因转入PEPC+PPDK双基因水稻,测定了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C4光合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发现原种中具有全套的C4光合酶,但活性很低,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高表达了相应的C4酶活性。在高光条件下,与原种相比较,转PPDK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未增加;转ME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降低了7.6%;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增加了52.1%,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与转PEPC基因水稻相近。ATP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和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后者达到玉米的82%,显现出类似C4的光合特点,表明ATP是构建C4水稻的关键因子。光氧化条件下,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耐光氧化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对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研究,发现转PEPC基因水稻显著地增加光合能力。本文进一步研究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保护能力,看到玉米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在高光强下光合速率提高50%,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减轻。用PEPC的专一抑制剂证明光合的增加确实是与PEPC基因的导入有关。不同基因型水稻在高光高温自然条件下中午均有光抑制现象,其中转PEPC基因水稻中午Fv/Fm降低较少,光抑制较轻,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较高,热耗散较低。继续将转PEPC基因水稻经过世代繁殖,逐代检测、选择,得到第8代稳定的种质。通过测定运用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光合速率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该种质为C3植物,但C4原初光合产物增多,表现出C4光合特性有所改善;转PEPC基因水稻是具高光效、耐光氧化并且其优良的光合特性能稳定遗传的种质,为我国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种质资源。以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为父本,与粳稻9516杂交得到F1代,再进行花粉培养,经过光合及酶活性筛选后,再经过4年的定向筛选和监测,得到稳定的花粉株系JAAS45。通过对JAAS45与亲本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发现JAAS45随着发育阶段的推进,到分蘖期以后,JAAS45的单位叶面积Ch1和Car含量超过9516,并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平,与PC相近。JAAS45苗期的净光合速率(Pn)与9516相近,而到了分蘖期,其Pn超过了9516,尤其到了抽穗及灌浆期其Pn还超过了PC。从苗期到抽穗期,JAAS45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高于9516,与PC相接近。说明JAAS45已与父本PC接近,不仅有较高的Pn和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早晨和傍晚较弱的光强进行光合作用。此外,JAAS45在生长发育期具有较高的WUE,有利于节约农业用水。另外,JAAS45抗光氧化研究发现,光氧化处理后,与其母本9516相比,JAAS45的Fv/Fm、FPSⅡ和qP下降的较少,而qN增加的较多,说明在光氧化条件下,JAAS45吸收的光能中有较多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过剩的光能通过热耗散而减轻光破坏;同时JAAS45的内源活性氧清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诱导的活性高于母本9516,从而有效清除水稻叶片内的活性氧O2T,使活性氧积累较少,因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产生较少,表明JAAS45耐光氧化能力较强。在光氧化条件下,JAAS45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比9516下降较少,与父本相接近,表现出耐光氧化特性。对JAAS45及父母本进行PCR检测和PEPC酶活性的测定,并测定叶片CO2交换和荧光指标,显示父本的PEPC基因能稳定传递和遗传到杂交后代JAAS45中,且JAAS45具PEPC高表达的特性,在光合特性上表现有较多的饱和光合速率、量子效率、Fv/Fm、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具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特性。用饲喂C4光合原初产物OAA、MA和PEP,证明它具有有限的C4光合微循环。该研究阐明了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遗传特点,为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的结合育种途径提供了依据。

全文目录


目录  4-11
图表目录  11-13
缩略语  13-16
中文摘要  16-19
英文摘要  19-24
第一部 分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24-47
  第一章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及原种的CO_2交换和荧光特性  24-36
    摘要  24
    引言  24-25
    1 材料与方法  25-27
      1.1 植物材料  25
      1.2 C_4酶活性测定  25-27
        1.2.1 PEPC酶活性测定  26
        1.2.2 PPDK酶活性测定  26
        1.2.3 ME酶活性测定  26
        1.2.4 MDH酶活性测定  26-27
      1.3 叶片光—光合曲线测定  27
      1.4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7
        1.4.1 光抑制/光氧化处理  27
        1.4.2 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27
    2 结果与分析  27-32
      2.1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叶片内的光合酶活性  27-28
      2.2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28-30
      2.3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0-32
        2.3.1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光抑制表现  30-31
        2.3.2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光氧化表现  31-32
    3 讨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第二章 构建类似C_4水稻的关键因子  36-47
    摘要  36
    引言  36-37
    1 材料与方法  37-40
      1.1 植物材料  37
      1.2 实验方法  37-40
        1.2.1 C_4酶活性测定  37-38
          1.2.1.1 PEPC酶活性测定  37
          1.2.1.2 PPDK酶活性测定  37-38
          1.2.1.3 ME酶活性测定  38
          1.2.1.4 MDH酶活性测定  38
        1.2.2 光合速率测定  38
        1.2.3 活性氧代谢指标的测定  38-40
          1.2.3.1 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39
          1.2.3.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39
          1.2.3.3 O_2(?)产生速率测定  39-40
          1.2.3.4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40
          1.2.3.5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40
    2 结果与分析  40-43
      2.1 转C_4光合酶基因水稻叶片内的光合酶活性  40
      2.2 转C_4基因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  40-41
      2.3 ATP处理对不同转C_4基因水稻叶切片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  41-42
      2.4 不同转C_4基因水稻的光氧化特性  42-43
    3 讨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7
第二部分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47-72
  第三章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能力及光保护效应  47-60
    摘要  47
    引言  47-48
    1 材料与方法  48-51
      1.1 植物材料  48
      1.2 测定地点一天中光强和温度的日变化  48-49
      1.3 光合放氧测定及DCDP的应用  49
        1.3.1 叶片光合放氧速率的测定  49
        1.3.2 抑制剂DCDP的应用  49
      1.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49
      1.5 活性氧代谢指标的测定  49-51
        1.5.1 蛋白质含量测定  49-50
        1.5.2 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50
        1.5.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50
        1.5.4 O_2~T产生速率测定  50
        1.5.5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50-51
      1.6 505nm处吸光值日变化的测定  51
    2 结果与分析  51-55
      2.1 自然条件和光抑制条件下DCDP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51-52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52-54
      2.3 转PEPC基因水稻活性氧清除相关的酶活性的日变化  54-55
    3 讨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0
  第四章 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的稳定光合生理特性  60-72
    摘要  60
    引言  60
    1 材料与方法  60-64
      1.1 植物材料  60-61
      1.2 PEPC酶活性测定  61
      1.3 光抑制/光氧化处理  61
      1.4 生理特性测定方法  61-64
        1.4.1 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61
        1.4.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61-62
        1.4.3 活性氧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62-63
          1.4.3.1 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62
          1.4.3.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62
          1.4.3.3 蛋白质含量测定  62-63
        1.4.4 有关活性氧化代谢指标的测定  63
          1.4.4.1 O_2~T产生速率测定  63
          1.4.4.2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63
        1.4.5 ~(14)CO_2的固定和中间代谢产物的检测  63-64
        1.4.6 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测定  64
    2 结果与分析  64-68
      2.1 转PEPC基因水稻是C_3植物,还是C_4植物?  64-65
      2.2 转PEPC基因水稻光合特性的表现  65-66
      2.3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抑制表现  66-67
      2.4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氧化表现  67-68
    3 讨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2
第三部分 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的光合生理特性  72-111
  第五章 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72-82
    摘要  72
    引言  72-73
    1 材料与方法  73-74
      1.1 植物材料  73-74
        1.1.1 转PEPC基因水稻的定向选育  73
        1.1.2 JAAS45花粉株系的获得  73-74
      1.2 实验方法  74
        1.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74
        1.2.2 叶片表观光合速率的测定  74
    2 结果与分析  74-78
      2.1 JAAS45与父母本不同生育期叶片单位叶面积色素含量的比较  74-76
      2.2 JAAS45与父母本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76-77
      2.3 JAAS45与父母本不同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77-78
    3 讨论  78-79
    参考文献  79-82
  第六章 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的抗光氧化特性  82-95
    摘要  82
    引言  82-83
    1 材料与方法  83-86
      1.1 植物材料  83-84
        1.1.1 转PEPC基因水稻的定向选育  83
        1.1.2 JAAS45花粉株系的获得  83-84
      1.2 光氧化处理  84
      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84
      1.4 酶活性测定  84-85
        1.4.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84-85
        1.4.2 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85
        1.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85
      1.5 有关活性氧指标的测定  85-86
        1.5.1 O_2~T产生速率测定  85
        1.5.2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85-86
      1.6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86
    2 结果与分析  86-90
      2.1 光氧化处理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86-87
      2.2 光氧化处理过程中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87-88
      2.3 光氧化处理过程中叶片活性氧的积累  88-89
      2.4 光氧化处理过程中叶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  89-90
    3 讨论  90-91
    参考文献  91-95
  第七章 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的光合生理遗传特点  95-111
    摘要  95
    引言  95-96
    1 材料与方法  96-99
      1.1 植物材料  96
        1.1.1 转PEPC基因水稻的定向选育  96
        1.1.2 JAAS45花粉株系的获得  96
      1.2 转育植株目的基因的检测  96-97
      1.3 PEPC活性的测定  97
      1.4 叶片CO_2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97-98
        1.4.1 自然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97
        1.4.2 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97
        1.4.3 四碳酸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97-98
      1.5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98
        1.5.1 光抑制/氧化处理  98
        1.5.2 四碳酸处理的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98
        1.5.3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98
      1.6 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测定  98-99
    2 结果与分析  99-106
      2.1 分子标记检测  99
      2.2 JAAS45、9516和PC的PEPC活性  99-100
      2.3 JAAS45、PC和9516的光-光合曲线的比较  100
      2.4 在自然条件下,JAAS45、9516和PC的饱和光合速率变化  100-101
      2.5 JAAS45、PC和9516的光抑制和光氧化特性  101-103
      2.6 JAAS45、PC和9516的C_4光合微循环  103-105
        2.6.1 OAA、MA和PEP分别对叶片CO_2气体交换的影响  103-104
        2.6.2 OAA、MA、PEP分别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04-105
      2.7 花粉株系JAAS45仍是C_3植物  105-106
    3 讨论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11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运用C_4光合机理,提高C_3植物的光合速率  111-141
  1 光合作用的C_3途径和C_4途径  111-113
  2 C_4光合途径在C_3植物中的表达  113-121
    2.1 C_3植物中C_4途径代谢酶特性研究  114-116
    2.2 C_4途径的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116-118
    2.3 影响C_4途径在C_3植物中的表达的因素  118-119
      2.3.1 环境因子的影响  118
      2.3.2 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118-119
    2.4 C_4途径在C_3植物中作用机理的探讨  119-121
      2.4.1 碳酸酐酶(CA)作用机理  119
      2.4.2 叶绿体是CO_2的浓缩部位  119-120
      2.4.3 C_4循环途径  120-121
  3 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C_3植物光合效率的可行性  121-122
  4 C_4途经基因转C_3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  122-132
    4.1 C_4植物中位于叶肉细胞的C_4酶  123-128
      4.1.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  123-126
        4.1.1.1 PEPC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123-125
        4.1.1.2 PEPC转基因的生理效应  125-126
      4.1.2 丙酮酸双激酶基因(PPDK)  126-128
        4.1.2.1 PPDK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126-127
        4.1.2.2 PPDK转基因的生理效应  127-128
    4.2 位于C_4植物鞘细胞的酶  128-129
      4.2.1 NADP—ME  128-129
      4.2.2 PEP—羧激酶(PEP—CK)  129
    4.3 位于C_4植物鞘细胞的酶  129-132
      4.3.1 NADP—ME  129-130
      4.3.2 PEP—羧激酶(PEP—CK)  130-132
    4.4 多基因的共表达  132
  参考文献  132-141
致谢  141-142
2004年9月—2007年4月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142-143

相似论文

  1.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2.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3. 干旱胁迫对桂花生长及生理生态的影响,S685.13
  4.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5.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6.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7.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8.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9. 弱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灌浆期弱光响应的定量研究,S512.1
  10. 水肥耦合对半冬性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S512.1
  11. 密度与钾素互作对延边烤烟生理生态指标及其品质效应的影响,S572
  12. 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调控研究,S512.1
  13. 主栽抗病品种对RSV的抗性特征和抗病转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S511
  14. 转玉米高光效C4型PEPC基因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512.1
  15.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16. 转pepc基因水稻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S511
  17. 采后黄冠梨有机酸变化及代谢酶调控研究,S661.2
  18. 光强对罗勒叶中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S636.9
  19.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20. NaCl胁迫对超大甜椒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S641.3
  21.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