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京普通高校实施体教结合研究

作 者: 刘海永
导 师: 周建梅
学 校: 首都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北京普通高校 体教结合 实践研究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并首次在全国确立51所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以来。体教结合在高校已经走过二十几个春秋。整体上讲我国高校体教结合的效果并不如人意,高校还远未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但北京部分高校体教结合开展较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清华大学的竞技体育项目取得较大成功,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队进入甲级联赛。因此有必要分析北京高校体教结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环境、高校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分析北京高校体教结合的情况,最后进行了北京高校成功的个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4.1.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时代的产物,受我国经济、教育、体育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北京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在北京特有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在实施体教结合的实践发展中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中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借鉴。4.1.2北京普通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受人财物等资源条件的影响。北京普通高校越来越专业化的训练急需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专职教练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而实际上北京高校教练员多是由体育教师兼任,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北京高校的竞技体育经费主要是高校财政拨款,很少有高校通过社会、企业得到社会赞助,筹集资金的渠道还很单一,高校急需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扩大社会的影响力,使高校竞技体育项目走向市场化道路,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集体制。北京普通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总体一般,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需要,多数高校离教育部的基本体育场馆配备要求还有一些差距,这无疑影响了北京高校一些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4.1.3北京普通高校实施体教结合的具体情况分析表明,根据北京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北京绝大部分运动员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运动技术水平整体较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北京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采取因人编班因材施教学习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北京高校大多数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不高,但训练态度积极也很喜欢自己的运动项目,但对比赛的目标定位整体偏低,难以全民承担起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由于受竞赛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竞赛体系不完善,北京高校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的次数不多,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更少,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2.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3.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G843
  4.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G633.91
  5. 江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体教结合”的调查研究,G807.4
  6. 愉快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G633.6
  7. 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7
  8.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G633.8
  9.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G633.8
  10.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G633.6
  11.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G633.6
  12. 高中生化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研究,G633.8
  13. 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管理模式的探析,G807.3
  14. 视唱练耳基础教学心理实践研究,J613.1
  15. 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一体化研究,G807.4
  16.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849.1
  17. 篮球学校化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出路,G841
  18. 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现状及对策研究,G812.7
  19. 中等职业学校导师制的实践与研究,G718.3
  20. 初中说明文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G633.3
  2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学业情感评价的研究与实践,G633.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