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研究

作 者: 刘超英
导 师: 周瑶琪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流体包裹体 缓坡带 惠民凹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3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箕状断陷盆地通常可以分为陡坡带、洼陷带和缓坡带等次级构造单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特征。惠民凹陷南部为缓坡带,根据缓坡带沉积发育特点和构造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宽缓型斜坡带和窄陡型斜坡带。钱官屯地区和曲堤地区分属这两种缓坡带,油气富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输导体系研究入手,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对该区成藏期次、成藏时间及古流体势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惠民凹陷缓坡带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指明方向。断层和储集砂体输导系统是造成该区不同类型缓坡带油气富集差异的主要原因。该区断层输导体系主要受断层的封闭性、活动强度、断面产状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断层活动速率、泥岩涂抹系数、断面压力定量研究上述因素对断层输导系统的影响;针对夏口断层的“S”形状讨论了油气沿断面优势运移时遵循“凸聚凹散”规律。从宏观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砂体厚度到微观分析砂体的孔渗性研究了连通砂体作为侧向输导体系在惠民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作用;针对该区广泛存在剥蚀,但油源却并不充足的特点,讨论了不整合输导系统对该区油气输导的局限性。系统总结了烃源岩排烃法、油藏饱和压力法与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成藏史研究方面的优缺点,着重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讨论了利用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成藏史的3个必要条件,指出有机包裹体在此方面的缺陷,提出利用与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研究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设计高温高压釜合成NaCl-H2O体系的包裹体实验,以此分析盐水包裹体的捕获机理,验证其显微测试技术的可靠性。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对研究区盐水包裹体进行测试,发现钱官屯鼻状构造带沙四段油气为明化镇中期一期充注,曲堤地区为东营末及明化镇两期成藏。由于受到现场资料的影响,对流体势的研究目前还局限在现今流体势的研究中,流体包裹体可用来较为准确的分析油气运聚时期的热液环境,本文尝试利用包裹体测温技术结合相关热力学计算,分析了明化镇时期惠民凹陷南斜坡的古流体势场,指明钱官屯和曲堤地区为该时期缓坡带上的有利油气运聚区,并结合前人利用含氮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此观点。输导系统的类型和空间分布、大的构造背景、不同时期流体势的分布和不同次级断层的活动性和封闭性使得惠民凹陷南斜坡的油气分布有“分带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本文从上述因素总结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成藏模式,惠民凹陷南斜坡不同类型缓坡带油气聚集方式和聚集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钱官屯和曲堤地区各自具有不同的阶段式运聚特点,钱官屯地区为宽缓型-侧向运移成藏模式,而曲堤地区为窄陡型-阶梯式运移的成藏模式,并针对此成藏模式特点进一步指明了该区有利勘探方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创新点摘要  8-12
第1章 引言  12-20
  1.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  13-18
    1.2.1 输导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5
    1.2.2 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现状  15-17
    1.2.3 油气运移时间期次的研究现状  17-18
  1.3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8-20
    1.3.1 惠民南斜坡油气输导系统的研究  18
    1.3.2 惠民南坡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研究  18-19
    1.3.3 惠民南坡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  19
    1.3.4 惠民南坡油气成藏模式的建立  19-20
第2章 惠民南斜坡基本石油地质  20-35
  2.1 构造特征  20-26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0-21
    2.1.2 构造单元划分  21-23
    2.1.3 断裂发育特征  23-24
    2.1.4 构造演化  24-26
  2.2 地层概况及沉积特征  26-28
    2.2.1 地层发育情况  26-28
    2.2.2 沉积体系特征  28
  2.3 生储盖及其组合  28-31
    2.3.1 烃源岩概况  28-29
    2.3.2 储集层  29-30
    2.3.3 生储盖组合  30-31
  2.4 油气藏类型  31-35
第3章 惠民南坡输导系统  35-75
  3.1 断层输导系统  36-63
    3.1.1 主要断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36-37
    3.1.2 主要断裂及组合关系  37-40
    3.1.3 断层封闭性及其评价  40-55
    3.1.4 断层活动速率及活动史  55-61
    3.1.5 断层产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61-63
  3.2 储集砂层输导体系  63-69
    3.2.1 沉积相的展布  64-66
    3.2.2 砂体的微观控制因素  66-69
  3.3 惠民南斜坡不整合输导系统  69-71
  3.4 输导系统组合特征及模式  71-75
    3.4.1 输导系统组合分类  71-73
    3.4.2 惠民南斜坡油输导系统特征  73-75
第4章 惠民南斜坡油气聚集及成藏模式  75-117
  4.1 惠民南斜坡油源对比  75-77
    4.1.1 烃源岩地球化学  75
    4.1.2 油源对比  75-77
  4.2 油气运移方向  77-79
  4.3 惠民南斜坡油气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分析  79-96
    4.3.1 利用烃源岩研究生排烃期  79-81
    4.3.2 利用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81-82
    4.3.3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成藏期次  82-96
  4.4 惠民南斜坡流体势分析  96-103
    4.4.1 流体势分析  96-98
    4.4.2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流体势  98-103
  4.5 惠民南斜坡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103-117
    4.5.1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成藏模式  103-106
    4.5.2 惠民南斜坡油气分布规律  106-107
    4.5.3 惠民南斜坡成藏控制因素  107-111
    4.5.4 惠民南斜坡油气成藏模式  111-117
参考文献  117-124
致谢  124-125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25-126

相似论文

  1. 河南嵩县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研究,P618.51
  2.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沉积体系研究,P618.13
  3. 内蒙古自治区毕力赫金矿蚀变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P618.51
  4. 白山金英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P618.51
  5. 云南易门凤山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P618.41
  6. 晴隆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深度研究,P618.66
  7. 惠民凹陷火山活动的成烃热效应,P618.13
  8. 冀中坳陷斜坡带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9. 大巴山冲褶带及前陆构造活动与流体运移研究,P618.13
  10. 惠民凹陷沙四段—孔店组原型盆地的厚度恢复,P618.13
  11. 网毯式成藏体系中毯状仓储层性质的定量研究,P618.13
  12. 潜江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构造发育演化及其对潜江期沉积体系的控制,P512.2
  13. 辽西—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运聚期次研究,P618.13
  14. 百色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集聚成藏分析,P618.130.4
  15. 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P544.4
  16. 黑龙江宁安县英城子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研究,P618.51
  17. 含油气盆地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P618.13
  18. 尚家鼻状构造区油气运聚机制研究,P618.13
  19.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运聚规律研究,P618.13
  20. 吐哈盆地含油气流体动力系统的流体史分析及其石油地质意义,P618.13
  21. 江西彭山矿田张十八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P618.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