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
作 者: 栗志刚
导 师: 刘彤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政治学分析 汇率制度 历史变迁 制度选择 人民币汇率
分类号: F83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2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02年底起,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加剧,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来自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外部压力非常强大,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操控汇率的评价也不绝于耳。显然,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同样保持不变的人民币汇率在5年前大受世界赞扬,而在5年却后饱受批评。其原因在于,汇率政策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定的汇率政策会给不同利益集团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造成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现实中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各种经济和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汇率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为了更好地解答现实中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的路径。本文力图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成本较低的变革路径。本文研究表明: 1949-1952年,正值建国之初,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如何生存的问题。当时的政治任务就是对内如何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对外如何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新中国的汇率政策正是配合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与外汇政策的产物,因而实行独立自主的、灵活机动的浮动汇率制度。1953-1972年,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完备建立的时候,为了跟国家即将全面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当时的决策层决定稳定汇率水平,以便于统一预算,进出口差额统一由财政垫支。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由于各国货币汇率变动频繁,我国无法按外国官方汇率的变化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并开始意识到人民币汇率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于是采用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1981-1993年的双轨汇率制度时期体现了中国改革的渐进特征,反映着决策层对市场汇率认识的改进,同时也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关系。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双轨汇率制并非没有指责,但比较容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规模还没有足够大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大,另一方面日本是美国的主要经济对手、苏联是美国的全球争霸对手,美国为了打中国牌,采取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政策,容忍了中国的双轨制,而且这段时期IMF正处在历史最弱状态,没有力量监督各国汇率安排。1994-2005年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时期,中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结售汇制下,人民币汇率越来越缓慢升值,人民银行调控汇率痕迹非常明显。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出自我牺牲,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危机后,变成了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并且具有极强的制度惯性。由于国际社会的评价标准本来就是机会主义的,今天饱受国际社会批评的人民币钉住汇率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表扬。因此,当今天国际社会要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时,我们应该在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再结合外部情况来作出判断,而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总之,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关系经历了从对抗――接触――融入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史也经历了与西方主流汇率体制同步――分离――同步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与中国经济体制一样,人民币汇率制度也经历了从市场――计划――市场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能看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有着深深的转轨经济的特征,打上很深的政治烙印,同时也能看出作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的制度特征。通过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我们同样可以认识到它具有很强的制度依赖性,即使是急风暴雨式的改革,也无法立即构建稳妥的汇率形成机制。因为在人民币汇率的背后是难以动摇的利益关系,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的考虑,不仅有国内政治因素还有国际政治因素。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捆绑了太多的政治利益,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变革,在外部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调整,反过来也将对政治经济体制和决策层面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这样,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同样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也需要更加稳妥的策略。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3 引言 13-20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3-15 (一)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的赞赏与批评 13-14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与政治视角 14-15 (三) 选题的意义 15 二、基本思路与观点 15-18 三、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18-20 第一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理论 20-41 一、汇率的经济学理论 20-22 (一) 购买力平价说 20-21 (二) 利率平价说 21 (三) 国际借贷说 21 (四) 马克思主义的汇率理论 21-22 二、当前主流经济学的汇率制度基本理论及其缺陷 22-26 (一) 固定汇率制 23-24 (二) 浮动汇率制 24-25 (三) 中间汇率制度理论 25 (四) 20 世纪90 年代后的新发展 25-26 三、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因素考量 26-33 (一) 关于金融、货币和汇率的政治本性 27 (二) 汇率制度选择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27-31 (三) 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31-33 四、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大国的博弈 33-41 (一)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与邻为壑的结局 33-35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大国的合作博弈 35-37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标志着美国力量的削弱 37-38 (四)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制度的特点――美元霸权的强化 38-41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历史的政治分析(上) 41-59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41-45 (一) 汇率制度历史的分期 41-43 (二) 汇率水平的变化 43-45 (三) 建国以来围绕汇率问题的争论 45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与汇率政策(1949-1952) 45-52 (一) 新中国汇率制度的背景 46-50 (二) 建国初期的汇率政策 50-51 (三) 采取浮动汇率制的政治因素 51-52 三、计划经济下超级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时期(1953-1972) 52-55 (一) 超级稳定失去调节功能 53 (二) 教条主义下的汇率政策 53-55 四、钉住一篮子货币时期(1973-1980) 55-57 (一) 逐渐宽松的政治气候 55-56 (二)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 56-57 五、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政治分析 57-5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历史的政治分析(下) 59-79 一、经济转轨时期的双轨汇率制度时期(1981-1993) 59-68 (一) 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基本背景 59-61 (二) 贸易部门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1981-1984) 61-62 (三) 市场调剂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1985-1993) 62-64 (四) 两次双轨制的比较 64-66 (五) 双轨汇率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66-67 (六) 双轨汇率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67-68 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2005) 68-79 (一) 改革背景 68-70 (二) 1994 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与汇率机制运行 70-71 (三)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不贬值的政治分析 71-73 (四) 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政治分析 73-79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选择的必然性与现实步伐 79-105 一、2005 年7月21日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弊端 79-82 (一) 汇率调节机制僵化导致外汇市场不发达 79-80 (二) 基础汇率的确定缺乏合理依据 80-81 (三) 高昂的制度维护成本 81 (四) 严重影响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81-82 二、全球经济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82-92 (一)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表现 82-85 (二)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 85-91 (三) 全球经济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91-92 三、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92-99 (一)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学分析 92-95 (二)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国内政治分析 95-97 (三) 改革前准备的工作: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97-99 三、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2005 年7 月21日以来) 99-105 (一)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破冰 99 (二)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 99-101 (三)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和评价 101-102 (四) 新汇制下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和影响 102-105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 105-122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国内政治学分析 105-110 (一) 经济发展的政治要求 105-106 (二) 转变宏观调控方式的要求 106 (三) 经济转型的要求 106-107 (四) 科学发展观对人民币率汇率的影响 107-108 (五) 和谐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08-110 (六) 香港因素 110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110-116 (一) 美国因素 110-113 (二) IMF 中期改革 113-115 (三) 东亚金融合作 115-116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未来选择的路径 116-122 (一) 现实基础存在结构性失衡 116-117 (二)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改革方针确定 117-118 (三) 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 118-119 (四) 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119-120 (五)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120-122 结语 122-127 一、汇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不可逆转 122-123 二、中国汇率体制将面临更多的外部压力 123-124 三、中国政府需要积极培育自身的利益集团 124 四、国内政治气候和领导人风格对汇率体制改革影响甚大 124-125 五汇率市场化改革将对政治经济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125-127 参考文献 127-129 后记 129-130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130
|
相似论文
- 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F752.7
-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分析,F832.6;F224
- 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F832.6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F812.0;F224
- 瑶族生活燃料历史变迁初探,C954
- 我国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F832.6
-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F832.6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F752.6;F224
-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实证研究,F822.5;F224
-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F832.6
- 经济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G212.2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国股市关系研究,F832.52;F832.51
- 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的异常数据挖掘研究,F832.52
-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分析,F822.0
- 基于动静态极值理论的人民币汇率风险测度,F832.6
-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F832.6;F752.7
- 人民汇率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带来的影响,F832.6
-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研究,F833.1
- 中部地区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实证研究,F752.6
- 贸易收支调节中货币升值与通胀的替代关系研究,F822;F224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上市跨国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F276.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