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

作 者: 李会平
导 师: 黄大庄;王志刚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白僵菌 桑天牛 筛选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理
分类号: S888.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黄粉虫诱集法从土壤中采集并筛选到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较高毒性的球孢白僵菌Bb00菌株,并系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对桑天牛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子、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入侵和致病的防御反应、桑天牛幼虫染病后的病理学变化,及主要化学杀虫剂与该菌株的相容性等内容。结果如下:利用黄粉虫诱集法从不同土壤中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株,分离率为45%,并对桑天牛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以Bb00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100%和86.3%,致死中时LT50为4.13 d,致死中浓度LC50为3.05x106 mL-1。该菌株营养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PDA,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5℃和100%。紫外线照射对其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该菌产孢的最适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2%葡萄糖+1%蛋白胨的混合营养液最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紫外线对孢子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光照对其影响不显著。白僵菌Bb00菌株不能侵染桑天牛卵,对成虫有一定的侵染力,但侵染率不高,仅为24.0%。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产生致病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察氏培养基上传代,会导致菌株致病力的降低,而通过桑天牛幼虫传代培养可以提高菌株的致病力。桑天牛幼虫接菌后20~24h,孢子即可穿透体壁,之后进入血腔并大量繁殖,逐渐侵染体腔内的组织与器官,直至寄主死亡。寄主在遭受真菌入侵时受到一定的损伤,其免疫互作使酚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上升,但随后因菌株的适应性增强而使酚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白僵菌经过数次在普通察氏培养基上传代比在桑天牛幼虫上传代可引起染病桑天牛幼虫血淋巴内更高的酚氧化酶活性,各菌株引起的天牛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出现高峰的时间与其LT50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应了不同的侵染速度;同时各菌株酚氧化酶活性高峰值也与LC50高度相关。桑天牛幼虫的血细胞对侵入体内的白僵菌的菌丝段具有黏附、吞噬、囊包、聚集及形成结节等反应,高峰期发生在接种后2~2.50d,参与防御反应的血细胞主要是粒细胞和浆细胞。但由于菌丝段在血液中大量增殖,最终血细胞对白僵菌只起暂时的阻碍和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僵菌的发展。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其取食量、平均体重增加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比健康虫体降低。呼吸强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而后迅速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的变化则出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不一致。桑天牛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后,为抵御外界干扰,其机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在接种后初期迅速提高,但在接种后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而白僵菌对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则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再激活再抑制。白僵菌侵入昆虫血腔后,随着菌丝在体腔内大量繁殖,受侵的各器官和组织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皮细胞层和表皮分离、脂肪体松散、消化道被解体、肌肉组织出现裂缝、气管组织被解体破坏等。灭幼脲对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而其在低浓度下对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也较弱,认为是菌药混用的最佳杀虫剂。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引言  15-28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6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26
    2.1 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  16
    2.2 生物学特性  16-18
      2.2.1 白僵菌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16-17
      2.2.2 白僵菌生长发育的环境要求  17-18
      2.2.3 白僵菌的生活力  18
    2.3 影响白僵菌致病性的因素  18-19
    2.4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19-23
      2.4.1 白僵菌的致病过程  19-21
      2.4.2 罹病昆虫的病理变化  21-23
    2.5 昆虫对白僵菌入侵和致病的防御体系  23-25
      2.5.1 体壁防御  24
      2.5.2 消化道防御  24
      2.5.3 血细胞免疫  24
      2.5.4 体液免疫  24-25
    2.6 生产及应用现状  25-26
  3 研究内容  26-28
    3.1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  26
    3.2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  26
    3.3 白僵菌对桑天牛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  26-27
    3.4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27
    3.5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  27
    3.6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  27-28
第一章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  28-33
  1 材料与方法  28-29
    1.1 试验材料  28
      1.1.1 供试土样  28
      1.1.2 供试昆虫  28
      1.1.3 培养基  28
    1.2 试验方法  28-29
      1.2.1 白僵菌诱集  29
      1.2.2 悬浮液制备  29
      1.2.3 生物测定  29
      1.2.4 高毒力菌株致死中浓度(LC_(50))的确定  29
  2 结果与分析  29-32
    2.1 不同土壤中白僵菌分离结果  29-31
      从不同土壤中诱集白僵菌的情况  29-31
    2.2 不同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31-32
    2.3 Bb00菌株的致死中浓度(LC_(50))  32
  3 结论与讨论  32-33
第二章 白僵菌BB00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33-44
  第一节 白僵菌BB00菌株营养生长的影响因子  33-38
    1 材料与方法  33-35
      1.1 试验材料  33
      1.2 试验方法  33-35
        1.2.1 不同培养基对Bb00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3-34
        1.2.2 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4
        1.2.3 湿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4
        1.2.4 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4-35
    2 结果与分析  35-37
      2.1 不同培养基对Bb00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
      2.2 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5-36
      2.3 湿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6-37
      2.4 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7
    3 结论与讨论  37-38
  第二节 白僵菌BB00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因子  38-44
    1 材料与方法  38-40
      1.1 试验材料  38
      1.2 试验方法  38-40
        1.2.1 营养成分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
        1.2.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
        1.2.3 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
        1.2.4 紫外光照射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
        1.2.5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40
    2 结果与分析  40-43
      2.1 营养成分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0
      2.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0-41
      2.3 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1-42
      2.4 紫外光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2
      2.5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2-43
    3 结论与讨论  43-44
第三章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性及影响因子  44-52
  1 材料与方法  44-46
    1.1 试验材料  44-45
      1.1.1 供试昆虫  44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44
      1.1.3 培养基  44-45
    1.2 试验方法  45-46
      1.2.1 白僵菌对桑天牛卵及成虫的侵染力  45
      1.2.2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45
      1.2.3 相对湿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45
      1.2.4 不同传代方式及传代次数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45-46
  2 结果与分析  46-50
    2.1 白僵菌对桑天牛卵及成虫的侵染力  46-47
    2.2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47-48
    2.3 湿度对白僵菌Bb00菌株致病性的影响  48
    2.4 不同传代方式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48-50
      2.4.1 不同传代菌株感染桑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  48-49
      2.4.2 不同传代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死速率  49-50
      2.4.3 不同传代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死中浓度  50
  3 结论与讨论  50-52
第四章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52-66
  第一节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  52-57
    1 材料与方法  52-53
      1.1 试验材料  52-53
        1.1.1 供试昆虫  52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52-53
      1.2 试验方法  53
        1.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外部症状观察  53
        1.2.2 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53
    2 结果与分析  53-57
      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外部症状  53-54
      2.2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  54-57
    3 结论与讨论  57
  第二节 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57-66
    1 材料与方法  58-59
      1.1 试验材料  58
        1.1.1 供试昆虫  58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58
      1.2 试验方法  58-59
        1.2.1 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58-59
        1.2.2 血细胞总数(THC)的变化  59
        1.2.3 血细胞形态观察  59
    2 结果与分析  59-64
      2.1 桑天牛幼虫感染不同基质传代白僵菌后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59-60
      2.2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与毒力的关联  60
      2.3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细胞数量与组成变化  60-62
      2.4 接种白僵菌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行为变化  62-64
    3 结论与讨论  64-66
第五章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研究  66-96
  第一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营养生理及呼吸节律的变化研究  66-72
    1 材料与方法  67-68
      1.1 试验材料  67
        1.1.1 供试昆虫  67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67
      1.2 试验方法  67-68
        1.2.1 白僵菌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营养生理的影响  67
        1.2.2 白僵菌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呼吸节律的影响  67-68
    2 结果与分析  68-71
      2.1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68
      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体重增加量的影响  68-69
      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69-70
      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呼吸节律的影响  70-71
    3 结论与讨论  71-72
  第二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生理生化病理变化研究  72-90
    1 材料与方法  73-76
      1.1 试验材料  73
        1.1.1 供试昆虫  73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73
      1.2 试验方法  73-76
        1.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测定及电泳分析  73-74
        1.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74
        1.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保护酶的影响  74-75
        1.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75-76
    2 结果与分析  76-88
      2.1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6-77
      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77-78
      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78-81
        2.3.1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  78
        2.3.2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78-81
      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保护酶活性及电泳图谱的影响  81-85
        2.4.1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SOD酶活性及电泳图谱变化  81-82
        2.4.2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POD酶活性及电泳图谱变化  82-84
        2.4.3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CAT活性和电泳图谱的变化  84-85
      2.5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85-88
    3 结论与讨论  88-90
  第三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90-96
    1 材料与方法  91-92
      1.1 试验材料  91
        1.1.1 供试昆虫  91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91
      1.2 试验方法  91-92
        1.2.1 试虫的处理  91
        1.2.2 切片的制备  91-92
    2 结果与分析  92-94
    3 结论与讨论  94-96
第六章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研究  96-105
  1 材料与方法  96-98
    1.1 试验材料  96-97
      1.1.1 供试菌株  96
      1.1.2 供试药剂  96-97
    1.2 试验方法  97-98
      1.2.1 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7
      1.2.2 化学杀虫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97-98
  2 结果与分析  98-104
    2.1 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8-101
      2.1.1 氧化乐果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8
      2.1.2 对硫磷对球抱白任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8-99
      2.1.3 灭幼脲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9
      2.1.4 吡虫啉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99-100
      2.1.5 氯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00-101
    2.2 五种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01-104
      2.2.1 氧化乐果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01
      2.2.2 对硫磷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01-102
      2.2.3 灭幼服对球袍白住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02
      2.2.4 吡虫啉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02-103
      2.2.5 氯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03-104
  3 结论与讨论  104-105
第七章 结论  105-107
  7.1 Bb00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105
  7.2 白僵菌Bb00菌株致病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05
  7.3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研究  105-106
  7.4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研究  106
  7.5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研究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2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3-124
作者简历  124-126
致谢  126-127
附发表文章  127-160

相似论文

  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2.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3.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4.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5.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7.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8.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9.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10.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11.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12.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13.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4.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15.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6.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7.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8.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交杂种后代的筛选,S565.4
  19. 氮高效水稻品种苗期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S511
  20.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21. 靶向内质网应激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与生物活性研究,R9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蚕桑 > > 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 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