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作 者: 赵麦茹
导 师: 韦苇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经济思想史
关键词: 先秦诸子 生态阐释 经济思想 启迪
分类号: F09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及思维方式的热捧、肯定与借鉴。其中,先秦时期以儒道为代表的各家学派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尤其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意识到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大前提下人类很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于包括先秦诸子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度挖掘,但是另一方面,在这种重新认识与深度挖掘的过程中,人类却忽视了先秦诸子经济思想这一领域,这两个因素是促使笔者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对于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儒家、道家、墨家、《管子》、法家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学派,笔者即以这五家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渊源和学术背景,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也不例外。支撑着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的是先秦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人性观理论、自然观理论以及历史观理论。由于先秦诸子的思想都秉承由夏商周三代文化发展沉淀下来的周文化,所以他们的思想根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自然观方面主张整体论、内因论与有机论,在逻辑思维范式中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擅长于类比与串联式思维,在行为范式方面注重将人类的德性推广于整个自然界,强调合理取材、善待自然、知止知足。中国先哲思想根基的以上特点使得其思想充满了以“和”为贵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深深地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其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当深刻的。先秦诸子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其经济思想,具体表现为,在先秦诸子的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和分配观等经济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如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先秦诸子特别强调对于四季节气等天时因素的遵循,倡导人们依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劳作,不妄为,不逆自然规律行事。在消费领域,先秦诸子又特别注重节俭消费,倡导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消费自然资源时“知止”、“知足”。在赋税与分配领域,先秦诸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和”思路,注重以章显“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的薄税政策和上下兼顾的分配政策来保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蕴藏在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的这些丰富的生态因子给身处生态困境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如我们应从道德境界的高度培养我们悲天悯物的生态情怀、从法律角度完善我们的各种环保政策与法律条文、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切实落实环保政策等等。具体到我国,在现阶段从生态角度研究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环境伦理学是旨在建立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生态伦理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同样需要这门学科,而先秦诸子的整体思维模式无疑给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解决环境问题同样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制定生态道德的底线,在这一方面,先秦诸子注重以“圣王之制”的国家法制强制力量来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先秦诸子从“天和”“人和”与“心和”三个角度落实其“和”思路的做法也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我国政府又着力而为的一大政策,先秦诸子一方面注重上层统治者在节俭消费行为方面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对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口与自然资源配给日益紧张的当代中国来说同样适用;建立环境道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先秦儒家学者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给予自然万物以关爱的做法也给主张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当代学者以深刻的启迪。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1. 前言  12-24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6
    1.1.1 研究背景  12-15
    1.1.2 研究意义  15-16
  1.2 文献综述  16-22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6-18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8-21
    1.2.3 评价  21-22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22-23
  1.4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3
  1.5 创新之处  23-24
2. 先秦儒家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24-71
  2.1 坚实的根基  25-39
    2.1.1 天人合一——哲学根基  25-29
    2.1.2 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逻辑根基  29-35
    2.1.3 敬畏自然——宗教文化根基  35-39
  2.2 富含生态因子的经济思想  39-66
    2.2.1 注重“足食”、“恒产”、“开源节流”的生产观  39-44
    2.2.2 崇尚节俭的消费观  44-53
    2.2.3 力主薄税的赋税观  53-57
    2.2.4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  57-66
  2.3 本章小结  66-71
3. 道家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71-106
  3.1 坚实的思想根基  72-78
    3.1.1 天人合一——哲学根基  72-75
    3.1.2 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逻辑思路  75-76
    3.1.3 崇尚自然——宗教文化根基  76-78
  3.2 遵循自然之“道”的经济思想  78-102
    3.2.1 重“实腹”反“技巧”的生产观  78-86
    3.2.2 提倡“知止”“知足”的节俭消费观  86-92
    3.2.3 注重不争、提倡薄税的赋税观  92-95
    3.2.4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分配观  95-102
  3.3 本章小结  102-106
4. 《墨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106-125
  4.1 思想根基  106-112
    4.1.1 验证知识真伪的“三表法”——方法论  107-108
    4.1.2 层层递进的类推分析——逻辑思路  108-109
    4.1.3 后天影响因素和理性判断能力——人性理论  109-111
    4.1.4 天的赏善惩恶权力——宗教信仰理论  111-112
  4.2 深具可持续性发展特色的经济思想  112-122
    4.2.1 主张“强力疾作”与“食饥息劳”的可持续性生产观  112-115
    4.2.2 注重节俭的可持续性消费观  115-118
    4.2.3 “劳而不伤”“费而不病”的可持续性赋税观  118-120
    4.2.4 “有财相分”的可持续性分配观  120-122
  4.3 本章小结  122-125
5. 《管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125-158
  5.1 思想根基  126-133
    5.1.1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126-129
    5.1.2 法“天”因“常”——自然观  129-131
    5.1.3 逐“利”恶“害”——人性观  131-133
  5.2 《管子》的经济思想  133-154
    5.2.1 追求“仓廪实”与“衣食足”的生产观  133-139
    5.2.2 常态“节俭”异态“侈糜”的消费观  139-145
    5.2.3 注重商业手段的薄税赋税观  145-150
    5.2.4 “富上而足下”的分配观  150-154
  5.3 本章小结  154-158
6. 先秦法家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158-193
  6.1 思想根基  159-169
    6.1.1 人性观  160-163
    6.1.2 因顺哲学  163-166
    6.1.3 历史观  166-169
  6.2 蕴涵丰富生态因子的经济思想  169-188
    6.2.1 强调农业地位、注重“长利”的生产观  169-176
    6.2.2 倡导“节俭”的消费观  176-180
    6.2.3 对农业征收适当赋税、对其它行业征收重税的两重赋税观  180-184
    6.2.4 以“功”行赏的分配观  184-188
  6.3 本章小结  188-193
7. 先秦诸子生态经济思想的现代阐释与分析  193-219
  7.1 “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维模式与环境伦理学  193-197
  7.2 “圣王之制”的资源保护政策与当今的环境立法工作  197-203
  7.3 先秦诸子对“和”的追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3-208
  7.4 节俭消费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08-214
  7.5 推人及物与环境道德  214-219
8. 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19-221
  8.1 研究结论  219-220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0-221
参考文献  221-225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225-226
后记  226

相似论文

  1.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F091.3
  2.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3. 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J524
  4.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J528.1
  5. 转型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61
  6. 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秩序思想研究,F091.3
  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思想研究,F121.23
  8. 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F092.7
  9. 《易经》的经济周期思想,F092
  10.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F091.93
  1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D64
  1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启迪,G719.2
  13. 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初探,G633.3
  14. 吕祖谦经济思想研究,K245
  15. 韩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启迪,F121.3
  16.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F091.3
  17. 毛泽东消费经济思想研究,F091.93
  18. 胡锦涛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研究,F092.7
  19. 樊纲经济思想研究,F092.7
  20. 宋代画院与画学美术教育模式研究,J209.2
  21. 理雅各、翟理斯、韦利及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 > 古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