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新世渤海泥质区的沉积物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作 者: 刘建国
导 师: 李安春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地质学
关键词: 渤海 泥质沉积 物质来源 形成历史 环境响应
分类号: P73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渤海泥质区不同位置岩芯的粒度、矿物、化学元素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浅地层地震剖面、AMS 14C测年、微体古生物分析、稳定同位素测量、古地磁数据等,对全新世渤海泥质区中沉积物物质组成特征、物质来源形成历史环境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早全新世期间黄河曾流经渤海南部,其携带泥沙对渤海沉积作用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同位置沉积环境及所受黄河影响的大小存在差异。渤海泥质区的主体部分从约6000 aBP开始形成。当时沉积记录存在突变现象,不仅显示了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而且温度与盐度值的变化以及沉积速率的明显偏高以及浮游有孔虫的出现说明本区开始受到黄海暖流余脉的影响。4500 aBP以来,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等与黄河沉积物已较为接近,说明此时黄河物质对渤海泥质沉积的影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渤海泥质区虽然有着离黄河口较近的特点,但并未出现明显高于陆架其它泥质沉积区的沉积速率,说明受输运机制控制,黄河物质向泥质区的输送量不大,远不如向黄海的输出量。北部记录着全新世期间发生的两次地磁极漂移,分别发生于2800~3100 aBP(对应Starno事件)和7500~8200 aBP。漂移发生前后,气候、物质来源与海平面均有较大变化,说明地磁极漂移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引言  12-25
  一、研究意义  12-13
  二、研究进展  13-23
    1. 泥质区研究  13-15
    2. 黄河改道事件  15-19
    3. 滦河改道事件  19-20
    4. 海平面变化  20-21
    5. 气候变化  21-22
    6. 地磁场漂移  22-23
  三、存在问题与选题依据  23
  四、完成工作量情况  23-25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25-33
  1.1 地理位置  25-26
  1.2 沿岸主要河流  26-28
    1.2.1 黄河  26
    1.2.2 海河  26-27
    1.2.3 滦河  27
    1.2.4 辽河  27-28
  1.3 海底地形  28
  1.4 渤海的流系  28-30
  1.5 表层沉积物类型  30-31
  1.6 现代沉积速率  31-32
  1.7 河流物质运移  32-33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39
  2.1 样品来源  33-34
  2.2 分析方法  34-39
    2.2.1 粒度分析  34-36
    2.2.2 矿物分析  36-37
      2.2.2.1 全岩矿物分析(XRD)  36
      2.2.2.2 重矿物分析  36-37
      2.2.2.3 轻矿物分析(XRD)  37
      2.2.2.4 粘土矿物分析(XRD)  37
    2.2.3 元素分析  37-38
    2.2.4 ~(14)C测年  38-39
第三章 渤海沿岸主要河流沉积物特征比较  39-49
  3.1 粒度分布  39-41
  3.2 化学成分  41-44
  3.3 碎屑矿物组合  44-45
  3.4 粘土矿物特征  45-49
第四章 渤海泥质区柱状沉积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9-87
  4.1 泥质区整体特征  49-56
    4.1.1 粒度特征  49-51
    4.1.2 化学特征  51-53
    4.1.3 重矿物特征  53-55
    4.1.4 粘土矿物特征  55-56
  4.2 泥质区西南部  56-69
    4.2.1 粒度特征  56-59
    4.2.2 化学特征  59-61
    4.2.3 重矿物特征  61-63
    4.2.4 粘土矿物特征  63-64
    4.2.5 主要矿物特征  64-67
    4.2.6 轻矿物特征  67-69
  4.3 泥质区中部  69-78
    4.3.1 粒度特征  69-73
    4.3.2 化学特征  73-75
    4.3.3 重矿物特征  75-76
    4.3.4 粘土矿物特征  76-78
  4.4 泥质区北部  78-87
    4.4.1 粒度特征  78-82
    4.4.2 化学特征  82-85
    4.4.3 重矿物特征  85-86
    4.4.4 粘土矿物特征  86-87
第五章 渤海几个沉积学问题的探讨  87-133
  5.1 全新世渤海泥质沉积对黄河物质影响的响应  87-97
    5.1.1 材料与方法  88-89
    5.1.2 分析结果  89-95
      5.1.2.1 沉积物粒度特征  89-92
      5.1.2.2 重矿物组合特征  92-93
      5.1.2.3 化学特征  93-95
    5.1.3 讨论  95-96
    5.1.4 小结  96-97
  5.2 早全新世黄河流经渤海的沉积记录  97-106
    5.2.1 材料与方法  97-99
    5.2.2 结果  99-103
      5.2.2.1 岩性与早全新世阶段的划分  99-100
      5.2.2.2 重矿物组合  100-101
      5.2.2.3 粘土矿物组合  101
      5.2.2.4 化学成分  101-103
    5.2.3 讨论  103-105
    5.2.4 小结  105-106
  5.3 中全新世渤海沉积物中的锰异常  106-115
    5.3.1 材料与方法  107-108
    5.3.2 分析结果  108-112
      5.3.2.1 粒度分析  108-109
      5.3.2.2 元素分析  109-111
      5.3.2.3 重矿物分析  111-112
    5.3.3 讨论  112-114
    5.3.4 小结  114-115
  5.4 中全新世渤海泥质沉积记录的突变及其环境意义  115-123
    5.4.1 材料与方法  116-117
    5.4.2 分析结果  117-120
      5.4.2.1 岩性  117-118
      5.4.2.2 碳、氧同位素垂直变化规律  118-119
      5.4.2.3 岩芯M7-4 处沉积记录的变化  119-120
    5.4.3 讨论  120-122
    5.4.4 小结  122-123
  5.5 全新世渤海地磁极漂移发生时的沉积记录  123-133
    5.5.1 材料与方法  124-126
    5.5.2 结果  126-128
    5.5.3 讨论  128-132
    5.5.4 小结  132-133
结论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53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153-154
致谢  154-156
附录  156-159

相似论文

  1.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2.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3. 渤海湾盆地北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P618.13
  4.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X26
  5. 溢油机械回收技术在渤海冰期的适用性试验研究,U698.7
  6.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G719.2
  7. 黄河口及黄、渤海溶存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X142
  8. 河北省万全寺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P618.51
  9. 黄、渤海3个海岛海雾的气候特征及统计预报,P732
  10. 两次由不同中尺度系统控制的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分析研究,P458.12
  11. 渤海环境治理的政策建构,X321
  12. 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规划研究,F259.27
  13. 产业集群下环渤海港口物流的布局优化研究,F259.2
  14. 渤海盐度年际变化与黄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的关系,S931
  15. 丝状海洋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性质及发酵条件研究,S482.51
  16. 唐山市经济与教育业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F127
  17.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F832.7;F224
  18. 环渤海都市圈城市间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F127
  19. 沿海港口、临港产业和临港城市发展研究,F127
  20. 二维潮流波浪数学模型及工程应用,TV139.2
  21. 地震定位对剪切波分裂的影响分析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端地壳介质各向异性,P315.3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