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共信托原则研究

作 者: 吴真
导 师: 赵新华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公共信托 教育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公共利益理论 社会公众 中国法学 环境权 独立法律部门 社会法
分类号: D912.2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23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古罗马开始,人们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尽管作为私法的民法,其基本思想和理论为物权的界定和功能发挥提供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框架,但有一些物却有着特殊的性质,它们不适合由私人所有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即使由私人所有,其权利人也不得排除公众对这些物享有天然的利益。本文引入在英美国家存在百余年的公共信托原则,阐述了公共信托原则的历史渊源、概念界定,并在明确了公共信托原则属于社会法后,将公共信托原则定位于环境资源法,同时运用自然法理论、公共利益理论和经济分析理论对公共信托原则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本文在确认公共信托财产空间范畴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信托财产的特征,进而归纳了公共信托原则在实践中发挥的功能。最后本文以公共信托原则的内容和目标为启示,试图对环境资源法的理论体系构建提出一己之见,使环境资源法能有效地调整环境资源领域不应由私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9
引言  9-12
第一章 公共信托原则溯源  12-21
  第一节 公共信托原则历史沿革  12-16
    一、罗马法上的公共信托原则思想  12-13
    二、公共信托原则在英国的确立  13-14
    三、公共信托原则在美国的衍进  14-16
  第二节 公共信托原则逻辑起点  16-21
    一、信托关系的启示  16-17
    二、公共信托原则框架的描述  17-18
    三、从法的要素视角看公共信托原则  18-21
第二章 法域之维中的公共信托原则  21-60
  第一节 以私法为坐标的考量  22-42
    一、微观的制度分析  22-39
    二、用私法理念和价值观比照公共信托原则  39-42
  第二节 以公法为坐标的考量:宪法为例  42-50
    一、对Gettysburg Tower 案的剖析  43-46
    二、公共信托原则尚不具备进入宪法的条件  46-47
    三、公共信托原则不具备宪法的“授权性”特征  47-48
    四、用公法理念和价值观比照公共信托原则  48-50
  第三节 公共信托原则与社会法的契合  50-60
    一、以社会本位为标准的划分  50-51
    二、法域之内的归类:公共信托原则是环境资源法原则  51-60
第三章 公共信托原则理论论证  60-87
  第一节 自然法理论  60-67
    一、人类共同生存的主张  60-63
    二、对资源私人所有权之否定  63-64
    三、政府管理资源的依据:社会契约  64-67
  第二节 公共利益理论  67-78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68-74
    二、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74-75
    三、公共利益理论在公共信托原则中的体现  75-78
  第三节 经济分析理论  78-87
    一、公共信托财产使用的外部不经济及科斯定理的困境  79-83
    二、公共信托财产的公共物品属性  83-84
    三、政府干预: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问题解决的唯一良方  84-87
第四章 公共信托原则空间适用:信托财产范围界定  87-116
  第一节 公共信托财产类别:从判例中剥离  88-106
    一、可航行水域  88-92
    二、不可航行水域  92-95
    三、可航行水域下的土地、海岸和湿地  95-97
    四、公共绿地和土地  97-100
    五、森林、树木  100-101
    六、野生动物  101-104
    七、人文资源  104
    八、电波、空气等无体物  104-106
  第二节 公共信托财产特征:抽象的归纳  106-109
    一、为公众所需  106-107
    二、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或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遗产  107
    三、用途具有独特的公共性质  107-108
    四、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108-109
  第三节 公共信托财产与民法的物:比较研究  109-116
    一、范围之比较  109-111
    二、法律保护目的之比较  111-116
第五章 公共信托原则的功能  116-148
  第一节 对公共信托财产让渡之限制  118-127
    一、法院限制政府向私人让渡公共信托财产的原因  119-124
    二、禁止政府将公共信托财产让渡给私人:需要澄清的误解  124-127
  第二节 对公共信托财产用途偏离之限制  127-134
    一、早期对与可航行水域直接相关之用途的固守  128-129
    二、观念的修正:对传统用途的有限突破  129-131
    三、标准的细化:依据资源的特定性质保持其特定用途  131-134
  第三节 对公众接触和使用公共信托财产权利的保护  134-141
    一、公共信托财产私人所有权的有限性  134-137
    二、法院的立场:两种情形的分析  137-141
  第四节 在公共信托财产领域对民主之保障  141-148
    一、公共信托原则保障民主的机理  141-145
    二、法院运用公共信托原则维护民主的方式  145-148
第六章 公共信托原则对环境资源法学的意义  148-189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证成  148-160
    一、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诸学说解读  148-155
    二、由公共信托原则看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  155-159
    三、以公共信托原则确认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创新效应  159-160
  第二节 环境权作为独立权利形态的证成  160-169
    一、关于环境权的三种学说  161-162
    二、从公共信托原则出发的判断  162-169
  第三节 环境侵权及救济新解  169-178
    一、原告资格限制突破的必然性  169-174
    二、环境侵权救济中国家责任和义务的强化  174-178
  第四节 环境资源要素作为独立法律关系客体的证成  178-189
    一、两种法律关系客体属性的冲突  179-182
    二、化解冲突:民法学者的尝试  182-186
    三、公共信托原则要求属性不同的客体归入不同法律部门  186-189
结语  189-191
参考文献  191-205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05-206
论文摘要(中文)  206-212
论文摘要(英文)  212-221
后记  221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2.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3.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4.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5. 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926.2
  6. 当代中国社会法制度建构的困境与出路,D920.0
  7. 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研究,D923
  8. 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研究,F426.1
  9.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922.66
  10.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G237.6
  11. 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922.68
  12. 环境权入宪研究,D922.68
  13. 国际环境法上的对世义务研究,D996.9
  14.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925
  15.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比较研究,D924.3
  16. 我国水污染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研究,D922.6
  17. 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912.6
  18. 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战略选择的案例研究,G239.22-F
  19. 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D912.6
  20. 论环境侵权,D922.68
  21. 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922.6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金融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