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

作 者: 朱世全
导 师: 黄思静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姬塬地区 长2油层组 沉积相 成岩机制 剥蚀古地貌 区块评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4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以大型内陆盆地为背景、以河流和湖泊相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根据岩性、电性和古生物特征,延长组划分为五段、10个油层组。 通过对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大量的岩心观察,取得了丰富的沉积构造和岩性信息,结合测井曲线分析研究,并对收集到的大量薄片鉴定资料、重矿物资料、物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长2(包括小层)地层厚度特征进行研究,我们有如下认识: 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平原网状河(网结河)沉积。在长2~3到长2~1的时间段中,砂地比向上降低、砂岩向上变细,河床逐渐变缓、古陆逐渐夷平、沉积物供给逐渐减少,砂体逐渐萎缩,到长2末期,除少数地区以外,研究区已几乎完全沦为网状河沼泽湿地系统。在长2的主要时间段中,姬塬地区主要受北东物源控制,但在长2~2后期和2~1的时间段中,显示出北部偏西物源的掺合作用。 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高岭石、绿泥石和硅质胶结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埋藏条件下孔隙的保存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从成岩作用角度来说,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岩孔隙保存与发育的主要机制包括:a)早期分散的胶结作用,主要是石英的胶结作用;b)粘土矿物的早期孔隙衬里,主要是绿泥石的孔隙衬里;c)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主要是印支期曝露时间间隔中的大气淡水溶解作用。 印支期曝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是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岩最为重要的成岩作用,不整合面附近砂岩次生孔隙显著增加。与全盆地相比,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具有显著较低的粒间孔隙含量和显著较高的次生孔隙含量,储层对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的依赖较大。下部小层具有比上部小层更为有利的形成粒间孔隙的沉积条件,而上部小层则具有比下部小层更为有利的形成次生孔隙的成岩条件。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大致属于Ⅱa类,即中等质量储层类型中的中上等亚类;下部小层的储层质量略好于上部小层。 本论文还利用剥蚀厚度求解新模型对三叠纪末期剥蚀厚度及剥蚀古地貌进行了恢复、解释。 最后,根据各小层沉积相和砂体的分布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三叠纪末期剥蚀厚度的大小、古河道古沟谷的发育、长2高岭石分布等特点,并依照优先考虑上部油层组砂体的原则,兼顾与有利生油岩分布区的关系和构造部位,参考物性状况,我们建议了6个区块,作为供参考的有利评价区块。

全文目录


引言  7-27
  0.1 研究区背景  7-8
  0.2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8
  0.3 研究思路  8
  0.4 研究方法  8-9
  0.5 工作量  9-10
  0.6 国内外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0-27
第一章 地质概述  27-33
  1.1 鄂尔多斯盆地概述  27
  1.2 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7-28
  1.3 延长组地层简述  28-33
第二章. 沉积相特征与砂体分布  33-81
  2.1 相标志  33-51
  2.2 单井相分析  51-62
  2.3 砂岩/地层厚度比和砂岩厚度  62-63
  2.4 沉积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  63-81
第三章. 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  81-107
  3.1 埋藏史与古地温  81-82
  3.2 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82-83
  3.3 自生矿物的沉淀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83-96
  3.4 溶解作用  96-101
  3.5 孔隙保存与发育的主要成岩机制  101-102
  3.6 储层砂岩的成岩序列、成岩历史与成岩模式  102-107
第四章.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物性、孔隙结构和储层评价  107-125
  4.1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  107-111
  4.2 储层砂岩的物性  111-118
  4.3 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  118
  4.4 储层综合评价及储层类型  118-125
第五章 三叠系末期剥蚀古地貌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之间的关系  125-137
  5.1 基于成因解释的剥蚀厚度求取新模型及应用  125-129
  5.2 姬塬地区三叠纪末期不整合剥蚀厚度计算及相关的沉积、构造解释  129-134
  5.3 长1剥蚀厚度分布、古地貌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之间的关系探讨  134-137
第六章 姬塬地区长2有利区块综合预测机制及结果  137-141
结论  141-143
致谢  143-145
参考文献  145-153
图版说明  153-156
图版  156-165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3.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4. 中国东北地区泥盆纪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5.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6. 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7. 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P512.2
  8.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9.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山川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11.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12. 南宫凹陷中、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1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4. 韦2断块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15. 弥渡、巍山盆地中更新世地质特征及其演化,P542
  16. 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纪关键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恢复,P618.11
  17. 澳大利亚Vulcan次盆南部Puffin组深水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P618.13
  18.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屯组层序特征研究,P618.13
  19. 安徽月山地区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P618.41
  20. 珠江口盆地生物礁滩储层地震相分析与储层预测,P631.4
  21.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