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流轴型皮瓣成活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 者: 牙祖蒙
导 师: 陈宗基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整形外科学
关键词: 逆行皮瓣 吻合支 静脉回流 动脉缺血 乳突区 灌注压 动静脉短路 复合组织瓣 微循环 临床应用研究
分类号: R6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反流轴型皮瓣的成活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1)建立反流轴型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为该种皮瓣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必要工具;(2)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反流轴型皮瓣成活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规律,了解皮瓣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的途径及动力,探索皮瓣的成活机理;(3)回顾总结临床所应用的反流轴型皮瓣的血运及成活情况,评价该种皮瓣的安全可靠程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对皮瓣血运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预防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更好的开发和应用反流轴型皮瓣。 【方法】(1)用大体解剖、墨汁灌注等方法观察了5只Wistar大白鼠背部皮肤的血供来源、分布及吻合情况,发现旋髂深血管供养腰背部皮肤,其管径较粗,动静脉紧密伴行,血管轴向与中线成直角相交,左右对称,在中线区有明显的吻合支。因此,形成了以左旋髂深血管为蒂,以左右旋髂深血管吻合网为轴的横形皮瓣,面积为8.0×2.5cm,跨中线长度4.0cm,皮瓣形成后原位缝合,作为反流轴型皮瓣的实验模型。(2)按上述方法形成Wistar大白鼠腰背部反流轴型皮瓣30例,观察术前及术后6h、24h、48h、72h、7天、14天皮瓣的相关临床指标和近端、中线区、远端的微循环形态学及动力学变化:包括皮瓣微循环动态观察,微血管压力、密度、管径的测定,皮瓣组织血流量的检测以及血管构筑变化的展示。(3)对1981~1999我科所应用的139例反流轴型皮瓣的血运及成活情况,包括皮瓣完全成活率,部分成活率,完全坏死率,动脉缺血、静脉淤血发生率,动脉缺血、静脉淤血致皮瓣坏死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并与我院同期顺流轴型皮瓣的相关指标作比较,评价反流轴型皮瓣的安全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对皮瓣血运障碍尤其是静脉淤血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进行分析。 【结果】(1)在Wistar大白鼠腰背部所形成的以左旋髂深血管为蒂以左右旋髂深血管吻合网为轴的横形皮瓣30例,其轴心血管和吻合支出现率为100%,术后完全成活率100%,未发生皮瓣损伤和感染,微循环观察方便易行,可重复性强,效果良好。(2)术前动脉的血流由两侧流向中线,静脉血流由中线向两侧回流;皮瓣形成后,可见血液由蒂部动脉经中线区吻合支流入中线以远区域,而中线以远区域的静脉血流则通过静脉吻合支流向近端;术前、术后均未观察到静脉瓣膜。(3)术前动脉灌注压在中线两侧无显著差异(p=0.73),即不存在灌注压差。术后皮瓣近端动脉灌注压72h内逐渐升高,而中线区及远端的灌注压显著下降,近端和远端平均微动脉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体表血管的超区域灌注现象和跨区反流轴型皮瓣  10-24
  一.相关历史回顾  10-11
  二.血管超区域灌注现象及其解剖学基础  11-13
  三.反流轴型皮瓣的诞生及其临床意义  13-16
  四.反流轴型皮瓣的成活机理  16-18
  五.常见的反流轴型皮瓣  18-24
第二部分 跨区反流轴型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  24-30
  一.材料和方法  24-26
  二.结果  26-28
  三.讨论  28-29
  四.小结  29-30
第三部分 反流轴型皮瓣成活机理的实验研究  30-52
  一.材料和方法  30-31
  二.结果  31-47
  三.讨论  47-50
  四.小结  50-52
第四部分 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52-78
  一.以颞浅动脉为蒂的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  52-57
  二.以眶上血管为蒂的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附连环跨区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1例报道  57-61
  三.以眶上血管为蒂的耳廓复合组织瓣  61-66
  四.颏下动脉蒂的对侧颏颈皮瓣  66-68
  五.阴部内动脉供血的股会阴沟皮瓣  68-72
  六.颈横动脉为蒂的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  72-73
  七.反流轴型皮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73-76
  八.小结  76-78
参考文献  78-90
致谢  90-91
个人简历  91

相似论文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子宫颈上皮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临床应用研究,R737.33
  2. Ang(1-7)/MAS通路对长期高脂喂养大鼠胰岛微循环及其功能的影响,R587.1
  3. 纤维介素在脑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研究,R743
  4. rhG-CSF经鼻靶向中枢给药对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R743.3
  5. 温肾止痛颗粒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285
  6.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脉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R544.1
  7.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循环中血液流动特性提取的研究,TP391.41
  8. 微循环血流量连续性分析及其调节模型研究,R318
  9. sICAM-1和CD11b/CD18在高压电烧伤微循环紊乱中作用及乌司他丁干预的实验研究,R647
  10. 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障碍中纤维介素表达的研究,R541
  11. 大鼠活体碾压伤皮瓣显微镜观察模型的建立及VNP对碾压撕脱皮瓣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641
  12. 益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及机理研究,R285.5
  13. 基于显微图像技术的四物汤调节微循环机制研究,R285.5
  14. 丹参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683
  15. 不同运动量对血管性痴呆防治作用的研究,R749.13
  16. 基于交通微循环的城市核心区路网系统优化与应用,U491.13
  17. 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R259
  18. 丹七止痛膏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实验研究,R286
  19. 大剂量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R576
  20. 前牙冠色彩信息数字化传递的临床应用研究,R78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 > 整形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