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汉典故对比研究
作 者: 武恩义
导 师: 季永海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典故 文化渊源 类别 理据性 隐喻性
分类号: H0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96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典故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从典故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足迹。典故的形式简洁,寓意深刻,是人们在日常交际和写作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随着国际间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注意对不同语言间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典故的研究。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两种语言,同时,也是蕴藏典故数量最多的两种语言。通过英汉典故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共性以及所存在的差异,并对英汉典故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英汉典故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本文对形成英汉典故的不同文化渊源进行描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汉典故在形成过程中所依托的不同文化背景。英语中典故的形成是以整个西方文化为基础,其中多数典故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寓言童话故事以及莎士比亚等西方各国主要作家的作品。而汉语中典故的形成主要以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以及历代史书和文学作品为汉语中典故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本文对英汉典故的来源类型和门类划分进行分析和描述。英汉典故在来源类型上基本一致,主要出自神话故事、宗教经典、寓言童话、历史事件或故事、文学作品等。虽然英、汉语都有涉及人、事、物、理四个大的类别方面的典故,但英语中典故性词语没有汉语
|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3-26 第一节 典故的定义与理解 13-15 一、典故的定义 13-14 二、典故与典故性词语 14 三、事典与语典 14-15 四、旧典与新典 15 第二节 典故与熟语、谚语、成语之间的关系 15-17 一、典故与熟语 15-16 二、典故与谚语 16 三、典故与成语 16-17 第三节 国内外典故研究的发展状况 17-22 一、典故的收集与整理——词/辞典和书籍 18-19 二、典故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19-21 三、国外典故的研究概述 21-22 第四节 英汉典故对比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2-24 第五节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24-26 第二章 英汉典故形成的文化渊源 26-48 第一节 英语典故形成的文化渊源 26-37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 26-30 二、希伯来文化与《圣经》 30-31 三、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文学概述 31-37 第二节 汉语典故形成的文化渊源 37-48 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37-39 二、宗教文化 39-41 三、历代文学 41-45 四、历代典籍 45-48 第三章 英汉典故的来源分析及类型划分 48-63 第一节 英汉典故的主要来源分析 48-51 一、汉语典故的来源分析 48-49 二、英语典故的来源分析 49-51 第二节 英汉典故的来源分类 51-54 一、神话类 51 二、宗教类 51-52 三、寓言童话类 52 四、历史故事或事件类 52-53 五、文学类 53 六、其它类型 53-54 第三节 英汉典故的门类划分 54-63 一、英、汉语中与人有关的典故 54-57 二、英、汉语中与事有关的典故 57-60 三、英、汉语中与物有关的典故 60-61 四、英、汉语中与理有关的典故 61-63 第四章 英汉典故性词语形成的理据性 63-85 第一节 词语理据性的认知及其分类 63-66 一、对理据性的理解 63-64 二、词语理据性的种类 64-66 三、典故性词语的认知理据 66 第二节 神话类典故的认知理据 66-70 一、神话典故的认知背景 66-67 二、神话典故的认知理据 67-70 第三节 寓言童话类典故的认知理据 70-72 第四节 宗教类典故的认知理据 72-75 一、《圣经》典故 72-74 二、佛教典故 74-75 第五节 历史类典故的认知理据 75-78 一、汉语中的历史典故 75-76 二、英语中的历史典故 76-78 第六节 文学类典故的认知理据 78-82 一、事典 78-80 二、语典 80-82 第七节 其他类型典故的认知理据 82-85 一、体育方面 82-83 二、谚语方面 83 三、民俗风情 83-85 第五章 英汉典故的隐喻性对比 85-108 第一节 典故的隐喻性 85-87 一、认知与隐喻理论 85-86 二、典故的隐喻性 86-87 第二节 英、汉语中对应的典故 87-100 一、英、汉语中同源对应的典故 87-91 二、英汉非同源对应的典故 91-100 第三节 英汉非对应的典故 100-108 一、字面意义相同或相近、喻义不同的典故 100-102 二、英汉无对应的典故 102-108 第六章 结语 108-115 第一节 英汉典故的共性与差异 108-112 一、英汉典故之间的共性 108-110 二、英汉典故之间存在的差异 110-112 第二节 英汉典故的互译 112-115 一、直译与意译 112-113 二、归化与异化 113-115 参考文献 115-122 附录 122-137 后记 137-138 作者声明 138
|
相似论文
- 刺激表述方式和分布特征对类别表征的影响,B842.3
- 认知风格对归类不确定时特征推理的影响,B842
- 从概念整合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及典故的口译问题,H315.9
- 三维人体运动重定向技术研究,TP391.41
- 涉“和”典故群源流研究,I207.22
- 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生态智慧,I207.22
- 《说文通训定声》重言形况字研究,H131
- 《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与其对应繁体字理据性比较与分析,H124.2
- 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点研究,K879.4
- 俄语词汇理据性探讨,H35
- 非常规隐喻在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中数量不相等的认知研究,H05
- “被XX”结构研究,H146
- 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H195
- 纪念与残留,J04
- 现代汉语字母词语的多角度研究,H136
- 股份有限公司类别股东制度研究,D922.291.91
- 新奇隐喻翻译中的映射机制,H05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二级汉字理据性研究,H08
- 图像视觉特征及其描述词汇的对齐研究,TP391.41
- 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H35
- 资产并购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922.291.9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熟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