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

作 者: 周喜峰
导 师: 白新良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清朝前期 黑龙江 民族
分类号: K2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58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是研究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各个民族及其社会发展历史的学术论文。它分别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抗击沙俄入侵及军事驻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对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进行研究,同时,亦对清朝政府统一与治理黑龙江民族的过程及各民族间关系加以探索,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的历史。黑龙江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明朝末年,黑龙江地区主要分布有蒙古、锡伯、索伦及野人女真等部族。他们主要以游牧渔猎为主,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当时的黑龙江民族仍处于原始发展阶段,各族部落众多、族称混乱、界线模糊。建州女真兴起后,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父子在统一东北地区的同时,采取招抚、联姻和军事征讨的策略征服了黑龙江地区的各个部族。清兵入关前是满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满族形成过程中,黑龙江各民族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满族的形成,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满族形成以极大的支持,为满族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七世纪中叶的清兵入关和沙俄入侵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当时的黑龙江民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清兵入关缩小了清朝中央政府对黑龙江民族的政治影响,延缓了清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减少了清朝中央政府与黑龙江民族的经济联系,削弱了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民族的军事支持,在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对黑龙江民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沙俄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清兵入关前后,波雅尔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等沙俄侵略者又相继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他们烧杀抢掠,给当地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使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而且使他们被迫离家迁徙,造成黑龙江流域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受清兵入关及沙俄入侵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清初黑龙江土著民族大规模南迁的浪潮。当时黑龙江地区土著民族大多都参与了这次迁徙活动,清朝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次民族大迁徙对黑龙江民族的发展、东北边疆防御以及东北地区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民族的统治是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和实行一系列民族政策来实现的。清朝政府针对黑龙江地区不同的民族,采取了不同的行政管理方式,通过建立驻防八旗制、布特哈八旗、盟旗制、边民姓长制等,由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负责对黑龙江各民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还采取恩赏笼络、分而治之、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对黑龙江民族进行统治。事实证明,清朝政府的行政管理措施和民族政策都非常成功,它使黑龙江地区成为清朝最稳固的后方基地,使黑龙江民族成为清朝最忠诚的臣民。清朝前期是黑龙江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大多数土著民族都是在这一时期告别了其原始的发展阶段,进入了新的民族发展时期,并受到满汉民族的较大影响。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主要分为土著民族和迁入民族两部

全文目录


前言  10-16
  一、课题之由来  10-11
  二、清代黑龙江民族研究概述  11-13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13-15
  四、课题的突破点及不足之处  15-16
第一章 清兵入关前的黑龙江民族  16-44
  第一节 明代的黑龙江民族概况  16-23
    一、蒙古族诸部  16-18
    二、索伦部  18-22
    三、野人女真  22-23
  第二节 后金—清朝政权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统一  23-31
    一、对黑龙江西部地区蒙古等族的统一  24-26
    二、对黑龙江上中游地区的索伦等部族的统一  26-29
    三、对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和库页岛等地各族的统一  29-31
  第三节 黑龙江民族与满族的形成  31-44
    一、满族的祖先来自黑龙江地区  31-35
    二、野人女真与满族的形成  35-38
    三、科尔沁蒙古与满族的形成  38-41
    四、索伦部与满族的形成  41-44
第二章 清兵入关及沙俄入侵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影响  44-72
  第一节 清兵入关对黑龙江民族的影响  44-52
    一、清兵入关  44-47
    二、清兵入对黑龙江民族的政治影响  47-49
    三、清兵入关对黑龙江民族的军事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49-52
  第二节 沙俄殖民入侵对黑龙江民族的影响  52-62
    一、沙俄殖民者对黑龙江的入侵  52-57
    二、沙俄入侵对黑龙江各族的影响  57-62
  第三节 清初黑龙江土著民族的南迁  62-72
    一、蒙古族各部的南迁  62-65
    二、黑龙江流域各族部落的南迁  65-69
    三、锡伯族的南迁  69-72
第三章 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民族的行政管理与民族政策  72-93
  第一节 清朝政府对黑龙江民族的行政管理  72-82
    一、驻防八旗制  73-76
    二、布特哈八旗  76-79
    三、盟旗制  79-81
    四、边民姓长制  81-82
  第二节 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的民族政策  82-93
    一、恩赏笼络政策  83-89
    二、分而治之政策  89-91
    三、因俗而治政策  91-93
第四章 清朝前期黑龙江的土著民族  93-128
  第一节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93-108
    一、达斡尔族  93-101
    二、鄂温克族  101-104
    三、鄂伦春族  104-108
  第二节 蒙古族、锡伯族  108-117
    一、蒙古族  108-112
    二、锡伯族  112-117
  第三节 赫哲族、费雅喀族、库页族  117-128
    一、赫哲族  117-121
    二、费雅喀族  121-125
    三、库页族  125-128
第五章 清朝前期迁入黑龙江地区的民族  128-152
  第一节 汉族  128-138
    一、汉族迁入黑龙江地区  129-133
    二、汉族的社会经济  133-138
  第二节 满族  138-145
    一、满族的迁入与安置  139-142
    二、满族的社会与经济  142-145
  第三节 回族及柯尔克孜族  145-152
    一、回族  145-148
    二、柯尔克孜族  148-152
第六章 黑龙江民族对保卫边疆的贡献  152-168
  第一节 黑龙江民族抗击沙俄入侵的斗争  152-162
    一、顺治年间黑龙江民族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152-158
    二、黑龙江各民族与雅克萨战争  158-162
  第二节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与东北边疆防御  162-168
    一、边疆城镇驻防  162-164
    二、驻守卡伦  164-166
    三、定期巡边  166-168
第七章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  168-187
  第一节 黑龙江各族的文化教育  168-175
    一、黑龙江各族的满化教育与八旗官学  168-172
    二、汉族流人与黑龙江各族的私学教育  172-175
  第二节 清朝前期黑龙江各族的宗教信仰  175-187
    一、萨满教  175-179
    二、佛教、道教  179-183
    三、伊斯兰教  183-187
第八章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的风俗  187-206
  第一节 生活风俗  187-195
    一、服饰风俗  187-189
    二、饮食风俗  189-191
    三、居住风俗  191-194
    四、出行风俗  194-195
  第二节 婚丧风俗  195-200
    一、婚姻风俗  195-197
    二、丧葬风俗  197-200
  第三节 节日礼仪风俗  200-206
    一、节日风俗  200-203
    二、礼仪风俗  203-206
结语  206-207
主要参考书目  207-212
后记  212

相似论文

  1.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4.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5.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9.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10. 黑龙江省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11.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12. 云南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633
  13. 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14.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考察与整理,TS941.1
  15. 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妇女宫颈癌的HPV谱研究,R737.33
  16. 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954
  17.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8.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9.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G841-4
  20.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21. 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白、彝、汉族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G804.4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民族史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