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

作 者: 李淑文
导 师: 史宁中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中日比较 几何课程 课程难度 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
分类号: G633.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911次
引 用: 2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本和我国同属东方文化系统,在数学教育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近几十年来,日本数学教育的改革更多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改革思想和经验,并有机地融入自己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有较多争议的一门课程。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新的数学课程在几何内容的处理上,都有些新的变化。在几何课程的改革中,选取那些内容?强调“深度”,还是强调“广度”?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中日初中几何课程难度进行比较研究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1.课程难度的定义及其数量化模型的建立 在研究一门学科的课程难度时,通常可分为统计难度和内容难度。课程的统计难度是指在确定的被试对象上表现出来的难度值,也叫相对难度。课程的内容难度是由课程计划确定的、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上表现出来的难度,也叫绝对难度。本研究的课程难度指的是课程的内容难度。 课程难度与课程深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同样,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如果用N来表示课程难度,用S表示课程深度,用G表示课程广度,用T表示课程时间,单位时间的课程深度S/T和单位时间的课程广度G/T则是刻画课程难度很重要的量,我们分别称之为“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则课程难度为: N=αS/T+(1-α)G/T (*) 其中,α满足0<α<1,被称为加权系数,反映了课程对于“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的侧重程度。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称由(*)式定义的N为课程难度系数。 课程难度模型不仅可以作为国际数学课程比较研究的一个平台,也可以用于课程设计中难度因素的控制。因此,对数学课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 (1) 内容难度的比较 在课程广度方面,日本几何课程的知识点最少,其次是我国新几何课程(《课程标准》下的几何课程),我国旧几何课程(《教学大纲》下的几何课程)的知识点最多,大约是日本几何课程知识点的2倍。 在课程深度方面,日本几何课程深度大于我国新几何课程的深度,小于我国旧几何课程的深度。 在课程时间上,日本初中三年的几何学习时间是114课时;我国新几何课程,三年学习的时间是192课时;我国旧几何课程,三年学习的时间是215课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目录  9-12
第一章 序章  12-16
  一、课题的提出  12-13
  二、研究的问题  13-14
  三、研究的意义  14-16
    (一) 国际比较的价值  14-15
    (二) 对课程评价理论的贡献  15
    (三) 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15-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6-34
  一、课程与课程难度  16-18
    (一) 课程  16-17
    (二) 课程难度  17-18
  二、几何课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8-28
    (一) 对几何教育价值的认识  18-20
    (二) 国外几何课程的改革回顾  20-23
    (三) 日本几何课程的变迁与现状  23-26
    (四) 我国几何课程的变迁与现状  26-28
  三、有关空间想象能力的研究  28-31
    (一) 空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8-29
    (二)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解释  29-30
    (三) 空间想象能力与几何教学  30-31
  四、有关数学推理能力的研究  31-32
    (一) 数学推理能力及其结构  31-32
    (二) 推理能力与几何教学  32
  五、有关国际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  32-34
第三章 研究过程和方法  34-41
  一、研究过程设计  34
  二、样本的选取  34-36
    (一) 课程难度比较样本的选取  34-35
    (二) 测试对象的选取  35-36
  三、测试的设计  36-40
    (一) 空间想象能力的测试  36-38
    (二) 数学推理能力的测试  38-40
  四、研究限制  40-41
第四章 课程难度及其比较方法  41-52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41
  二、课程难度的定义及其量化模型  41-44
    (一) 课程难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41-43
    (二) 课程难度因素的量化方法  43-44
  三、数学习题与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  44-49
    (一) 数学题与数学课程  44-45
    (二) 数学题的综合难度模型  45-49
  四、数学课程难度的比较方法  49-52
第五章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  52-75
  一、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内容难度的比较  52-57
    (一) 课程广度  54-55
    (二) 课程深度  55
    (三) 课程难度系数  55-57
  二、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中习题难度的比较  57-72
    (一) 中日两国数学教材中几何题难度的比较  57-64
    (二) 中日两国中考试题中几何题难度的比较  64-72
  三、本章小结  72-75
第六章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差异的影响  75-84
  一、中日两国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75-77
  二、中日两国初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77-79
    (一) 数学推理能力的测试结果  77-78
    (二) 关于几何证明理解度的测试结果  78-79
  三、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差异的影响分析  79-84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84-91
  一、主要结论  84-85
    (一)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结果  84-85
    (二)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差异的影响结果  85
  二、几点思考  85-91
    (一)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难度的思考  85-87
    (二) 关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思考  87-88
    (三)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思考  88-89
    (四) 关于课程难度模型的思考  89-91
参考文献  91-94
附录1: 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的知识点  94-100
附录2: 空间想象能力测试题  100-108
附录3: 数学推理能力测试题  108-113
后记  113-11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14

相似论文

  1. 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G633.6
  2. 中学生算法理解水平和课程难度的研究,G633.6
  3. 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G712
  4. 中职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与立体几何教学实验研究,G633.6
  5. 中日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比较研究,J60-4
  6. 行政法视野下的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研究,D931.3
  7. 几何画板对初中学生几何动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探索,G633.6
  8. 日本经验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中国农业环境保护,F323.22
  9. “国意”与“汉意”,I313.06
  10. 中职数学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研究,G633.6
  11. 高中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障碍分析及教学研究,G633.6
  12. 中国新加坡两国高中微积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G633.6
  13. “以”字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运用,I313
  14. 电子废弃物领域管理体系的中日比较研究,F713.2
  15. 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G631
  16. 新旧课程“立体几何”部分比较研究,G633.6
  17. 中日两国货币升值对股市影响的对比研究,F831.51;F224
  18. 中学几何课程教学目标比较研究,G633.6
  19. 中日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G623.31
  20. 中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G633.55
  21. 高中化学新课标下教科书中必修理论知识难度的比较分析,G633.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