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相行为研究

作 者: 周永晟
导 师: 安学勤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 食品级表面活性剂 临界微乳液浓度(cμc) 浊点 相行为 甲基橙(MO) 紫外-可见光谱
分类号: O648.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6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自行设计了用于测定混合流体密度和组成的微型注射器,用于研究超临界流体相行为的可变体积可视相态釜,用于溶剂化显色探针溶解性质及化学反应的高压在线紫外检测池。搭建了较为完备的,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目的的相态研究装置,以及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紫外在线检测装置。 本文采用食品级表面活性剂2-(2-乙基已基)磺基琥珀酸钠(Aerosol-OT,AOT)和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形成稳定的scCO2/H2O/AOT/C2H5OH反相微乳体系。采用测定体系浊点压力的方法(浊点法)考察了该四元微乳液体系的密度、温度、醇浓度、水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浊点压力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了该微乳体系在较宽范围内(10~45℃,6~23MPa)的相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体系的密度可以降低浊点温度,增加水在体系中的溶解度;浊点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在不同的水含量下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与之对应的是体系中占主导的微结构也随之变化。较高水含量和较低温度的情况下,微乳液结构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较低水含量和较高温度的情况下,水更倾向于溶解在超临界流体连续相中。乙醇作为助溶剂增加AOT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同时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直接参与微乳液池的构建以及对体系的微结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乙醇浓度下,体系对水的增溶作用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机理。本文首次利用浊点压强的突变测定了一定条件下scCO2/乙醇/水/AOT微乳体系的临界微乳液浓度(cμc)。临界微乳液浓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但随着体系中水含量和乙醇浓度的增大都略有增大。在临界微乳液浓度附近,浊点压强的突变随着体系水含量的增大而变得更加的明显,而浊点现象也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这与低温易于形成微乳液滴和高含水量的体系容易吸收更多的表面活性剂构成相界面的事实一致。通过中等极性的溶剂化显色探针甲基橙(MO)在该微乳液体系的紫外吸收变化,探索了水含量、醇浓度变化对体系微环境的影响,同时由MO吸光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临界微乳液浓度,该数值与浊点法得到的数值相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前言  8-49
  1.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及性质  8-11
    1.1.1 临界流体的概念  8-9
    1.1.2 超临界流体特性  9-11
  1.2 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1-15
    1.2.1 二氧化碳的电子结构  11-12
    1.2.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2
    1.2.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2-14
    1.2.4 二氧化碳的优点、局限性及克服局限性的方法  14-15
  1.3 表面活性剂,胶束及微乳液的概念及其特征  15-21
    1.3.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15-16
    1.3.2 胶束的概念  16-18
    1.3.3 微乳液概述  18-21
  1.4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设计依据  21-23
  1.5 超临界CO_2微乳液R理论以及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23-26
    1.5.1 超临界CO_2反相胶束和反相微乳液  23-24
    1.5.2 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CO_2中形成微乳液的R理论  24-25
    1.5.3 助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25-26
  1.6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研究  26-33
    1.6.1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26-30
    1.6.2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相态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  30-33
  1.7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应用  33-44
    1.7.1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4-38
    1.7.2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萃取方面的应用  38-40
    1.7.3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合成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40-43
    1.7.4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清洗处理中的应用  43-44
    1.7.5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在电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44
  1.8 结语  44-45
  1.9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创新之处  45-49
第二章 实验部分  49-64
  2.1 实验仪器  49-55
    2.1.1 CO_2进气系统  49-50
    2.1.2 超临界流体的相行为研究装置  50-52
    2.1.3 高压紫外在线检测分光光度计  52-54
    2.1.4 其他附属仪器  54-55
  2.2 实验方法  55-64
    2.2.1 微型进样器容积的标定  55-56
    2.2.2 相态釜容积的标定  56
    2.2.3 高压在线检测池容积的标定  56-57
    2.2.4 AOT乙醇溶液的配制  57
    2.2.5 甲基橙乙醇溶液的配制  57
    2.2.6 超临界CO_2/乙醇混合流体组成及密度测定  57-59
    2.2.7 scCO_2/乙醇/水/AOT四元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59-62
    2.2.8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62-64
第三章 scCO_2/乙醇/水/AOT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64-78
  3.1 引言  64
  3.2 实验部分  64-65
    3.2.1 试剂及实验装置  64-65
    3.2.2 实验方法  65
  3.3 结果与讨论  65-78
    3.3.1 温度对浊点密度的影响  65-67
    3.3.2 温度对浊点压力的影响  67-71
    3.3.3 水含量对浊点压力的影响  71-72
    3.3.4 助剂浓度对浊点压力的影响  72-73
    3.3.5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浊点压力的影响及临界微乳液浓度  73-76
    3.3.6 不同乙醇浓度对临界微乳液浓度的影响  76-78
第四章 scCO_2/乙醇/水/AOT微乳液体系的紫外光谱研究  78-84
  4.1 引言  78
  4.2 实验部分  78-79
    4.2.1 试剂及实验仪器  78-79
    4.2.2 实验方法  79
  4.3 结果与讨论  79-84
    4.3.1 不同组成超临界流体的甲基橙的紫外光谱比较  79-80
    4.3.2 不同乙醇浓度对甲基橙吸收光谱的影响  80-81
    4.3.3 紫外光谱法测定临界微乳液浓度  81-84
第五章 结论  84-86
参考文献  86-97
附录  97-109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9-110
致谢  110

相似论文

  1.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703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红葡萄酒中金属离子,TS262.6
  3. 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质研究,O647.2
  4. 浊点萃取在重金属离子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X830.2
  5. 双氰乙基偶氮染料的合成、表征、量化计算及吸收光谱研究,TQ613.1
  6. 磁场对复合乳化剂/苯胺微乳液聚合体系相行为及其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TQ316.334
  7. 咔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O621.25
  8. 双氯芬酸钠药动学与其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96
  9. 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在色谱及其相关应用中的研究,O621.25
  10. 偶氮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及紫外—可见光谱研究,O621.3
  11.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Cr、Cu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O657.31
  12. 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几种药物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R96
  13. 几种抗菌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R96
  14. 室温下两相界面法制备量子点及其表征,Q503
  15. 微型化液液萃取技术在环境水样中痕量污染物分析的应用,X832
  16. 甘氨酸与亚铁离子间的配位反应研究,O621.25
  17. 苯甲醇在溶有离子液体的超临界CO_2中的电化学氧化,O625.34
  18.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系统全相图、流变性质以及在萃取中的应用,O647.2
  19. 离子液体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导电性及相关过程相行为的研究,O621.2
  20. 聚合物三元共混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O631.3
  21. 浊点萃取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研究,TS272.7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 > 粗分散体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