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走出道德困境

作 者: 李彬
导 师: 李培超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改革开放 道德困境 道德建设 个体道德
分类号: B82-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2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常规现象。道德困境在道德意识层面指的是道德认识的模糊、道德评价的混乱;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不统一和道德行为缺乏动力。道德困境在整体上表现为某种道德的无序状态和道德建设的困难状态,其中既包含阻碍道德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也有新的道德因素生成的萌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体制领域的重大变革,以及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不仅给经济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而且由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从而从整体上而言对于社会道德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道德作为利益关系在价值观上的反映,是这种调整的结果。人们所提出的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道德爬坡”、“道德滑坡”抑或“道德代价”等的论说是道德价值观在理论上的表现;理论上的争论是道德观念方面存有分歧的高级形式,最终反映出来的是个体的道德困惑和在此背景下的道德建设的困境。这个困境主要表现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义与利的冲突和公与私的纠葛。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是一种经济选择,也是一种政治选择,更是一种道德选择,正如道德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规范和要求一样,走出道德困境不是道德本身所能够完成的。道德的样态只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交往生活的价值观反映,因此,同样基于发展着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他律的形式确定合理和合乎道德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形成某种自我完善、关爱他人的精神自律追求。 政治体制改革改变的是权力—权力关系,根本是利益关系,由于政治与道德的内在关联,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有其道德上的诉求;而政治体制改革所造成的政治民主化、开放化和社会化效果必然成为推动道德进步的动力。就我国来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或主导力量是政府;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它以和平方式进行,以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目的。因此,政治改革不仅涵有改革发动者的道德理想,而且必然顾及人民群众、被管理者、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3
引论  13-40
第一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  40-88
  第一节 社会转型:道德变迁和道德建设研究的背景  40-59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  40-45
    二、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容和特点  45-52
    三、社会转型与伦理道德变化  52-59
  第二节 道德困境—一种道德的存在境遇  59-79
    一、什么是道德困境?  60-72
    二、道德困境原因的伦理分析  72-79
  第三节 走出道德困境—关于道德趋于完善的界说  79-88
    一、一种道德发展规律的启示  80-82
    二、走出道德困境之制度选择  82-85
    三、走出道德困境之道德努力  85-88
第二章 经济转轨下的功利与伦理平衡  88-141
  第一节 经济转轨背景下的道德话语转换  88-103
    一、对经济与道德关系的整体认识  89-94
    二、个人利益和个体道德的关系问题  94-96
    三、制度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96-103
  第二节 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道德难题  103-119
    一、公平问题引发的价值观混乱  103-110
    二、义与利的冲突  110-115
    三、公与私的纠葛  115-119
  第三节 走出道德困境:夯实道德建设的利益基础  119-141
    一、制度公正的完善  121-126
    二、利益边界的相对明晰  126-129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平衡  129-141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与道德进步  141-191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道德擅变的内在关联  141-158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道德向度  142-150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道德合法性诉求: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150-156
    三、政治改革的道德效果:民主的制度选择  156-158
  第二节 政治正义与个体道德的矛盾  158-177
    一、政治正义的空前确立  158-162
    二、制度正义与官员个体道德的不对称性  162-172
    三、政治参与的个体道德障碍  172-177
  第三节 走出道德困境:道德进步与政治社会的良性互动  177-191
    一、国家/政府的道德先导  177-180
    二、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政治社会化进程  180-182
    三、建立正确的政治与道德相互作用机制  182-184
    四、重建政治信仰  184-191
第四章 文化整合对道德建设的意义  191-235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擅变  191-198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文化与道德关系  192-194
    二、当代中国文化擅变的具体内容  194-197
    三、当代中国文化擅变的价值尺度  197-198
  第二节 文化繁荣背后的道德困境  198-211
    一、意义世界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张力  199-207
    二、语言的误读和迷信  207-211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道德建设  211-235
    一、建构文化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212-219
    二、文化整合和道德认同  219-235
第五章 生活方式转变与个体道德建构  235-297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方式变化  235-249
    一、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的分化  236-239
    二、生活中的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张扬  239-246
    三、科学技术引领下的个体生活  246-249
  第二节 生活方式转换带来的道德困惑  249-279
    一、生活方式转换与道德变化  250-258
    二、交往空间拓展后的个体道德困惑  258-269
    三、两个特殊交往领域的道德困境:以两性关系交往和网络交往为例  269-279
  第三节 生活世界的回归与个体道德的完善  279-297
    一、“做人”优先:个体道德建构的起点选择  279-285
    二、合理生存和合意义生活的统一:个体道德建构的生活基础  285-290
    三、交往中人生意义的开掘:个体道德建构的社会机制  290-297
结语  297-301
参考文献  301-312
附录  312-313
后记  313-314
原创性声明  314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3.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4. 关于当前新闻传媒道德的几点思考,B82-05
  5.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6.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C912.82
  7.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8.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9.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630.3
  10.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11.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2. 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B018
  13. 经济社会转型期企业信用问题研究,F279.2
  14. 我国当代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建设研究,B82-05
  15. 大学生网络游戏的道德思考,G899
  16.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17.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25
  18.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控与解决机制,D631.4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回顾与思考,G633.3
  20.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初探,D625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