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归和当归补血汤指纹图谱及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

作 者: 王亚丽
导 师: 梁逸曾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中药指纹图谱 联用色谱 当归 当归补血汤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分类号: R28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中药(包括中药单味药与中药复方制剂)整体性的化学表征。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提出使得中药(材)的研究方法和质量分析手段也由针对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活性成分(指标成分)的分析,发展成为对整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本论文根据当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联用色谱仪器,结合能有效利用色谱和光谱/质谱信息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对中药及其生物样品等复杂体系的定性定量分析。论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当归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用于当归化学成分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分析;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其单味药的化学组分归属分析;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其单味药治疗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 一、用GC-MS和HPLC-DAD-MS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对当归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第二章、第三章)。并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重叠组分进行分辨以获取每个组分的纯色谱和纯光谱,从而提高了组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用HPLC-DAD-MS联用仪器对当归的醇提化学成分进行色谱指纹图谱分析。通过解析化合物在APCI-MS和ESI-MS不同电离模式下的质谱行为,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被测物质的分子离子峰,从而确定其分子量。结合紫外光谱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实现了当归中部分苯酞类物质的初步定性分析。并为当归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归中化学成分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第四章)。结合HPLC-DAD-MS联用仪器和化学计量学方法,首次提出利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通过对当归及灌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19
第二章 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19-31
  2.1 理论  20
  2.2 实验  20-22
    2.2.1 样品来源  21
    2.2.2 仪器与试剂  21
    2.2.3 测定条件  21-22
    2.2.4 挥发油提取  22
    2.2.5 数据处理  22
  2.3 结果与讨论  22-30
    2.3.1 生长过程中当归挥发油的指纹图谱  22-23
    2.3.2 当归挥发油的定性分析与色谱分辨  23-27
    2.3.3 当归挥发油的定量分析  27-30
  2.4 结论  30-31
第三章 HPLC-MS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当归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31-48
  3.1 实验  32-33
    3.1.1 药材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3
    3.1.2 仪器与试剂  33
    3.1.3 测定条件  33
  3.2 结果与讨论  33-45
    3.2.1 当归的HPLC-DAD-MS指纹图谱分析  34-38
    3.2.2 化合物在不同电离模式下的离子化行为  38-40
    3.2.3 定性分析  40-45
  3.3 结论  45-48
第四章 HPLC-MS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当归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研究  48-70
  4.1 理论  51-52
  4.2 实验  52-53
    4.2.1 仪器与试剂  52
    4.2.2 当归药材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53
    4.2.3 血液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53
    4.2.4 测定条件  53
  4.3 结果与讨论  53-69
    4.3.1 当归和血液样品的LC-DAD-MS指纹图谱研究  53-57
    4.3.2 血液样品中吸收和代谢的活性成分分析  57-61
    4.3.3 多组分光谱相关色谱用于当归与血液样品重叠色谱峰簇的比较分析  61-67
    4.3.4 定性分析  67-68
    4.3.5 药物活性成分的相对吸收率评价  68-69
  4.4 结论  69-70
第五章 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组分的变化及归属分析(一)  70-79
  5.1 理论  71-72
  5.2 实验  72-73
    5.2.1 仪器与试剂  73
    5.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3
    5.2.3 色谱检测条件  73
  5.3 结果与讨论  73-74
  5.4 结论  74-79
第六章 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组分的变化及归属分析(二)  79-90
  6.1 理论  80
  6.2 实验  80-81
    6.2.1 仪器与试剂  80
    6.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80
    6.2.3 提取溶剂的选择  80-81
    6.2.4 流动相的选择  81
    6.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1
    6.2.6 色谱检测条件  81
    6.2.7 数据处理  81
  6.3 结果与讨论  81-89
    6.3.1 单味药与复方的分离分析  82-83
    6.3.2 多组分光谱相关色谱比较分析  83-89
  6.4 结论  89-90
第七章 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  90-106
  7.1 实验  91-94
    7.1.1 中药口服液制备  92
    7.1.2 中药口服液色谱条件  92-93
    7.1.3 实验动物及模型  93
    7.1.4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93
    7.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93-94
  7.2 B超声像实验结果  94-101
  7.3 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的色谱指纹图谱及比较  101-105
  7.4 结论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21
致谢  121-12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22-123

相似论文

  1.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2.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3. 当归多糖抑制IDA大鼠hepcidin表达的研究及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R285.5
  4. APIC在大鼠体内两种不同吸收途径及其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研究,R965
  5. 当归水煎液对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体内药动学影响,R96
  6. 当归提取物及佛手柑内酯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体外细胞转运的影响,R285
  7. 当归的分离纯化及鱼腥草注射液的定性定量分析,R284
  8. 药对干姜—高良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中药丹参指纹图谱研究,R284
  9. 当归补血汤干预化疗贫血小鼠的实验研究,R285.5
  10. 施肥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67.239
  11. 中药加味四逆散对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12. 当归多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细胞外基质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R285.5
  13. 黄药子及配伍当归对大鼠肝脏grp78、bad基因表达的影响,R285.5
  14. 当归含药血清对H_2O_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细胞活性影响,R285
  15. 当归多糖在合成当归多糖铁复合物前后的结构比较,R284.1
  16. 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的研究,R284
  17.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R284
  18. 当归龙荟片质量控制方法与药物动力学研究,R286
  19. 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R259
  20. 当归反季育苗及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S567.239
  21. 当归开花结实习性及种子营养物质积累动态研究,S567.23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