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渗多孔介质中气藏及凝析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作 者: 姜贻伟
导 师: 颜其彬
学 校: 西南石油学院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气藏 凝析气藏 低渗 衰竭开发 临界流动饱和度 相渗曲线 束缚水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凝析气田已在我国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开发已受到石油工业界的重视。凝析气田是一类极为特殊而复杂的气田;一方面由于能同时采出天然气和凝析油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的降低会出现反凝析的现象,从而影响气藏的最终采收率。 凝析气藏主要有衰竭或循环注气两种开发方式:注气开发对地质条件以及资金投入要求较高在我国仅有少数气田采用该方式:虽然采用衰竭开发方式大量的液态烃由于反凝析而损失在地层中,但是由于其低的投资费用、对地质认识程度要求不高,该方式在我国仍然是主要开发方式。本文结合中原桥口气藏PVT筒CVD实验和岩心衰竭实验,对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机理以及影响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超声波装置测试了凝析油在多孔介质中的临界流动饱和度、凝析气衰竭过程中凝析油饱和度以及凝析油气在多孔介质中的真实相渗曲线;借助CMG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研究表明,岩心衰竭实验比PVT筒中凝析油、气采收率高;相渗曲线对凝析气藏的采收率影响较大;低凝析油含量体系在低渗岩心中凝析油析出后再蒸发困难。 气藏及凝析气藏中,束缚水含量对气藏储量计算、流体渗流有重要影响。国内关于此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桥口气藏实际井岩心,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气驱实验法综合分析低渗致密气藏可动水(桥白气藏),解释了原始含水饱和度比束缚水低而地层仍然出水的原因。研究表明,压力对束缚水量影响较大,在低压下渗透率高的岩心束缚水含量越低,而在高压下情况刚好相反;气驱水动态实验表明岩心束缚水不是一个定值,存在速度敏感性,随气流速度增大束缚水饱和度反而下降;在实际生产中该现象导致一些致密气藏随开发进行渗透率改善、产量上升。核磁共振测试束缚水比离心法测试值偏大;核磁孔隙度均略小于常规孔隙度;核磁孔隙度大的,其可动流体饱和度反而要低。建议对低渗透气田储层质量好差或开发潜力高低评价应综合考虑可动流体因素。

全文目录


1.国内外发展现状  7-24
  1.1 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体系相态特征  8-11
  1.2 凝析气藏衰竭机理  11-22
  1.3 气藏可动水研究  22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22-24
2 凝析气藏衰竭机理实验研究  24-48
  2.1 PVT筒中相态测试  24-33
    2.1.1 实验流程  24-25
    2.1.2 流体PVT分析  25-33
  2.2 多孔介质中凝析气衰竭过程凝析油饱和度及临界流动饱和度测试  33-45
    2.2.1 岩心样品  33
    2.2.2 长岩心排列方式  33-34
    2.2.3 地层水  34
    2.2.4 多孔介质中凝析油饱和度及临界流动饱和度测试  34-45
  2.3 多孔介质中凝析气衰竭过程凝析油采收率测试  45-48
3 凝析油气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48-57
  3.1 相渗曲线的影响因素  48-50
  3.2 常规油气相渗曲线测试  50-52
    3.2.1 实验准备  50-51
    3.2.2 测定方法及结果  51-52
  3.3 平衡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  52-55
    3.3.1 实验测试方法  52-53
    3.3.2 平衡凝析油气样配置  53-54
    3.3.3 测试数据处理及结果  54-55
  3.4 常规相渗与平衡相渗差别分析  55-57
4 衰竭实验模拟研究  57-61
  4.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57-58
    4.1.1 网格模型模型建立  57
    4.1.2 流体性质  57-58
    4.1.3 岩石流体物理性质  58
    4.1.4 初始条件、约束条件  58
  4.2 相态模拟  58-59
  4.3 常规与平衡凝桥油气相渗曲线对采收率影响实验模拟  59-61
    4.3.1 数值模拟结果  59-60
    4.3.2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0-61
5 气藏可动水研究  61-90
  5.1 研究方法  61
  5.2 离心法测定毛管压力  61-70
    5.2.1 测试方法  61-63
    5.2.2 测试结果分析  63-70
  5.3 核磁共振法测动水  70-78
    5.3.1 测试原理  70-73
    5.3.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73-75
    5.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75-78
  5.4 气驱水动态法测束缚水  78-85
    5.4.1 实验原理  78
    5.4.2 实验方法与流程  78-79
    5.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79-85
  5.5 测井法确定原始含水饱和度  85-87
  5.6 可动水研究认识  87-90
6 结论及建议  90-91
  6.1 凝析油气渗流机理研究  90
  6.2 司动水研究  90-91
致谢  91-92
参考文献  92-94

相似论文

  1. 军曹鱼与红鳍笛鲷精液超低温保存及冷冻损伤研究,S961.2
  2.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3. 低渗煤层气储层压裂参数优化研究,P618.13
  4. 白豹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P631.84
  5. 苏码头蓬Ⅲ气藏难动用区块开发,P618.13
  6.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实验研究,P618.13
  7. 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S917.4
  8. 磨溪嘉二气藏气井不稳定产能评价研究,TE328
  9. 清洁氮气泡沫压裂液研究与应用,TE357
  10. 涠洲油田低孔低渗储层钻井液及完井液技术研究,TE257.6
  11. 欢北杜家台低渗油藏注水技术研究,TE357.6
  12. 长岭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TE357
  13. 水平气井稳产能力及优化设计研究,TE328
  14. 不同品种及部位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研究,S572
  15. 靖边气田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研究,TE328
  16. 牛庄油田牛25-C沙三低渗油藏有效注水开发效果评价,TE357.6
  17. 带油环的底水凝析气藏开发机理研究,P618.13
  18. 复杂砂泥岩储层薄膜束缚水饱和度研究,P618.13
  19. 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TE357.4
  20. 新疆油区低渗透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估研究,TE357.7
  21. 红岗浅层气藏地质及开发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