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

作 者: 蒋向艳
导 师: 朱静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程抱一 中国古典诗歌 结构分析 译介 中西文化 第三元 自觉探寻
分类号: I0-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8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法籍华裔学者、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Francois Cheng)在诗歌、小说、诗论、画论、诗歌译介等领域创作了语言精美、富于创造性的著作和译著,为中西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作品值得研究者认真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以程抱一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所作的工作,包括他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结构的研究和对中国古诗的译介为分析和考察对象,探析程抱一在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为中西文化交流事业所作的独特贡献。本论文通过对程抱一在该领域论著和译著的评析,得出下列结论: 程抱一中国诗研究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源自西方的方法论的运用。这些源自西方的方法论包括普通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首先,程抱一在他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古诗研究论著中运用了普通语言学理论。他运用了普通语言学开创者索绪尔关于具体的整体语言和抽象的整体语言之分的学说,将中国诗视为由整个汉语言体系生发出来的一种具体语言,又将书法、绘画、神话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视为由中国诗语言生发出来的不同的具体语言。根据程抱一的论述,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语言既从诗语言这个母体中生发出来,又在各个方面丰富了诗语言;它们之间是相互启发、相互丰富的关系,其共同点在于它们本质上都体现了汉语言的整体体系。这就使程抱一以普通语言学理论厘清了各种中国古典文艺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它们有机地联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各种中国文艺形式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程抱一的中国古诗研究对普通语言学的运用,还表现在发挥了雅各布森关于相似和相关的理论:程抱一将中国古诗语言视为一系列义符的串连,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将中国古诗中富含的隐喻形象视为按“相似”原则产生,以诗中一个个隐喻形象的连接视为按“相关”的原则产生;认为中国诗中的名词语汇通过选择而产生,对应于“相似”原则,而名词语汇的连接则通过动词来实现,这些动词对应于雅各布森所说的“相关”原则。程抱一的这种分析同时也是对拉康的“能指连环”理论的发挥。程抱一以此新理论观照中国古典诗歌,既是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验证了他们的理论,又由于这种新理论的观照,对中国古典诗歌作出了崭新的阐释,富有创见性。 程抱一研究中国古诗语言运用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他所运用的拉康和雅各布森的理论分别在精神分析学和语言学两个领域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精神。程抱一将表意文字汉字的整体视为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内部存在着一些具体规则,可视为大自然与人类社会构成元素的一个象征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部,各种构成部分不停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做循环运动。程抱一将中国诗视为整套汉字符号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中国古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引言  8-33
  第一节 三元论的提出  8-15
  第二节 程抱一生平与创作简介  15-20
  第三节 国内程抱一研究综述  20-33
第一章 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探寻的开端——程抱一的《春江花月夜》研究评述  33-54
第二章 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探寻的继续——程抱一的《中国诗语言研究》评述  54-107
  第一节 论点的提出和方法论的确定:《中国诗语言研究》“引言”评析  56-66
  第二节 词汇和句法层面:中国诗语言的表层结构解析(一)  66-74
  第三节 形式层面:中国诗语言的表层结构解析(二)  74-82
  第四节 意象层面:中国诗语言的深层结构解析  82-89
  第五节 隐喻的真实:中国诗意象分析  89-99
  第六节 从《春江花月夜》分析到《中国诗语言研究》  99-107
第三章 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再探寻——程抱一的唐诗译介  107-165
  第一节 “再创作”的唐诗译介  109-127
  第二节 程译与19世纪唐诗法译本的比较  127-141
  第三节 程译与乔治特·雅热唐诗译的比较  141-151
  第四节 程译与许渊冲唐诗法译的比较  151-159
  第五节 文化身份之于程译的独特性  159-165
结语  165-179
参考文献  179-182
后记  182-183
论文独创性声明  183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83

相似论文

  1.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2.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3. 计及成形因素预测汽车钢圈多轴疲劳寿命的研究,TG386
  4. 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I046
  5. 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汉译本比较研究,I046
  6. 喷丝头结构分析及其自动加工方法研究,TQ340.5
  7.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H315.9
  8. 论翻译的不确定性,H059
  9. 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I712.072
  10. 从译介学角度试析《正义的谋杀者》—分析阿尔伯特·埃伦施泰因对《水浒传》的编译,H33
  11.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策略的研究,H315.9
  12. 异形拱桥拱圈参数与局部应力分析,U441.5
  13. 概念整合理论视阙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I046
  14. 主述位理论观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H315.9
  15. 十九世纪外销通草水彩画的题材和材料之研究,J215
  16.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H059
  17. 意识形态因素对《牛虻》在中国译介的影响研究,H059
  18. 乔治·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I561
  19. 骆驼蓬种子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S567.239
  20. 罗布麻叶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以及与半乳凝集素的相互作用,S567.239
  21. 低分子量黄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S567.23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的方法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