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亚发展观研究

作 者: 何爱国
导 师: 盛邦和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关键词: 现代化 发展 现代化理论 发展理论 东亚发展观:中国发展观
分类号: K0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0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5
英文摘要  15-21
导论  21-47
第一编 通论  47-132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47-95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47-59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59-64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64-85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85-95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95-132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95-103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103-122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122-132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132-366
  编绪  132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132-149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132-138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138-149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149-195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149-169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169-195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195-211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195-201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201-211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211-223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211-216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216-223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223-255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223-233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233-235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235-255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255-272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255-260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260-268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268-272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272-284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272-277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277-279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279-284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284-303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284-291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291-294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294-303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303-321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303-306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306-310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310-316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316-321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321-364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321-326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326-339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339-364
  编结  364-366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366-454
  编绪  366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366-384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366-369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369-373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373-377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377-384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384-401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384-396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396-401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401-415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401-404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404-409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409-415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415-452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415-426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426-437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437-443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443-452
  编结  452-454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454-535
  编绪  454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454-465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454-457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457-460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460-465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465-474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465-467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467-470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470-474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474-480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474-476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476-480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480-490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480-482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482-483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483-490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490-519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490-495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495-497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497-498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498-510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510-512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512-519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519-534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519-522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522-530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530-534
  编结  534-535
结论  535-552
参考文献  552-566
后记  566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5.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6.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7.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9.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10.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1.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2.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3.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4.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5.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6.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9.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20.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1.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世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