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省级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与应用研究

作 者: 段志刚
导 师: 岳超源;冯珊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系统工程
关键词: 中国省级区域 双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经济增长 结构变化 能源环境 水资源调配 宏观经济影响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966次
引 用: 2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逐步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转变成开放的市场经济,这意味着市场力量正逐渐成为决定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市场的传递机制将比以往更加灵敏。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内部各地区在市场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市场力量在地区间所起得作用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选择的发展战略也不尽一致。以上对于政策分析人员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困难。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模拟市场经济经济运行,同时又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宏观经济模型,以辅助他们从更具体的行政区划角度,分析各种经济发展和政策措施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 为了适应上述需求,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 CGE 模型基础上,建立用于我国省级区域经济与政策分析的双区域递推动态可计算性一般均衡模型(Provincial Dual Region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Model, 此后简称 PDRCGE),并运用此模型分析地区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及其能源环境效应,以及跨地区资源调配的宏观影响等问题。 全文共 7 章,除去第一章的绪论及第二章 CGE 综述外,其余部分概分为 CGE建模和仿真应用二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中首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并就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增长质量问题进行阐述,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内容及采取的技术路线。第二章 CGE 综述中先回顾一般均衡理论及 CGE 求解算法的发展历史;随后主要就 90 年代以来,在国际上涌现出的比较有影响的 CGE模型进行分类综述,最后还就应用在中国的各种 CGE 模型加以总结。 在建模部分,首先介绍 CGE 的建模原理,随后详细描述本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CGE 模型——PDRCGE 的构造及特色。鉴于中国逐步转入市场经济体系,PDRCG摒弃了以往中国 CGE 模型中关于转轨经济的描述,采用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新古典范式。总体而言,PDRCGE 包含 2 个内生区域,36 个部门,6 类居民和 4 种生产要素;此外,还包含了 3 种能源和 6 种污染物。为了反映国内地区间广泛存在的商品贸易,模型将地区贸易分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同时,模型还刻画了地区间及部门间的劳动要素流动;针对我国目前省级区域财政收入和支出实际状况,模型采用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二级税收征收与支出体系加以划分。这些省级区域经济特性的体现,使 I<WP=5>得 PDRCGE 在模型构造上与以往建立的中国 CGE 模型均有所区别。 在建模部分中还讨论了模型的数据基础——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Matrix, SAM)的基本原理及二区域 SAM 构建的详细过程,其中包括平衡 SAM 时经常运用的 RAS 方法和最小交互熵技术;最后,该部分还探讨了利用 GAMS 软件求解模型的实现过程,以及求解模型的 MILES 求解器的算法原理。 在模型的应用中,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和相应的国内其他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二组经济分析。首先分析的是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问题,研究目的是总体把握地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及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因为这常是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及政策制定的最根本依据。模型模拟了由未来地区人口变动、技术进步、居民消费变动、中间投入结构变化、外来需求变动、政府政策性影响因素,引发的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及能源环境所产生的效应。模拟结果显示,结构变化倾向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地区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增加的同时,却可能造成居民间,尤其是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加大;另外,结构变化虽将改善北京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但却使国内其他地区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应当对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公平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同时,中国在无法避免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造成的能源环境问题时,应更多地发挥技术效应解决未来面临的能源环境挑战。 模型的另一个应用是评价地区间的资源调配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该研究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对北京市的影响为背景。考虑到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及市场商品的双重属性,在该应用研究中,首先描述了水资源的配置及价格中存在的扭曲。随后解释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至 CGE 模型中对 PDRCGE 所作的修改,并就如何以水资源影子价格作为均衡价格,嵌入到水资源 SAM 中进行讨论。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际调水量,模拟实现的情景分析表明,从长远看,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对于保持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地区环境生态的脆弱性将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最后进行全篇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中模型完善的若干领域。

全文目录


摘 要  4-6
Abstract  6-14
1 绪 论  14-26
  1.1 研究背景  14-23
  1.2 问题的提出  23-24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24-25
  1.4 全文安排  25-26
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综述  26-44
  2.1 GE 和 CGE 发展的历史沿革  26-31
  2.2 CGE 在国外的应用  31-36
  2.3 CGE 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36-42
  2.4 关于 CGE 模型的争议  42-43
  2.5 本章小结  43-44
3 中国省级区域 CGE 模型  44-87
  3.1 CGE 建模原理  44-50
  3.2 CGE 模型的基本函数及其对偶函数形式  50-54
  3.3 PDRCGE 模型基本结构  54-60
  3.4 模型方程描述  60-86
  3.5 本章小结  86-87
4 模型数据及模型求解实现  87-105
  4.1 SAM 在 CGE 模型中的作用  87-88
  4.2 SAM 原理  88-91
  4.3 PDRCGE 模型 SAM 的编制  91-97
  4.4 SAM 中的数据调平处理  97-100
  4.5 模型参数标定  100
  4.6 GAMS/MILES 的求解原理  100-102
  4.7 CGE 模型的计算机实现过程  102-103
  4.8 本章小结  103-105
5 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环境能源效应  105-122
  5.1 结构演进规律  105-107
  5.2 结构变化与能源环境效应  107
  5.3 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107-108
  5.4 地区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108-110
  5.5 情景设计  110-111
  5.6 模拟结果分析  111-118
  5.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118-121
  5.8 本章小结  121-122
6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22-133
  6.1 背景概述  122-124
  6.2 水资源稀缺对经济环境系统的影响  124-125
  6.3 嵌入水资源的 CGE 模型及 SAM 的修改  125-128
  6.4 模型水价的处理  128-129
  6.5 情景方案设计  129-130
  6.6 主要模拟结果及解释  130-132
  6.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132
  6.8 本章小结  132-133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133-136
  7.1 全文总结  133-134
  7.2 研究展望  134-136
致 谢  136-138
参考文献  138-151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151-153
附录 2  153-155
附录 3 部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系数  155-156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3.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4.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5.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7. 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127;F224
  8.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9.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10.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1. 对外贸易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F133.3;F224
  12.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13.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4. 广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15.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6. 进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F127;F752.6
  17.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752.68;F124
  18.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F224
  19. 转型经济背景下土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24
  20.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F124;F224
  21. 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F124;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