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作 者: 郭为
导 师: 张军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抑制 非正规金融 非国有企业 银行信贷 资金来源 金融与经济 自筹资金 金融中介机构 中国经济
分类号: F1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424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总共分为八章,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框架下,按照严格的逻辑探讨了在金融抑制下,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增长。 第一章是一个文献综述,给出了问题提出的背景。按照西方的金融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良好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背后是有效率的法律制度。但是,在中国,这两者都不存在,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够维持如此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呢? 既然要解释经济增长,那么,就必须搞清楚经济增长的原因。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根据增长的原因,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 年到 1984 年,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农村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主要是改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激励机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乡镇企业出现的市场;第二阶段是从 1984 年到 1991 年,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从农村转移到乡镇企业,从内地到沿海,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配置效率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的;第三阶段是从 1991 年到现在,经济增长通过投资来实现。第三阶段是我们要解释的重点。 这样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即,既然经济增长通过投资来实现,那么投资的来源——融资就至关重要。这是第三章的内容,通过第三章的研究,我们发现融资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对于所有的国内经济体来说,投资的最大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其次是银行信贷;2、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它们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利用外资;3、在其他资金来源与国内贷款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 4、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和融资与其对 GDP 的贡献不成比例;5、其他资金来源不明确。 在上述的五个特点中,我们发现,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来源都不清楚,同时由于非国有企业与 GDP 的贡献的明显偏离,我们怀疑非国有企业存在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这自然构成了下一章,即第四章的内容。 第四章通过回顾非国有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历史,考察了他们可能拥有的非正规融资渠道。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企业的非正规融资渠道包括:1、利用地下金融市场;2、通过“关系”的方式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3、以乡镇企业的名义注册,获得地方政府的信贷担保;4、通过国有企业获得信贷转贷,即信贷漏出;5、绕道海外注册公司,然后以外资的身份回国投资,不仅可以获得税收优惠,同时,以外资的身份更容易获得贷款。 同样的,第四章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会存在非正规融资渠道(即,非正规金融市场)?为什么主要是非国有企业利用这些渠道? 第 3 页 共 147 页 <WP=6>中文摘要 原因很明了。那就是中国的金融存在抑制。第五章简单陈述了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抑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金融市场垄断;2、不存在一个多层次的金融中介机构或市场,尤其是不存在比较完善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3、政府对利率的管制。这种抑制最明显的结果是:1、FDI 流入、储蓄剩余与资金短缺共存;2、非正规金融市场存在并无法禁止。 这样,第五章提出了最核心的问题,即,在金融抑制下,中国经济如何持续增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1、从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国有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2、非国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那么,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多大的作用? 第六章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即,从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国有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采用 30 个省市自治区 22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计量验证。我们的结论是:1、在 1978~1999 年的时间里,国有银行信贷并不是指向经济增长的,相反,它们牺牲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从而换取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可能是政治上的稳定,国有企业的缓慢改制与转型等等其他东西;银行的功能在整个期间只是维持国有企业的生产和制度结构,增长在体制外进行,并通过体制外的力量来诱导体制内的缓慢演变;2、可能存在大量的区域间的资金流动,如中西部地区所获得的银行信贷因为没有更好的项目和获利机会,从而事实上流到了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因此,省际区域内的信贷增量只是一种假象,根本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投资 。 第七章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即,非国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那么,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多大的作用?在进一步解析金融抑制后,我们通过大量的计量研究发现,非正规金融的三个表现:1、存在一个庞大的手持现金市场,在 1981~2000 年中,平均每年居民新增金融资产中,手持现金比例达到 16.8%,是股票的 5 倍,企业债券的 8.6 倍,政府债券的 1.72 倍,保险的6.79 倍;2、这个市场(在银行体外循环)最具有债券市场的性质,同时,它随时可以转化为一个信贷市场;3、这个市场(作为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代表)与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分布关系。 由此,我们认为,非正规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即使不是第一位的因素,至少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最后一章,是第八章。第八章为了维持论述的完整,对法的要素做了一个 补充性的说明,其结论是:1、外资企业是用法制经济的准则在局部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市场领地,因此它能保持自身效率;2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0
导论  10-12
1 、 问题提出的背景:一个文献综述  12-25
  1.1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性要素吗  12-16
  1.2 哪一种金融体系更好呢  16-18
  1.3 其他观点具有解释力吗  18-20
  1.4 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20-25
2 、 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动力源  25-38
  2.1 导言  25-27
  2.2 经济改革和阶段性假说的提出  27-29
  2.3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检验和说明  29-31
  2.4 三阶段和动力源的理论说明:对 TFP 变化的考察  31-35
  2.5 总结及新问题的提出  35-38
3 、 企业的投资现状和融资渠道构成  38-56
4 、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与金融抑制  56-80
  4.1 导言  56-58
  4.2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演变与对金融的规避  58-76
  4.3 总结  76-80
5 、 金融抑制、区域 FDI 流入和金融资源配置  80-106
  5.1 关于 FDI 的文献综述  80-81
  5.2 关于 FDI 流入中国的研究情况  81-82
  5.3 中国的政策和 FDI 流入  82-92
  5.4 金融体系:金融中介机构的形成及市场结构  92-95
  5.5 金融资源配置的悖论  95-96
  5.6 实证检验:为什么 FDI 会持续流入  96-100
  5.7 总结  100-106
6 、 地区间经济增长:国有银行信贷起到什么作用?  106-125
  6.1 金融中介:一个补充说明  106-107
  6.2 普遍的经济增长与金融:一个简述  107-110
  6.3 数据、模型及其回归说明  110-114
  6.4 进一步说明  114-115
  6.5 银行信贷以何种形式促进了经济增长  115-116
  6.6 相关文献证据:国有银行信贷为什么牺牲了经济增长  116-119
  6.7 总结  119-125
7 、 金融抑制:经济为什么持续增长?  125-141
  7.1 导言  125-126
  7.2 中国的金融:发展还是抑制?  126-133
  7.3 金融抑制:一个交易成本的说明  133-136
  7.4 模型的经验及说明  136-138
  7.5 总结  138-141
8 、 经济为什么持续增长:一个关于法律的补充说明  141-149
  8.1 增长的产权解释  141-144
  8.2 增长背后的因素:可能的原因  144-147
  8.3 总结  147-149
后记  149-150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招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分析,F224.32
  3.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4.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5.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6.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7. 复杂多主体银行信贷管控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F832.4
  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9. 关于企业借贷合法化的分析与建议,F832.4
  10. 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127;F224
  11.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13.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4. 对外贸易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F133.3;F224
  15.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16.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7. 广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18.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9.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752.7
  20. 进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F127;F752.6
  21.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752.68;F1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