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脂脉康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 者: 庞剑
导 师: 周学文
学 校: 辽宁中医学院
专 业: 中医基础理论
关键词: 粥样硬化 作用及其机制 高血脂 致动脉 血脂异常 实验研究 高脂血症模型 颈动脉 降低血脂 高脂饲料
分类号: R28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9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高血脂又称脂代谢紊乱或血脂异常。近年来呈低龄发病的趋势。关于血脂异常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高度重视,高脂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老年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血脂平均水平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无论城乡、南北正在迅速上升,其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已把对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研究从对冠心病单一疾病的评价发展到对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总死亡等多种健康结局的评价。西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病因复杂,治疗较为困难,目前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并不理想,即使有效,停药后血脂水平即回到用药前,并且有效的降脂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高脂血症的现代医学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相当费钱的、并有一定安全风险的任务。中药对高血脂的治疗和预防均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小,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复方制剂已迫在眉睫。寻找有效的药物防止、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重要医学课题,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家兔高脂血症模型,探讨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脂脉康对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脂脉康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并同血脂康、辛伐他汀进行比较,为脂脉康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2、通过生化、放免检测,从血管活性物质方面探讨脂脉康对内皮功能的影响。3、应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分别对颈动脉、主动脉进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检测。4、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颈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5、通过颈动脉彩超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成。6、应用BT-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观察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结果:通过喂饲高脂饲料,成功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血脂谱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ET与NO、TXB2与6-K-PGF1a平衡失调,血液粘滞度增高,纤溶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大剂量脂脉康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纠正ET与NO、TXB2与6-K-PGF1a平衡失调,免疫组化、RT-PCR显示颈动脉、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降低,同时可提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液粘滞度,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同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对比疗效相当,但无肌病(横纹肌溶解)及肝损害等临床上难以预测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脂脉康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代谢异常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恢复血管内皮功能,防止炎性细胞粘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少细胞外基质辽宁中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产生,有效的降低血脂后,血管内皮局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状况有所改善,进而稳定斑块,防止破裂,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最终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受到抑制并缓解。

全文目录


英文摘要  6-9
中文摘要  9-10
论文正文  10-42
  前言  10-11
  一、 材料和方法  11-15
    1.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  11
    1.2 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法  11-12
    1.3 药品和试剂  12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13
    1.5 颈动脉彩超检查  13
    1.6 颈动脉血栓形成测定  13
    1.7 生化和放免检测  13
    1.8 颈动脉病理变化  13
    1.9 颈动脉透射电镜变化  13
    1.10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检测(免疫组化法)  13-14
    1.1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  14-15
    1.12 统计方法  15
  二、 结果  15-29
    2.1 实验动物体重变化  15
    2.2 血脂水平的影响  15-16
      2.2.1 用药前家兔血脂水平的变化  15-16
      2.2.2 用药后家兔血脂水平的变化  16
    2.3 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16-18
      2.3.1 对ET、LPO、OX-LDL、NO、SOD的影响  16-17
      2.3.2 VCAM-1的表达  17-18
    2.4 血栓形成的影响  18-20
      2.4.1 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8-19
      2.4.2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
      2.4.3 对纤溶与抗纤溶的影响  19-20
      2.4.4 对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  20
      2.4.5 颈动脉彩超的变化  20
    2.5 颈动脉病理学变化  20-21
    2.6 颈动脉透射电镜的变化  21
    2.7 高脂血症家兔LDL-C、TC分别与vWF、NO、ET相关性分析  21-29
  三、 讨论  29-41
    1 血脂水平的变化  29
      1.1 实验动物一般状况的变化  29
      1.2 血脂水平的变化  29
    2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9-33
      2.1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  30-31
      2.2 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内皮损伤  31-32
      2.3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  32-33
    3 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与机制  33-37
      3.1 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3-34
      3.2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4-35
      3.3 对纤溶与抗纤溶的影响  35-36
      3.4 对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36-37
    4 脂脉康降血脂的中医理论研究  37-41
      4.1 中医有关“脂”的认识  37-38
      4.2 有关脂类代谢的中医理论探讨  38-39
      4.3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9-40
      4.4 补脾益气、化痰祛瘀、外柔内清治疗高脂血症  40-41
  四、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6
文献综述  46-55
个人简历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3.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验研究,G633.96
  4. 烤烟叶片物理性能参数测定技术与设备试验研究,S572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6.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7.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8.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9.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10.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11.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12.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13. 矿井回风流中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研究,TD712
  14.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15.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对病理性血管内皮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R363
  16.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17. EL antisens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R543.5
  18. 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颈动脉重塑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干预,R544.1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R544.1
  20.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21. 颈动脉多普勒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