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应用研究

作 者: 刘新喜
导 师: 唐辉明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滑坡 滑坡分类 库水位下降 渗流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 稳定性评价 限元模拟
分类号: P642.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439次
引 用: 2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峡库区是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库水位从135m上升至175m将导致一部分滑坡部分或全部被水淹没,库水位下降产生的渗流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三峡水库运营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滑坡渗流和稳定性评价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应用课题。本论文以三峡库区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库区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适应于渗流稳定性分析的滑坡分类;将渗流理论运用于滑坡裂隙岩体渗流研究中,并与Monte—Carlo方法相结合研究滑坡的裂隙特征。在全面系统地分析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工程地质分析法、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来研究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三峡库区滑坡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对滑坡发育的影响;以及地层、构造、暴雨等因素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由此建立概化的库区滑坡评价的工程地质模型。根据滑坡岩性、空间位置、裂隙特征对三峡库区滑坡进行分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滑坡渗流模型,为研究渗流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2.在库区滑坡滑动后滑体变化不大或滑坡整体滑动的情况下,运用Monte—Carlo方法对岩体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是研究滑坡裂隙几何特性重要手段,通过结构面网络图和结构面连通图来描述滑坡裂隙网络特征,由此建立基岩滑坡的渗流模型。根据结构面网络连通图确定滑体优势结构面,并由此得到裂隙网络的渗透张量。3.通过对滑坡裂隙特征的研究,建立基岩滑坡渗流三类模型:离散网络模型、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并讨论了三类模型的适应性。对于裂隙密度大、滑体面积较大时,建立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通过Monte—Carlo方法求滑坡裂隙网络的渗透张量,利用有限元求解渗流方程。并以裂隙渗流理论和变形本构关系为基础,对渗流场与应力场进行耦合分析。4.系统地将离散数学图论用于滑坡裂隙岩体的网络连通性研究,并用数值矩阵将其形象地表示出来,使裂隙系统的定性描述和几何图形表示上升到数学表示。在Wittke离散模型 的基础上,以单一裂隙立方定律为基础,建立节点流量守恒、回路压力守恒方程、条形基元水压差方程联立求解。在滑体裂隙几何特征已查明、裂隙较稀疏、滑坡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建立此模型能有效地反映滑体的渗流特性,为滑坡渗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当研究区较大且裂隙较密集时,为整个渗流区内每条裂隙所建立的模型在计算机上就难以实现,这种情况就需划分出主干裂隙网络,细小裂隙采用渗透张量法表示,建立主干裂隙网络渗流方程与块体有限元渗流方程的耦合模型,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且对于区域不大或裂隙稀疏的实际课题,直接应用本文模型将会得到理想的结果。5.对于岩体孔隙发育的情况,将裂隙作为孔隙岩块的一类边界,并通过隙壁进行水量<WP=6>交换。建立非连续介质裂隙网络模型(离散介质模型)和岩块孔隙渗流模型。所建立的双重介质水流耦合离散模型,不仅能综合地描述两类空隙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还能真实反映出裂隙系统渗透空间的各向异性、非均匀性和非连通性以及两类系统间的水量交替特征。该模型既利于理论研究、又不失真,而且利于实际运用。6.针对库区内松散堆积层滑坡分布广、三峡水库蓄水后对这一类滑坡稳定性影响大的特点,建立了松散堆积层滑坡渗流模型。编制了库水位下降滑坡渗流场与稳定性分析计算机程序,用于对红石包Ⅲ号滑坡在库水位下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红石包Ⅲ号滑坡在水库蓄水至175m水位仍处于稳定状态。2)库水位下降对滑坡产生渗流作用,渗流场受降速的影响很大,库水位下降速度增大,渗透力也增大,滑坡稳定性降低。因此,得出滑坡失稳的临界降速。红石包Ⅲ号滑坡的临界降速为0.8m/d。3)滑坡稳定性与库水位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渗流浸润线开始时比较陡,经过一段时间趋于平缓。在滑坡稳定性变化上表现为开始降幅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坡稳定性达到最低点。然后滑坡稳定性逐渐升高。 4)若库水位下降速度超过临界降速,滑坡稳定性还没有跌至最低点时,滑坡就会失稳。此时对应的库水位称临界库水位。随着降速的增大,滑坡临界库水位也随之上升,且渗透系数越小,临界库水位上升越大。红石包Ⅲ号滑坡的降速为0.8m/d时,临界库水位为155m;若降速为1m/d,临界库水位为160m。5)暴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它取决于入渗补给强度、滑坡渗透系数、给水度等。研究表明,渗透系数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呈抛物线变化规律。渗透系数越小,滑坡稳定性系数越低。渗透系数的降低会使滑坡库水位临界值上升。因此,低渗透性、强暴雨入渗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红石包Ⅲ号滑坡暴雨使滑坡稳定性降低8%左右。6)通过对库水位从175m降至165m水位时滑坡的有限元模拟表明,滑坡稳定性降低10%左右,这与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得到的结果可以相互验证。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3-23
  §1.1选题依据  1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1
    1.2.1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  13-16
    1.2.2 裂隙岩体渗流场的数值模拟  16
    1.2.3 裂隙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  16-17
    1.2.4 滑坡稳定性评价  17-21
  §1.3论文研究思路  21-23
第二章 三峡库区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分类  23-32
  §2.1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特征  23-25
    2.1.1 区域地质构造轮廓  23
    2.1.2 地层与岩性  23
    2.1.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25
  §2.2三峡库区滑坡分布特征  25-26
    2.2.1 滑坡崩塌概况  25
    2.2.2 滑坡崩塌分布规律  25-26
  §2.3地质环境因素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分析  26-28
    2.3.1 地层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  26-27
    2.3.2 构造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  27
    2.3.3 地貌环境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分析  27-28
  §2.4诱发因素对库区滑坡发育的影响  28-29
    2.4.1 库水对滑坡发育的影响  28
    2.4.2 暴雨对滑坡发育的影响  28
    2.4.3 地震对滑坡发育的影响  28-29
  §2.5三峡库区滑坡分类  29-30
  §2.6本章小结  30-32
第三章 等效连续介质基岩滑坡渗流场研究  32-49
  §3.1滑坡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32-41
    3.1.1 裂隙渗透张量确定概述  32-33
    3.1.2 滑坡裂隙渗透张量表示法  33-35
    3.1.3 结构面网络渗透率张量  35-37
    3.1.4 用Monte—Carlo方法确定裂隙渗透张量  37
    3.1.5 红石包滑坡裂隙岩体渗透张量计算  37-40
    3.1.6 滑坡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  40-41
  §3.2滑坡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41-44
    3.2.1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作用概述  41
    3.2.2 裂隙渗透张量  41-42
    3.2.3 裂隙变形刚度  42
    3.2.4 裂隙岩体变形本构关系  42-44
    3.2.5 滑坡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分析  44
  §3.3裂隙岩体水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44-48
    3.3.1 稳定渗流的有限元分析  44-46
    3.3.2 岩体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46-47
    3.3.3 单元耦合分析  47-48
  §3.4本章小结  48-49
第四章 基岩滑坡离散裂隙渗流场研究  49-62
  §4.1离散裂隙岩体渗流特征  49-56
    4.1.1 单一裂隙水力特征  49-50
    4.1.2 滑体裂隙网络离散模型  50-56
  §4.2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56-61
    4.2.1 应力作用下岩体张开度改变表示法  56-59
    4.2.2 裂隙网络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59-61
  §4.3本章小结  61-62
第五章 基岩滑坡双重介质渗流场研究  62-71
  §5.1概述  62-64
  §5.2滑坡裂隙网络渗流的双重介质模型  64-70
    5.2.1 滑坡裂隙网络水流运动方程  64-66
    5.2.2 双重介质水流方程的耦合  66-70
    5.2.3 双重介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70
  §5.3本章小结  70-71
第六章 松散堆积层滑坡渗流场研究  71-76
  §6.1松散堆积层滑坡渗流场模型  71-73
    6.1.1 堆积层滑坡渗流模型的基本假设  71-72
    6.1.2 滑坡渗流计算  72-73
  §6.2库水位下降滑坡浸润线位置的确定  73-75
    6.2.1 浸润线位置确定的理论依据  74-75
    6.2.2 浸润线计算程序  75
  §6.3本章小结  75-76
第七章 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研究  76-81
  §7.1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概述  76
  §7.2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研究  76-80
    7.2.1 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剩余推力法  76-78
    7.2.2 滑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78-80
  §7.3本章小结  80-81
第八章 工程实例  81-104
  §8.1红石包滑坡体工程地质特征  81-85
    8.1.1 地形地貌  81-82
    8.1.2 地层岩性  82-83
    8.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83-85
    8.1.4 水文地质条件  85
  §8.2红石包Ⅲ号滑坡渗流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85-102
    8.2.1 地质模型  85-87
    8.2.2 渗流计算  87-88
    8.2.3 渗流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88-94
    8.2.4 渗流作用下滑坡有限元模拟  94-102
  §8.3本章小结  102-104
第九章 结论  104-106
致谢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13

相似论文

  1.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2. 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P642.22
  3. 流固耦合下的土石坝稳定性分析研究,TV641
  4. EVOH/碳纳米管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TB383.1
  5.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TU43
  6. 非饱和土渗透数值计算及模拟公式研究,TU43
  7. 滑坡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TM76
  8. 山东省中长跑项目成绩滑坡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22.2
  9. 宁强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P694
  10. 潘集寨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方案分析研究,P642.22
  11. 略阳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典型灾害形成机理研究,P694
  12. 延安市宝塔区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P642.22
  13. 乐广高速岩溶隧道稳定性及突涌水研究,U453.61
  14. 道路改扩建边坡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措施研究,U417.1
  15. 膨胀土路堑开挖的力学响应及综合处治技术研究,U416.13
  16. 高边坡岩体材料试验及其工程应用研究,U416.14
  17. 终南山高速公路隧道洞群稳定性评价,U451
  18. 裂隙—孔隙介质细观渗流机理研究,P618.13
  19. 丁家坟滑坡失稳机制及变形预测研究,P642.22
  20. 西昌某钢铁新基地工程水文地质研究,P641
  21. 基于GIS的贵州省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多模型综合评价,P642.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滑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