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陈钢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音乐研究

作 者: 陈涛
导 师: 段学军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陈钢 王昭君 创新与突破 人文思想 艺术价值
分类号: J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是著名作曲家陈钢在其成名作《梁祝》问世几十年之后,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创作的又一部力作,被誉为《梁祝》的姊妹篇。这部作品将西方协奏曲体裁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利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进行创作,以生动细腻的音乐语言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题材进行讲述。它继承了《梁祝》抒情性、戏剧性等特点,但在感情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更深层的描写与刻画。本文从陈钢的艺术人生及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的创作过程入手,通过对《王昭君》本体的曲式结构、主题材料、多声部音乐语言、音响、动态要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深入了解该作品的人文精神及思想内涵,揭示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演进和变迁,对陈钢小提琴协奏曲发展中的创新与突破进行梳理和总结,试图通过本研究丰富和完善民族化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对具有中国风格且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此类型音乐进行创作。本文的选题与写作秉承我的导师“活的音乐”研究之理念,在理论研究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笔者曾于2009年11月专程前往上海对曲作者陈钢先生进行访谈和学习,从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获得了第一手珍贵的研究资料,对本文的写作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9
第一章 情之源——陈钢的艺术人生及《王昭君》  9-13
  第一节 寻情之路  9-10
  第二节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的创作背景  10-13
第二章 情之韵——《王昭君》的音乐表现手法  13-60
  第一节 曲式结构分析  13-20
  第二节 主题材料及发展  20-35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语言  35-47
  第四节 音响分析  47-54
  第五节 动态要素布局  54-60
第三章 情之美——《王昭君》的创新与突破  60-67
  第一节 《王昭君》较西方协奏曲之美  60-63
  第二节 《王昭君》较《梁祝》之美  63-67
结语  67-69
参考文献  69-70
后记  70

相似论文

  1.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三首唱段的和声研究,J624.1
  2.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创作研究,J622.1
  3. 论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特性及其生态艺术价值,S181
  4. 《醒世姻缘传》中的礼俗研究,I207.41
  5. 论艺术价值观的合理性,J01
  6. 当代西北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J212
  7. 宋代风俗画艺术特色初探,J209.2
  8. 论汉代服饰艺术,J523.5
  9. 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研究,J812
  10. 青歌赛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探索,J607
  11. 河南清代晋商会馆的建筑精神及社会价值研究,F729
  12. 《古诗十九首》研究,I207.22
  13. 台湾当代诗化散文研究,I207.6
  14.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重复现象研究,I565
  15. 纸上宝石—浅谈藏书票的艺术价值,G894
  16. 论“情感认同”下的景观设计价值,TU986.2
  17. 徽州古籍木刻插图艺术价值的研究与应用,J218.5
  18. 尺牍之中有文章,I561
  19. 楚文化的艺术形态研究——动物图形的艺术价值探讨,J504
  20.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三首声乐作品探析,J617.6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