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絮凝性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发酵

作 者: 王付转
导 师: 诸葛健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酒精 絮凝 絮凝基因FLO1 絮凝蛋白Flo1p 发酵强度 反复分批发酵 连续发酵
分类号: TS261.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遗传改良技术,使酿酒酵母絮凝基因FLO1在发酵性能优良的工业酿酒酵母中表达,得到絮凝重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利于在酒精发酵末期利用酵母自身的絮凝沉降能力从醪液中分离细胞,节约酒精生产的能源成本。研究内容如下:把酿酒酵母絮凝基因FLO1接入表达载体pYX212,构建重组质粒pYX-FLO并转化酿酒酵母W303-1A,得到絮凝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在质粒pYX-FLO中接入筛选标记G418抗性基因kanMX表达盒,构建重组质粒pYX-FLO-kan转化工业酿酒酵母ZWA46,得到絮凝重组工业酿酒酵母ZWA46-F2;利用絮凝重组菌ZWA46-F2进行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等生产酒精的工艺研究;以及对絮凝基因FLO1编码产物酵母胞壁蛋白Flo1p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的絮凝值达到70 %且絮凝能力传代稳定;在培养基初始pH 2.5-7.0范围内,重组菌W303-1A F4絮凝能力变化不大;重组菌W303-1A F4在细胞生长稳定期前期启动絮凝,其絮凝的启动和葡萄糖耗竭非耦联。实验结果证明可以通过启动子TPI控制絮凝基因FLO1表达的遗传操作方法获得絮凝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为基因FLO1在工业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奠定了研究基础。2.工业酿酒酵母絮凝基因工程菌Ay-F12的絮凝值达到80 %而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能。在初始pH 3.5-5.5范围内,其絮凝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对其酒精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影响。重组菌Ay-F12在细胞生长稳定期前期启动絮凝,其絮凝的启动和葡萄糖耗竭呈非耦联关系。5 L发酵罐实验表明,重组菌Ay-F12和野生菌Angel yeast的发酵过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前者较后者的发酵周期稍有延迟(6 h)。重组菌Ay-F12的酒精产量最高达到8.1 % (v/v),酒精对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其理论转化率的84.5 %。3.重组菌Ay-F12在30至40℃的温度条件下,能保持较好的酒精发酵能力。在30-50℃温度范围内,菌体细胞的絮凝能力基本一致。重组菌Ay-F12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既能保持较好的酒精发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絮凝能力。4.絮凝重组工业酿酒酵母ZWA46-F2的絮凝能力达到95 %且絮凝传代稳定;在培养基初始pH 2.5-6.0范围内,重组菌ZWA46-F2的絮凝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对其酒精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影响;重组菌ZWA46-F2在细胞生长稳定期前期启动絮凝,其絮凝的启动和葡萄糖耗竭呈非耦联关系;在30-50℃温度范围内,菌体细胞的絮凝能力基本一致。5. 5 L发酵罐实验表明,重组菌ZWA46-F2和野生菌ZWA46的葡萄糖消耗、生物量、pH值和酒精浓度等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前者较后者的发酵周期稍有延迟(3 h)。重组菌ZWA46-F2的酒精产量最高达到8.6 % (v/v),乙醇对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其理论转化率的89.8 %,和野生菌株相同。6.絮凝重组工业酿酒酵母ZWA46-F2的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共进行了26批次,结果表明,第6批次的发酵强度达到最大值2.27 g/l h,比第一批次普通分批发酵提高了78.7 %。酒精浓度在第11和12批次时达到最大值9.0 % (v/v),此时糖转化率为0.50 g/g。当细胞回用至22批次时,发酵强度为1.26 g/l h,和第一批次相当,随后逐渐下降,因此,重组菌ZWA46-F2反复分批发酵的细胞回用次数以22批次为宜。7.利用絮凝重组工业酿酒酵母ZWA46-F2进行连续发酵,发酵强度最大值达到3.82 g/l h;重组菌ZWA46-F2单级连续发酵耦合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即把重组菌经5批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后再进行单级连续发酵,发酵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最大值达到5.82 g/l h。8.四种发酵工艺的结果表明,单级连续发酵的酒精发酵强度是普通分批发酵的3倍,单级连续发酵耦合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的发酵强度是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的2.6倍,说明酒精生产的连续发酵工艺明显优于分批发酵。且单级连续发酵耦合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的发酵强度比单级连续发酵提高了52.4 %,表明利用单级连续发酵耦合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的工艺,可以达到高产率和高得率的酒精生产目标。9.分离纯化得到絮凝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的胞壁蛋白Flo1p,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絮凝蛋白Flo1p分子量大小约200 kDa左右;考察了来自S. cerevisiae W303-1A的絮凝蛋白Flo1p的特征,该蛋白活性受甘露糖抑制,而不受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及半乳糖抑制,实验表明,S. cerevisiae W303-1A的胞壁絮凝蛋白Flo1p属于典型的Flo1型。胞壁絮凝蛋白Flo1p N端活性区域研究表明,第196至209个氨基酸是Flo1p结合甘露糖的活性区域;第210至240个氨基酸,不是该蛋白与甘露糖结合的活性区域,但是该区域对絮凝蛋白Flo1p与甘露糖结合的活性有一定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31
  1.1 概述  11
  1.2 世界燃料酒精工业的发展现状  11-13
  1.3 酒精的发酵工艺  13-16
    1.3.1 高浓度酒精发酵  13
    1.3.2 连续发酵  13-14
    1.3.3 细胞固定化  14-16
  1.4 酿酒酵母絮凝研究  16-21
    1.4.1 酵母絮凝的遗传因子研究  16-17
    1.4.2 酵母絮凝的影响因素  17-19
    1.4.3 酵母絮凝的遗传工程  19-20
    1.4.4 酵母絮凝蛋白Flo1p的研究  20-21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21-22
  参考文献  22-31
第二章 絮凝重组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03-1A F4的构建  31-44
  2.1 引言  31
  2.2 材料与方法  31-37
    2.2.1 菌株和质粒  31
    2.2.2 培养基  31-32
    2.2.3 培养方法  32
    2.2.4 工具酶和试剂  32-33
    2.2.5 主要仪器  33
    2.2.6 分子克隆技术  33-36
    2.2.7 分析方法  36
    2.2.8 重组菌发酵实验  36-37
  2.3 结果与讨论  37-40
    2.3.1 含酿酒酵母絮凝基因FLO1的重组质粒pYX-FLO的构建  37
    2.3.2 酿酒酵母絮凝基因FLO1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37
    2.3.3 重组质粒pYX-FLO转化S. cerevisiae W303-1A  37-38
    2.3.4 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 的絮凝能力及絮凝传代稳定性  38-39
    2.3.5 初始pH值对重组酿酒酵母W303-1A F4的絮凝能力的影响  39-40
    2.3.6 葡萄糖浓度对重组菌W303-1A F4絮凝性能的影响及絮凝启动点  40
  2.4 本章小结  40-42
  参考文献  42-44
第三章 安琪酵母絮凝基因工程菌Ay-F12的构建  44-59
  3.1 引言  44
  3.2 材料与方法  44-46
    3.2.1 菌株和质粒  44
    3.2.2 培养基  44-45
    3.2.3 发酵方法  45
    3.2.4 工具酶和试剂  45
    3.2.5 主要仪器  45
    3.2.6 分子克隆技术  45
    3.2.7 质粒pYX-FLO-kan的构建  45-46
    3.2.8 分析方法  46
  3.3 结果与讨论  46-57
    3.3.1 重组质粒pYX-FLO-kan的构建及验证  46-48
    3.3.2 重组质粒pYX-FLO-kan转化安琪酵母  48
    3.3.3 重组菌 Angel yeast F12 的絮凝性能  48
    3.3.4 初始 pH 值对重组菌 Angel yeast F12 絮凝性能的影响  48-50
    3.3.5 重组菌Ay-F12的发酵性能  50-51
    3.3.6 温度对重组菌Ay-F12絮凝性能的影响  51-52
    3.3.7 不同温度条件下重组菌Ay-F12的发酵  52
    3.3.8 重组菌Ay-F12的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  52-57
  3.4 本章小结  57
  参考文献  57-59
第四章 工业酿酒酵母絮凝基因工程菌ZWA46-F2的构建  59-69
  4.1 引言  59
  4.2 材料与方法  59-60
    4.2.1 菌株和质粒  59
    4.2.2 培养基  59-60
    4.2.3 培养方法  60
    4.2.4 工具酶和试剂  60
    4.2.5 主要仪器  60
    4.2.6 分子克隆技术  60
    4.2.7 分析方法  60
  4.3 结果与讨论  60-66
    4.3.1 重组质粒pYX-FLO-kan转化S. cerevisiae ZWA46  60
    4.3.2 重组菌ZWA46-F2的絮凝性能  60-61
    4.3.3 初始pH值对重组菌ZWA46-F2絮凝性能的影响  61-62
    4.3.4 温度对重组菌ZWA46-F2絮凝性能的影响  62-63
    4.3.5 葡萄糖浓度对重组菌ZWA46-F2絮凝性能的影响及絮凝启动点  63-65
    4.3.6 重组菌ZWA46-F2的发酵特性  65-66
    4.3.7 重组菌ZWA46-F2和Ay-F12的比较  66
  4.4 本章小结  66-67
  参考文献  67-69
第五章 工业酿酒酵母絮凝基因工程菌ZWA46-F2生产酒精的发酵工艺研究  69-81
  5.1 引言  69
  5.2 材料与方法  69-70
    5.2.1 菌株  69
    5.2.2 培养基  69-70
    5.2.3 发酵方法  70
    5.2.4 分析方法  70
  5.3 结果与讨论  70-79
    5.3.1 絮凝重组酵母ZWA46-F2细胞回用的反复分批发酵  70-73
    5.3.2 絮凝重组酵母ZWA46-F2的连续发酵  73-74
    5.3.3 絮凝重组酵母ZWA46-F2的连续发酵耦合细胞回用反复分批发酵  74-78
    5.3.4 几种发酵结果的比较  78-79
  5.4 本章小结  79
  参考文献  79-81
第六章 酿酒酵母絮凝蛋白 Flo1p 的研究  81-97
  6.1 引言  81
  6.2 材料与方法  81-85
    6.2.1 菌株和质粒  81
    6.2.2 培养基  81
    6.2.3 培养方法  81
    6.2.4 工具酶和试剂  81-82
    6.2.5 主要仪器  82
    6.2.6 分子克隆技术  82-83
    6.2.7 酵母质粒的提取  83-84
    6.2.8 酵母阳性重组子的鉴定  84
    6.2.9 酵母胞壁蛋白 Flo1p 的分离和纯化  84
    6.2.10 酵母胞壁蛋白SDS-PAGE分析  84
    6.2.11 酵母胞壁蛋白 Flo1p 的 western blot 鉴定  84-85
    6.2.12 单糖类抑制酵母细胞絮凝的分析  85
    6.2.13 Flo1p 的 N 端序列分析  85
    6.2.14 分析方法  85
  6.3 结果与讨论  85-94
    6.3.1 酿酒酵母胞壁蛋白 Flo1p 的分离纯化及 Western blot 鉴定  85-86
    6.3.2 单糖对酿酒酵母胞壁蛋白 Flo1p 絮凝性能的抑制作用及 Flo1p 的分类  86-88
    6.3.3 酿酒酵母胞壁蛋白 Flo1p 的 N 端活性区域研究  88-94
  6.4 本章小结  94-95
  参考文献  95-97
主要结论  97-99
创新点  99-10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0-101
致谢  101-103
主要符号对照表  103

相似论文

  1.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2.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3. 产甘油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S823.5
  4.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5. 非接触式拉曼光谱法血液酒精检测技术的理论分析,U492.8
  6. 苦瓜总黄酮的提取及副产品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TQ914.1
  7. 基于注意网络测试任务的酒精摄入对注意功能的影响,B841
  8. 酿酒酵母代谢木糖工程菌的构建,Q78
  9. 副干酪乳杆菌絮凝沉淀甘薯淀粉机理及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TS231
  10. 基于甘油跨膜运输混杂动力系统的鲁棒性与辨识,TQ223.162
  11.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物絮凝吸附工艺出水的试验研究,X703
  12. 大豆皂苷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285.5
  13.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14.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75.5
  15. 早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16. 超声新技术评价亚临床期酒精性心肌损害左心室功能的价值,R540.45
  17.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与消除方法研究,X173
  18. 兴建综合性规模化饲料加工厂年产17万吨综合性饲料厂设计与建设,S816
  19. 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Gre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Q936
  20.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在兔肝脏中的应用研究,R817.5
  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遗传学家系研究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R57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酿酒工业 > 酿酒微生物 > 酵母(各种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