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模型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

作 者: 栗志远
导 师: 黄矛;张晓冬;郑杰民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晕动病 旋转 易感性 小鼠 大鼠 模型 迷路切除 他莫昔芬 雌激素
分类号: R9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又称运动病,是因机体暴露于被动运动环境中,受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引起头晕、头痛(皮层感觉性反应);上腹部不适、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综合征。因运动环境不同而可将晕动病分为晕船病、晕车病、晕机病、宇宙晕动病、模拟器晕动病等。人群中有近2/3人因晕动病使其在陆地、海上及空中的旅行受到影响。晕动病是前庭、视觉、本体感觉和其它感觉刺激的整合,加速运动是晕动病外因,前庭终器敏感是内因。不同的被动运动方式,通过不同的反应通路引发晕动病。晕机、晕飞船是以角加速度刺激为主,主要刺激内耳的半规管;晕船、晕车是以直线加速度刺激为主,主要刺激耳石器的椭圆囊和球囊。要进行晕动病深入研究,离不开整体动物实验。实验性晕动病动物模型和客观评估指标是晕动病研究的关键,也是难点。人体上晕动病的反应终点是呕吐。常用实验动物中,不同种属间对晕动刺激的反应差别很大。已知啮齿目的小鼠大鼠和豚鼠,或兔等常用实验动物没有呕吐反射,不可能诱发呕吐,没有判断晕动病反应的直接客观指标,需要通过检测其它间接指标来反映晕动病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模拟器或旋转视鼓诱发的晕动病研究均表明,女性较男性易感;臭鼩、大鼠、小鼠、黑猩猩和松鼠猴等动物实验也表明雌性易诱发晕动病。晕动病易感性的男女差异仅发生在8~39岁的个体,而40岁尤其60岁以上的个体,晕动病敏感性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如绝经期的妇女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晕动病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且,患乳腺癌的两姐妹服用他莫昔芬后晕动病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见,雌激素和其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与晕动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要研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与晕动病易感性的关系,建立指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实验性晕动病动物模型是重要基础。本实验尝试并建立了不同的实验性晕动病模型,如小鼠热板反应、异食癖和自发活动及其大鼠异食癖的晕动病模型,并观察了不同模型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目的:建立几种指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晕动病实验动物模型,在不同模型上观察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和结果:1实验性晕动病模型的建立在250 rpm旋转1 min后,小鼠在热板中舔后足潜伏期显著延长,而未旋转小鼠没有变化;在70 rpm旋转1 h后,小鼠异食高岭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自发活动中总路程和活动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仿Crampton条件下旋转120min后,大鼠高岭土摄取量量显著高于未旋转组。可见,在以上旋转刺激条件下,可以诱发小鼠或大鼠晕动病,故小鼠热板潜伏期、异食癖和自发活动以及大鼠异食癖行为均可作为晕动病动物模型的客观敏感指标。2已知有效药物检验用目前已知临床上经典的防晕药物东莨菪碱试验,观察其对旋转后小鼠或大鼠晕动病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东莨菪碱0.1和0.3 mg/kg灌胃30 min后,能分别显著降低旋转后小鼠热板潜伏期和高岭土摄取量(P<0.05);东莨菪碱1.0 mg/kg亦能显著降低旋转后大鼠高岭土摄取量(P<0.05)。结果表明,小鼠热板反应和异食癖模型以及大鼠异食癖模型基本成立。然而,东莨菪碱0.15~0.6 mg/kg不能抑制小鼠旋转后自发活动的总路程和活动次数等指标的变化(P>0.05 vs对照组),可能与东莨菪碱中枢抑制作用有关,提示东莨菪碱在该模型上缺乏特异性。3化学迷路切除(chemical labyrinthectomy)对晕动病的影响0.3 M的NaHCO3溶液加至100 mg/ml的对氨基苯胂酸(arsanilic acid)溶液中,调节pH中性即可形成对氨基苯胂酸钠溶液。小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注射针穿过鼓膜向鼓室内注射对氨基苯胂酸钠溶液0.04 ml,注射完毕后用火棉胶紧紧塞住。假损伤组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3 d后以接触翻正反射(contact righting reflex)和游泳法(swimming test)等行为学方法评定前庭功能。结果显示,对氨基苯胂酸溶液处理的小鼠接触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游泳能力显著降低,提示前庭功能已经损伤。光镜前庭组织病理学和电镜前庭上皮细胞超微螺旋结构观察,进一步证实小鼠前庭器受到对氨基苯胂酸的破坏。化学迷路切除后,小鼠旋转后热板潜伏期显著缩短、高岭土摄取量显著降低、自发活动的总路程和活动次数等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学迷路切除拮抗了小鼠前庭刺激诱发的晕动病。这与文献中报道的迷路切除也能废除大鼠异食癖行为相一致。可见,功能正常的前庭器官是晕动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二者关系密切。4卵巢切除和他莫昔芬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在小鼠热板反应和异食癖以及大鼠异食癖的晕动病模型上,观察卵巢切除(ovariectomy)或单次、重复灌胃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单次给予他莫昔芬20 mg/kg能显著降低旋转后小鼠热板潜伏期和高岭土摄取量(P<0.05 vs对照组);连续21 d给予他莫昔芬2 mg/kg亦能显著降低旋转后热板潜伏期(P<0.05 vs对照组)。结果提示,他莫昔芬对小鼠晕动病易感性有抑制作用。而单次或重复给予他莫昔芬15 mg/kg未能显示抑制大鼠异食癖行为。小鼠卵巢切除后28 d,旋转后热板潜伏期显著增加,表明卵巢切除不能抑制热板反应模型中的晕动病。然而,大鼠卵巢切除30 d后,旋转后高岭土摄取量显著降低,表明雌激素水平对大鼠晕动病易感性亦有影响。可见,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和雌激素在不同晕动病模型上对晕动病易感性影响不同,可能与种属差异有关。结论:小鼠热板反应、异食癖和自发活动的晕动病模型及其改进的大鼠异食癖的晕动病模型是指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晕动病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晕动病药效及机制的研究。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在不同模型上对晕动病易感性有不同的影响。在小鼠热板反应和异食癖模型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可以降低晕动病的易感性;卵巢切除小鼠旋转后热板潜伏期明显延长,即不能降低小鼠对晕动病的易感性。大鼠去卵巢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晕动病的作用需重复试验验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2
引言  12-21
  1 关于晕动病  12
  2 研究晕动病的意义  12
  3 晕动病的机制  12-15
  4 晕动病的预防  15
  5 前庭终器在实验性晕动病研究中的作用  15-17
  6 实验性晕动病动物模型  17-19
  7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与晕动病易感性  19-20
  8 本课题的考虑  20-21
第一部分: 小鼠热板反应晕动病模型的建立  21-37
  引言  21
  材料和方法  21-25
  结果  25-34
  讨论  34-37
第二部分: 小鼠“异食癖”晕动病模型的建立  37-49
  引言  37
  材料和方法  37-40
  结果  40-46
  讨论  46-49
第三部分: 大鼠“异食癖”晕动病模型的建立  49-54
  引言  49
  材料和方法  49-51
  结果  51-52
  讨论  52-54
第四部分: 小鼠自发活动晕动病模型的建立  54-61
  引言  54
  材料和方法  54-56
  结果  56-59
  讨论  59-61
第五部分: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  61-79
  引言  61-62
  材料和方法  62-66
  结果  66-72
  讨论  72-79
结语  79-80
附录  80-81
参考文献  81-89
综述  89-9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96-103
致谢  103

相似论文

  1.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4.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5.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6.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7.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8.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9.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TJ399
  10.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11.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12. 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控制方法研究,U463.6
  13.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14. 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补偿方法研究,TM282
  15.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16.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7.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8.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19.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20. SOA高校迎新系统中的SDO模型的研究与实现,G647
  21.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