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
作 者: 赵丰义
导 师: 唐晓华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最优路径 内生性升级 二元网络 传承性创新
分类号: F426.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8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均表明,技术在决定生产率差异、国家竞争力差异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装备制造业作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其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广泛共识,而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特征就是“大而不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和增长方式转变需要以大量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因此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绩效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起到理论推进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阐释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评析,介绍了全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技术后进下的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分析。首先,阐释了技术创新及其实现路径。由于企业和产业组织形式决定了产业技术环境和企业竞争战略,从而决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以及所采取技术创新模式,最终决定了技术创新绩效,因此本文将技术创新路径界定为由产业组织创新影响企业竞争战略,进而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最终决定技术创新绩效的整个过程。然后,针对技术创新路径方面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得出利用国际技术扩散与自主研发二者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理论和经验证据分析自主研发与吸收国际技术扩散的互补性以及研发比较优势的内生性,进而得出了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①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以中高层次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实现外部技术资源与内部研发的协同作用;②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上以高研发投入和高消化吸收投入为特征;③在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利用的相互作用方面,应该表现为外部技术利用与内部研发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特征。④在技术进步效应方面,应该与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呈现收敛趋势。第三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绩效分析。首先,阐述并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日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明显区别就是自主研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总体上表现为以低水平复制制造能力为主的低层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运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未能实现吸收利用国际技术扩散与自主研发的相互促进,中高层次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接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行业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在总量规模水平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在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差距均没有明显减小,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美国,技术落后局面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本章研究结论是: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遵循的技术创新路径在技术创新模式和资源配置偏离了最优路径,从而导致未能形成外部技术利用与内部研发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导致技术进步效应低下,未能缩小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差距。第四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偏离最优路径的制约因素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缺失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pool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创新活动的高外部性及高风险性、企业规模、公司治理水平、人力资本结构、市场需求、产业技术环境是影响企业自主研发动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组织优化的基本方向。其一,促进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水平的优化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品获利能力,从而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其二,优化微观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由追逐短期经济利益向深化科技能力和创造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回归,实现企业资源传承利用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其三,建立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整合产业科技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中的专业化分工与相互协作,俘获知识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第五章是产业集中度与研发密度的内生性协同升级机制研究。产业集中度升级和研发密度升级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关键因素,本章创新性地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生性升级机制。首先运用Sutton的内生性产业升级理论阐释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和研发投入密度升级的机制;然后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设备制造业为例介绍了发达工业化国家装备制造业高集中度化和高研发密度化的升级过程;最后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现状水平和产业升级面临的市场契机,并根据技术落后的具体情况,对经典的产业升级机制进行改进,创新性地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和相应的促进措施。第六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二元网络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性复杂性使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对于单个组织来说不可能完全具备,构建研发创新网络对于集成创新资源,降低风险和外部性从而优化技术创新路径至关重要。本章首先分析了研发网络的基本内涵以及形成条件和过程,研发网络的管理机制;然后运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二元网络组织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作用以及二元网络的结构和机理;最后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网络的构建,提出复合型二元网络的构建方案。第七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组织结构优化是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根本条件。本章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影响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机制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然后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资源传承和有效利用为基础的传承性创新方式,论证了传承性创新是实现企业资源积累、利用与竞争优势创造相互协同的最优选择,并基于经验研究给出了管理传承性创新的组织设计模式。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总结全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应该实现国际技术利用与自主研发相互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偏离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导致技术进步效应低下;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本质在于产业组织优化;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
|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8 第1章 绪论 18-33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8-21 1.2 相关文献评述 21-29 1.2.1 文献综述 21-27 1.2.2 文献评析 27-29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安排 29-31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31-33 第2章 技术后进下的最优技术创新路径 33-53 2.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路径 33-37 2.1.1 技术创新概念及技术创新主体 33-34 2.1.2 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路径 34-35 2.1.3 技术创新路径的解析模型 35-37 2.2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不同观点分析 37-41 2.2.1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的主要观点 37-39 2.2.2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二者之间顾此失彼的缺陷分析 39-41 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互补性 41-44 2.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一致性 41-42 2.3.2 知识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42-43 2.3.3 自主研发对于有效利用国际技术扩散的必要性 43-44 2.4 研发比较优势的内生性 44-48 2.4.1 研发比较优势的内生性理论分析 44-46 2.4.2 研发比较优势的内生性经验分析 46-48 2.5 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分析 48-53 2.5.1 理论分析 48-49 2.5.2 经验分析 49-53 第3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绩效 53-91 3.1 技术创新路径演进分析 53-61 3.1.1 中苏技术转移模式特征及其双重影响 53-55 3.1.2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存的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55-61 3.2 技术创新路径绩效演进实证分析 61-76 3.2.1 理论模型构建 61-63 3.2.2 样本数据及变量构建 63-66 3.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6-74 3.2.4 结论与启示 74-76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演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 76-89 3.3.1 技术差距定性分析 76-80 3.3.2 技术差距定量分析——与美国装备制造业差距的演进趋势 80-89 3.4 本章结论 89-91 第4章 技术创新偏离最优路径的制约因素 91-104 4.1 理论分析 91-97 4.1.1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内生机制 91-92 4.1.2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失原因分析 92-97 4.2 实证分析 97-101 4.2.1 理论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 97-99 4.2.2 估计结果分析 99-101 4.3 本章结论及产业组织优化思路 101-104 第5章 产业集中度与研发密度的内生性协同升级 104-126 5.1 产业升级机制理论分析 104-109 5.1.1 产业升级机制概述 104-106 5.1.2 升级机制的理论模型 106-108 5.1.3 基本结论 108-109 5.2 世界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典型经验分析 109-114 5.2.1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升级过程 109-112 5.2.2 重型电气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 112-114 5.3 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机制 114-126 5.3.1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水平 114-116 5.3.2 产业升级面临的市场需求契机 116-119 5.3.3 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机制设计 119-126 第6章 技术创新二元网络构建 126-151 6.1 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 126-127 6.1.1 技术创新网络化的缘由 126-127 6.1.2 技术创新网络内涵阐释 127 6.2 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127-130 6.2.1 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条件 127-128 6.2.2 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 128-130 6.3 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管理 130-135 6.3.1 技术创新网络的复杂性 130-131 6.3.2 技术创新网络管理 131-135 6.4 二元网络组织的结构与机理分析 135-146 6.4.1 紧密关系和松散关系对企业创新的互补性作用 135-137 6.4.2 二元网络组织——紧密和松散关系的集成 137-141 6.4.3 二元网络组织构建实例分析——以日本富士通公司为例 141-146 6.5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二元网络构建 146-151 6.5.1 理想的网络定位 146 6.5.2 技术创新二元网络形成路径 146-151 第7章 技术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51-173 7.1 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瓶颈与对策 151-160 7.1.1 公司治理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151-154 7.1.2 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瓶颈分析 154-155 7.1.3 政策建议 155-158 7.1.4 案例分析——民营企业技术优势的获取 158-160 7.2 企业技术创新最优组织设计 160-173 7.2.1 资源传承与技术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160-162 7.2.2 企业传承性创新的困境及其管理方法 162-163 7.2.3 企业管理传承性创新的组织设计 163-173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73-177 8.1 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应该实现国际技术扩散与自主研发相互促进 173-174 8.2 我国装备制造业偏离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导致技术进步效应低下 174 8.3 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本质在于产业组织优化 174-175 8.4 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 175-177 参考文献 177-195 致谢 195-19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196-197
|
相似论文
-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 金融支持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F124.3;F224
- 企业所有权结构、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F224;F273.1
-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X196
- 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F426.471
- 武汉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F273.1
-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F224
-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 典型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特征研究,F124.3
-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工业企业区际转移技术创新研究,F425
-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F205
-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创新过程与方法研究,F273.1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技术创新风险控制与防范,F276.44
- 贵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F426.4
-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F326.3
- 产品开发流程与职能结构动态适配模式的研究,F224
- 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F224
- 应用于中国当代宗教领域的胶合木建筑设计初探,TU366.2
-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效率评价研究,F426.4;F273.1
- 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F425;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