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宗脉理论及其运用方式之探讨

作 者: 胡定睿
导 师: 李万瑶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宗气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宗脉 宗点 三焦 经府藏系统
分类号: R24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中国医学领域中,针灸及药物在人体发挥作用主要以影响人体经脉系统为主,所以经脉系统是人体气血循体系的基础。《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体内运行,只描述经脉与藏府的连系管道,对单一经络藏府气血循环解释较为清楚;但是对于跨经络藏府系统间气血循环如何运作及经脉中脉气由何而来则不清楚。本文将引述内经、难经、桂林古本伤寒论及台湾整合医学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探讨宗脉理论,以宗脉理论解决气血循环如何在跨经络藏府系统间运作。本文中将十二经脉系统分成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三大体系,此三大体系经脉解剖位置在于腹部(前面)经脉为阳明太阴,背部(后面)经脉主要为太阳少阴,两侧部经脉主要为少阳厥阴。与桂林古本伤寒论中所述六淫侵袭人体路径相符合,故六经解剖位置,亦是伤寒六经传变路径。本论文将宗脉理论与六经传变两者整合用以解释病邪如何在跨经府藏系统间传变。并以医案验证宗脉理论与六经传变结合在临床运用的可行性,形成与伤寒杂病论接轨之治疗体系。方法:本研究主要以《内经》《难经》、《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理论依据,用“以经解经”的方式推论出宗脉理论及其运用方式。第一章中首先讨论气及宗气在人体如何产生;次节则引述宗脉一辞之源及由历代医家之著作探讨宗脉之可能循行部位;第三节由宗脉与三焦讨论互证得知宗气即三焦内运行的肾气。以其居人体众气宗主的位置,故名之为宗气。相对于宗气,其运行的路线可依照内经所述名之为宗脉,宗脉循三焦贯通人体五藏。第四节则讨论宗脉内气血运行模式。第二章则讨论气血在宗脉、十二经脉及五藏六府间运行的关系。第三章主要在探讨宗脉理论的运用,第一节指出宗脉是形成人体全身气血运行的基础;第二节则提出宗脉气血外感及内伤时需要应用的方剂;第三节则以伤寒杂病论之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结合,形成与伤寒杂病论接轨的治疗体系,体现中医自内、难以降之思惟。第四章则举临床医案验证宗脉理论与六经传变结合之模式,将理论回归于临床。结果:一、宗气行于三焦。由邪客篇所述可知后天脾胃所吸收之五谷精华在人体内可以分化成营气、卫气及宗气。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但是宗气运行于何处则未提及,其运行的人体部位应包括胸中、喉咙、心肺等上焦部位。历代医家多论及宗气之生理功能,但亦提到宗气上行息道,息道当在心肺之部位;宗气下者注于气街,气街位于下焦,由此可知宗气亦运行至下焦部位。宗气上行达上焦,下行至下焦,故知宗气亦通过中焦。二、宗气、宗脉、宗点的定义。对宗脉而言,历代文献多遵内经,从耳、目为宗脉所聚立论。宗气行于何处且宗脉循行为何则少有论述。由《内经》《难经》、《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讨论可知,肾间动气是诸气的源头,发生于肾间(即命门),循人体中轴线贯穿人体的上、中、下三部,谓之三焦,并以此三焦往人体前部演化出任脉,往后分化出督脉,进而成为人体手足三阴脉、三阳脉的总纲。对此人体最主要的气血运行,仲景则传承内经,择定宗气一词。故知宗气即是《难经》所言三焦内运行的肾气。以其居人体众气宗主的位置,故名之为宗气。相对于宗气,其运行的路线可依照内经所述名之为宗脉。宗脉循三焦贯通人体五藏,宗脉与各藏交通之点可定其义谓之宗点。三、人体气血循环。人体气血运行可分为十二经脉、宗脉与五藏六府三个体系。在十二经脉而言,其气血运行方式与人体中轴线平行,经脉外行体表,内连所属藏府,气血在十二经脉中运行,阴经、阳经首尾相连,成一循环曲线,体表的经脉及体内藏府气血循行亦随之带动。气血在宗脉与十二经脉的连系:任、督脉居人体中轴线两侧,位置上最接近宗脉。也就是说宗脉内的宗气向外运行,首先便进入任、督二脉,任、督两脉前后形成封闭曲线,宗气进入任、督脉后,其中气血运行路线之一支便透过任、督脉与十二经脉连接。由于任、督与十二经脉多位于人体纵轴,形成人体气血循环在平行人体纵轴在线,气血有循体表的经络,也内行于所属藏府,使十二经以一阴一阳的配对,形成六对封闭曲线,进而形成全身气血的循行。前述宗脉内气带动任、督脉气血循环,而五藏主要募穴位于任脉,募穴当是气血出入藏府的重要孔道之一。在背部的督脉部分,气血并不直接进入五藏六府,而是由督脉横络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再由足太阳膀胱经上各俞穴进入相对应的藏府。所以宗脉与五藏六府气血运行有以下方式:(一)宗脉透过宗点连系,将宗气注入各藏。(二)透过任、督脉循行,任、督脉横络足太阳膀胱经,宗气亦可经俞穴注入藏府系统。宗气在与人体中轴垂直的横轴面上,气血内行经过藏府在俞、募穴间运行外;气血亦外行垂直于中轴线的横络,也是在俞、募穴间运行。所以完整的气血循环从人体宗脉出发,一支直接内行五藏六府,另一支宗气后行进入督脉及前行进入任脉,宗气可透过任、督脉与十二经脉的交接,进而进入所属五藏六府;其次督脉之脉气亦可横络于足太阳膀胱经,透过各藏府之俞穴分别进入五藏六府。四、宗脉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宗脉所及之全身气血运行的大纲不只涉及正常生理状况下整体气血的运作,也牵涉到病理状态下疾病侵入的管道与治疗时方剂应用的安排。因此,了解全身气血运行的大纲是掌握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基础。所以宗脉理论不但是完成全身气血运行的大纲,也是疾病在跨藏府系统间传变时治疗的总纲。五、宗脉理论与六经传变结合应用。十二经脉系统分成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三大体系,此三大体系经脉解剖位置在于腹部(前面)经脉为阳明太阴,背部(后面)经脉主要为太阳少阴,两侧部经脉主要为少阳厥阴。与桂林古本伤寒论所述六淫侵袭人体路径相符合,将伤寒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两者结合可用以解释病邪如何在跨经府藏系统间传变。由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柴胡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宗脉气血外感之方剂,桂枝汤加减是治疗宗脉气血内虚之方剂。六、临床医案验证宗脉理论。提出临床医案用以验证宗脉理论,并可藉由宗脉理论与六经传变两者结合运用,使宗脉理论与伤寒杂病论之治疗体系接轨,并希望对医师未有临床诊疗经验时有所帮助。结论:历代中医在单一经络藏府系统间有关气血循环的描述较为完备,但是对跨经络藏府气血循环的理论则显不足。宗脉外连十二经脉,内贯五藏六府,宗脉理论、十二经脉、五藏六府三者结合,可对跨经络藏府气血循环提出较完整的补充,故可完整描述人体正常生理状况下全身的气血循环。透过伤寒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两者结合,吾人可架构出完整经府藏系统,归纳出病邪如何在经府脏间传变,将以文字描述的疾病证候群转译成立体空间结构。故宗脉理论、十二经脉、五藏六府三者结合的经府藏系统可用以精确定位“病位”及“病性”,相对的处以对应“药位”及“药性”的方剂或其它治疗手段,就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医案验证宗脉理论的运用方式可知,宗脉理论可对难治疾病提出诊治思惟指导。且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结合对可厘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上盲点。由于个人学术水平有限,未能完整诠释中医基础经典,希望有更多中医先进投入相关研究,让宗脉理论更加完备。结论中所述透过伤寒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两者结合,可架构出经府藏系统,归纳出病邪如何在经府脏间传变,将以文字描述的疾病证候群转译成立体空间结构,其义即将经府藏系统立体化、图像化,使医学容易传承,这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材投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5
引言  15-17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7-40
  第一节 宗气  17-26
  第二节 宗脉之历代文献  26-34
    一、宗脉理论起源  26
    二、宗脉理论指导下的疾病诊断  26-28
    三、宗脉理论指导下的各种治疗  28-30
    四、近代对宗脉的临床应用研究  30-34
  第三节 宗脉与三焦  34-39
    一、宗脉起源与三焦关系  34-35
    二、宗脉循行之部位与肾间动气之关系  35-36
    三、宗脉气血损伤之脉证治与宗点之定义  36-39
  第四节 宗脉内气血运行方式  39-40
第二章 宗脉与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之关系  40-45
  第一节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模式  40-42
  第二节 气血在宗脉与十二经脉间运行模式  42-43
  第三节 气血在宗脉与藏府间运行模式  43-45
    一、俞募穴与藏府间气血运行模式  43-44
    二、宗脉气血注入藏府运行模式  44-45
第三章 宗脉理论之运用  45-55
  第一节 宗脉形成全身气血运行  45-47
  第二节 治疗宗脉气血失调之方剂  47-52
    一、柴胡龙骨牡蛎汤为治疗宗脉气血外感之方剂[79]  47-49
    二、桂枝汤加减为治疗宗脉气血内虚之方剂[82]  49-52
  第三节 伤寒杂病论六经传变与宗脉理论结合运用  52-53
  第四节 宗脉针法的理论推导  53-55
第四章 临床医案验证  55-65
  医案一 温邪发烧热化,病邪传变入宗脉之医案  55-57
  医案二 温邪发烧寒化,病邪传变入宗脉之医案  57-59
  医案三 肠病毒发烧不退之医案  59
  医案四 带状疱疹致头痛难愈之医案  59-60
  医案五 白血病化疗结束,温邪入宗脉致低烧不退合并水肿之医案  60-61
  医案六 风寒及温邪入宗脉留连不愈,加重肝硬化腹水之医案  61
  医案七 好饮之人导致胰脏炎发作之医案  61-62
  医案八 血管炎初发之医案  62-63
  医案九 Budd-Chiari syndrome所致肝硬化腹水之医案  63-64
  医案十 宗脉理论指导之针刺医案  64-65
第五章 结论  65-66
结语  66-67
参考文献  67-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三焦理论梳理,R223.1
  2. 宣化三焦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259
  3. 少阳病机理与证治研究,R222.2
  4. 从三焦理论论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R277.5
  5. 脓毒症三焦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R278
  6. 清燥饮从三焦辨证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259
  7. 脾胃三焦俞募埋线改善肥胖患者脾虚症状疗效观察,R246
  8. 吴鞠通湿温病辨治规律研究,R249.2
  9. 从三焦气化论治2型糖尿病的实验与临床初步研究,R259
  10. 宗气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R221
  11. 疏利三焦、清化湿热之妇淋颗粒对围绝经期泌尿系感染干预的实验研究,R277.5
  12. 象思维视野下的三焦学说,R2-03
  13.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方法应用现状调查及辨证思维方法初探,R241
  14. 三焦气化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的研究,R223
  15. 三维重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与实现,TP311.13
  16. 调理三焦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259
  17. 调三焦穴位埋线治疗中年人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R246
  18. 2型糖尿病中代谢综合征病机证候的临床研究,R259
  19. 从药物气化理论探讨《伤寒论》理、法、方、药整体气化观,R222
  20. 《黄帝内经》宗气理论及张锡纯对宗气理论贡献的应用研究,R221
  21. 宋代三焦辨证学说的研究——兼论三焦辨证发展史,R22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