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驯化及其在高硫煤生物脱硫中的应用

作 者: 张德伟
导 师: 王世梅;周立祥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硫铁矿 驯化 胞外多聚物 煤炭脱硫 条件优化
分类号: X7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煤炭做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作为一个煤炭消费大国,我国每年有90%的煤炭用于直接燃烧,导致我国在1998年就成为世界上S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酸雨的覆盖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40%。因此研究煤炭的生物脱硫,可以在源头上去除煤炭中的硫,消除SO2的排放带来的环境危害。本文分别以FeS2和FeSO4为底物培养驯化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X5,结果发现以FeS2为底物驯化A. ferrooxidansLX5,在培养20d时,培养液中LX5的菌体数量高达3.0×107个/mL,对FeS2中亚铁及还原性S的氧化能力均较强。A. 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O4为底物的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培养至72h,培养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成Fe3+,菌体数量达到108个/mL。A. ferrooxidans LX5经FeS2驯化后的等电点比经FeSO4驯化后高,更有利于A. ferrooxidans LX5吸附在黄铁矿的表面。比较FeS2驯化培养的A.ferrooxidans LX5与FeSO4培养驯化后A. ferrooxidans LX5氧化FeS2的差异,发现反应20d,S042-的增加量为2241.6mg/L,比同等条件下接种FeSO4培养驯化后A. ferrooxidans LX5多516.2mg/L,以FeS2为底物驯化A. ferrooxidans LX5的氧化活性更强。分别以FeS2和FeSO4为底物培养A. 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比较两种方式获得的EPS特征,并通过实验确定EPS对A. ferrooxidans LX5氧化活性的影响。以FeS2为底物培养A. ferrooxidans LX5时可产生2973.2(μg/1010个细胞)的EPS,是以FeSO4为底物培养A. 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的3倍多。测定两种EP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发现,两种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各占总重的46.6%和34.6%及44.6%和36.2%。FTIR光谱图显示,两种EPS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都含有-OH、-NH2和-COOH等官能团。含有EPS的A.ferrooxidans LX5氧化FeS2时溶液中S042-的增长速率比剥离EPS的A.ferrooxidans LX5快。因此EPS在A.ferrooxidans LX5氧化FeS2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以FeS2驯化的A.ferrooxidans LX5为试验用菌株,对高硫煤进行生物脱硫试验,并寻找最佳实验条件。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接种FeS2驯化的A.ferrooxidans LX5,在初始pH为2.5、接种量为10%、固形物含量为10%时可有效去除高硫煤中的硫,反应13d时高硫煤脱硫率在70%以上。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进行高硫煤生物脱硫的5升反应器小试试验,结果发现反应15d高硫煤的脱硫率可达到69.2%。

全文目录


摘要  7-9ABSTRACT  9-11第一章 煤炭脱硫的研究概况(代文献综述)  11-23  1 我国煤炭能源概况及污染现状  11-13    1.1 我国煤炭概况  11    1.2 煤炭中硫的赋存形态  11-12    1.3 燃煤产生的SO_2污染现状及带来的酸雨危害  12-13  2 煤炭脱硫方法及生物脱硫机理  13-19    2.1 煤炭脱硫方法  13-17      2.1.1 燃前脱硫  13-15      2.1.2 燃中固硫  15-16      2.1.3 燃后脱硫  16-17    2.2 生物脱硫机理  17-19      2.2.1 无机硫的脱除原理  18-19      2.2.2 有机硫的脱除原理  19  3 生物脱硫现状及发展方向  19-21    3.1 生物脱硫现状  19-20    3.2 煤炭生物脱硫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20-21      3.2.1 生物脱硫问题  20-21      3.2.2 发展前景及展望  21  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  21    4.1 研究目的  21    4.2 研究内容  21  5 技术路线  21-23第二章 不同底物驯化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LX5生长活性的差异  23-31  1 材料与方法  23-24    1.1 黄铁矿(FeS_2)  23    1.2 菌种及活化方法  23    1.3 分别以FeSO_4、FeS_2为底物培养驯化A.ferrooxidans LX5对其生长活性的影响  23-24    1.4 A.ferrooxidans LX5经FeSO_4、FeS_2培养驯化后等电点的测定  24    1.5 A.ferrooxidans LX5经FeSO_4、FeS_2驯化后对FeS_2氧化活性的差异  24  2 结果与讨论  24-30    2.1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O_4为底物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  24-26      2.1.1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O_4为底物驯化反应液中pH和Fe~(3+)含量变化  24-25      2.1.2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O_4为底物驯化反应液中菌体数量变化  25-26    2.2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_2为底物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  26-29      2.2.1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_2为底物驯化反应液中pH和Fe~(3+)含量变化  26-27      2.2.2 A.ferrooxidans LX5在以FeS_2为底物驯化反应液中SO_4~(2-)浓度和菌体数量变化  27-29    2.3 A.ferrooxidans LX5经FeSO_4、FeS_2驯化后等电点的变化  29    2.4 A.ferrooxidans LX5经FeSO_4、FeS_2驯化后对FeS_2氧化活性的差异  29-30  3 结论  30-31第三章 不同底物驯化A.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的特征比较  31-43  1 材料与方法  31-33    1.1 不同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时EPS产生量的测定  31-32    1.2 不同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组分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2    1.3 不同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组份的红外光谱分析  32    1.4 不同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产生的EPS中包裹Fe~(3+)的定量测定  32    1.5 EPS剥离前后A.ferrooxidans LX5氧化活性的差异  32-33  2 结果与讨论  33-40    2.1 分别以FeSO_4、FeS_2为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时EPS的产生量  33-34    2.2 分别以FeSO_4、FeS_2为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时产生EPS主要组分的比较  34    2.3 分别以FeSO_4、FeS_2为底物培养A.ferrooxidans LX5产生EPS的FTIR分析  34-36    2.4 分别以FeSO_4、FeS_2培养A.ferrooxidans LX5产生的EPS络合Fe~(3+)的量  36-37    2.5 A.ferrooxidans LX5表面初始EPS有无对其氧化活性的影响  37-40  3 结论  40-43第四章 高硫煤生物法脱硫条件的优化  43-51  1 材料与方法  43-44    1.1 高硫煤  43    1.2 菌种  43    1.3 不同起始pH对高硫煤脱硫效率的影响  43    1.4 不同接种量对高硫煤脱硫效率的影响  43-44    1.5 不同固形物含量对高硫煤脱硫效率的影响  44    1.6 在优化条件下高硫煤脱硫试验  44    1.7 高硫煤生物脱硫的小试试验  44  2 结果与讨论  44-50    2.1 高硫煤脱硫时最佳起始pH的确定  44-45    2.2 高硫煤脱硫时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45-47    2.3 高硫煤脱硫时最佳固形物含量的确定  47-48    2.4 优化条件下高硫煤脱硫率的测定  48-49    2.5 优化条件下高硫煤脱硫的小试试验  49-50  3 结论  50-51全文结论  51-53参考文献  53-59致谢  59-61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61

相似论文

  1. 粘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几丁质酶的研究,TQ925
  2.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3.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4. 产甘油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S823.5
  5. 降胆固醇功能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TS201.3
  6. 电镀废水纳滤膜(NF)浓缩回用研究,X781.1
  7.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结构稳定的胞外多聚物关键组分研究,X703
  8.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启动与稳定运行策略研究,X703
  9. 硫铁矿烧渣脱硫脱砷的研究,X705
  10. 氯化钠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厌氧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X703
  11. 果胶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优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TS255.1
  12. 两歧双歧杆菌驯化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TS201.3
  13. 产甲壳素酶菌株HD002的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TQ925
  14. 普鲁兰类酵母G7b菌株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TQ925
  15. L-谷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TQ922.1
  16. 钙镁离子浓度及盐度驯化对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的影响及其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917.4
  17.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Hexo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858.292
  18. 泰山云芝TN-1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S646
  19. 丝状海洋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性质及发酵条件研究,S482.51
  20. 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TP212.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 脱硫与固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