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

作 者: 张志祥
导 师: 杨俊一
学 校: 上海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网络草根组织 资源动员 组织要素 约束 自我调适
分类号: C9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4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志愿精神的扩散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基于互联网开展工作的网络草根组织开始大量涌现。它们串联于虚拟与现实之间,不仅有着不同于传统NGO的组织特征和运作逻辑,而且也面临着与传统草根NGO同样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面临内外部的诸种资源约束,为满足组织要素运作之所需,网络草根组织是如何进行资源动员呢?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以多背一公斤为研究个案,以组织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理论为主,同时吸收资源动员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首先揭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背景并对其组织要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指示了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框架和文章的论述线索。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由组织参与者、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组织间互动所形成的三个层次的资源动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有限理性与行动者反思性的中介作用,概括出了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一般模式。运用规范理论研究、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与发现在于:1、为NGO研究领域的拓展及深化提供了新的材料。网络草根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重要的组织创新形式,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和讨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借助于个案的剖析发现,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人员安排、工作职责与方法均与传统NGO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它们的存续与行动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育也具有重大的意义。2、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与以往单纯从组织参与者、组织结构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这三个视角中的某一个进行组织研究的传统路径不同,本文尝试综合这三个分析视角,探讨网络草根组织在运作中如何通过沟通行动以及适度的策略行动等调适努力以获取有利于其持续发展的资源,从而更恰当和完整地理解网络草根组织的性质、组织结构和组织发展过程。(2)有别于以往把组织要素和组织的资源动员相分离进行分析的思路,本文认为,目标、参与者、技术、社会结构和环境等组织要素是由组织所获取的各种资源所构成的,要素与资源之间相互嵌套。3、对组织要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草根组织与传统NGO在各个组织要素的构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导致网络草根组织在组织结构、行为模式上具有明显的“虚实二重性”特征。从组织要素的分析中衍生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要素——理念、网络和参与者,以及网络草根组织赖以存续的理由——创新、参与。由此本文提炼出了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机制,即:借助网络的力量,应用创新的运作手段和模式,在志愿参与体系中,各种公益理念落地开花。4、本文通过对网络草根组织产生、发展、变革的全面考察,探索性地回答了开篇提出的研究问题:面对组织内外部的资源约束,在不断的自我调适过程中,网络草根组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动员模式——以网状开放型的组织结构为依托,采用社会化和公益营销的方式,通过与社会公众、政府、企业、媒体及其它NGO等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构筑起组织内外部的参与体系,最终实现网络资源动员与现实资源动员的整合。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5
第一章 导论  15-49
  一、研究缘起  15-18
  二、研究意义  18-21
    (一) 理论意义  18-19
    (二) 现实意义  19-21
  三、研究文献回顾  21-49
    (一) NGO 相关研究  21-37
    (二) 虚拟社区研究  37-41
    (三) 相关理论视角  41-49
第二章 研究框架  49-64
  一、相关概念梳理  49-53
    (一) 资源  49-50
    (二) 组织要素  50-51
    (三) 网络草根组织  51-52
    (四) 约束  52
    (五) 自我调适  52-53
  二、分析逻辑  53-57
    (一) 分析单位  53
    (二) 理论预设  53-54
    (三) 分析思路  54-55
    (四) 分析层次  55-56
    (五) 研究框架  56-57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57-59
    (一) 个案研究法  57-58
    (二) 访谈法  58
    (三) 参与观察法  58
    (四) 文献研究法  58-59
  四、文中个案的选择  59-62
  五、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  62-64
第三章 多背一公斤的生发背景及组织要素分析  64-100
  一、多背一公斤的生发背景  64-79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契机  64-67
    (二) 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  67-69
    (三) 社会结构转型提供的发展空间  69-71
    (四) 法制化环境的形成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71-73
    (五) 文化理念的渊源与志愿精神的扩散  73-75
    (六) 互联网的普及与“Web2.0 时代”的到来  75-79
  二、多背一公斤的组织要素分析  79-100
    (一) 组织目标:认同与动因的来源  79-84
    (二) 参与者:组织的生命线  84-87
    (三) 技术:投入产出的中介  87-91
    (四) 社会结构:实然与应然的复合体  91-97
    (五) 环境:组织存续的基础  97-100
第四章 组织参与者动员:开发志愿者利基市场  100-125
  一、创立者的个人因素分析  100-108
  二、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分析  108-118
    (一) 责任感召:纯粹利他主义  108-113
    (二) 旨趣吸引:快乐公益  113-116
    (三) 利己动机:丰富生活经验  116-118
  三、多背一公斤社会合法性的建构  118-125
第五章 组织结构的生成与变革  125-164
  一、网络草根组织:一种有机的组织结构  125-133
    (一) 网络社会的兴起  125-127
    (二) 组织结构演化:金字塔的消解  127-130
    (三) 网状开放结构:自治与联合的实现  130-133
  二、开放系统:共享的知识管理平台  133-142
    (一) 活性节点的虚拟化运作与低门槛参与  134-138
    (二) 公益协作社区中的知识汇聚  138-142
  三、无为而治:松散的团队节点  142-152
    (一) 团队建设:组织特色与优势的显现  142-146
    (二) 组织内信任机制的建立  146-149
    (三) 从混沌到有序:无处不在的组织协调  149-152
  四、组织再造:持续的公益创业  152-164
    (一) 组织变革: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调适努力  152-157
    (二) 多背一公斤的组织变革与组织张力结构的出现  157-164
第六章 组织合作:外部支持性资源动员  164-204
  一、构筑组织间参与体系  164-169
    (一) 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资源依赖与嵌入的视角  164-167
    (二) 组织合作网络的形成  167-169
  二、网络草根组织与政府的互动  169-177
    (一) NGO 与政府关系的讨论  169-172
    (二) 多背一公斤与政府的互动  172-177
  三、网络草根组织与企业的互动  177-189
    (一) 企业的参与行为分析  177-186
    (二) 多背一公斤的回馈方式  186-189
  四、网络草根组织与媒体的互动  189-196
    (一) NGO 与媒体的关系  189-192
    (二) 多背一公斤的媒体策略  192-196
  五、网络草根组织与其它NGO 的互动  196-204
    (一) 共生:NGO 间的弱弱联合  196-199
    (二) 多背一公斤与其它NGO 合作网络的形成  199-204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204-219
  一、总结  204-211
    (一) 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背景  204-205
    (二) 网络草根组织的组织要素、运作机制及存续的核心价值  205-207
    (三) 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一般模式  207-211
  二、讨论:网络草根组织的运作困境  211-219
    (一) 社会制度层面  211-212
    (二) 网络草根组织的内部运作困境  212-219
参考文献  219-233
附录一:访谈提纲  233-238
附录二:组织合作协议(双子书项目)  238-240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240-241
致谢  241

相似论文

  1. 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中的鲁棒控制方法研究,U464
  2.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3.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4. 运动特征及地形约束的感知网目标跟踪算法及系统研究,TP212.9
  5. 基于约束图的服装参数化制板技术,TS941.2
  6. 极端气象灾害下考虑不确定断线故障的电力系统随机优化调度,TM73
  7. 二维波动方程测井约束反演的自适应同伦共轭梯度法,P631.81
  8. 高校品牌经营策略研究,G647
  9. 求解Worst-case CVaR优化的光滑化算法及其应用,O224
  10. Mean Shift结合拓扑约束法进行高密度细胞追踪,Q25
  11. 基于拓扑约束和匈牙利算法的高密度细胞追踪方法,Q25
  12. 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TU528
  13. 绝味食品公司预算约束力软化问题研究,F275
  14.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5. 指数分布下定数截尾步加试验的二次估计,O211.3
  16. TWIN BLOCK矫治器在不同合重建时对相关口颌肌肉及韧带约束反力的影响,R783.5
  17.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研究,G633.6
  18. 论完善我国政府绿色GDP绩效评估的对策,D630
  19. 论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D922.291.91
  20.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D922.291.91
  21. 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支持环境研究,TP311.5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