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狼疮方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50例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 者: 钱程亮
导 师: 金实;汪悦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规律治疗 远期疗效
分类号: R593.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量表、中医量化评分等在内的多个量表,对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首次发病年龄、首发症状、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项目列表登记,运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活动期SLE的研究中,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远期疗效。积极地发掘中西医结合干预SLE的优势点,使之在SLE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讨SLEDAI量表、中医证候分布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SLE疗效评价方面提供依据。通过观察长期、规律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患者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规律治疗对SLE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1.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参照国内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作为活动指数指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医量化评分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疗效评价指标。2、组织回顾性、多中心试验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远期疗效评价的研究,通过600例活动性SLE病例试验研究(中西医干预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按1:1的比例分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150例,规律治疗组150例,不规律治疗组150例)。患者纳入后,进行了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首次发病年龄、首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SLEDAI;中医量化评分表的测量。研究结果1.本组研究中,不同证型存在不同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型、瘀热痹阻型、风湿热痹型、气血两虚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2.根据证型与病情活动(SLEDAI)的关系,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风湿热痹型、瘀热痹阻型、气血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3.中西治疗组对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度、中医量化评分的控制优于单纯西药组。4.规律治疗组对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度、中医量化评分的控制、缓解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的副作用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狼疮方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且长远的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259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3.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及59例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R249.2
  4. TACI-Ig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及部分机制,R593.241
  5. 33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R725.9
  6. LASIK治疗近视远期疗效的观察分析,R779.63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743.3
  8. 妊娠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相关性的研究,R714.25
  9. CD226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R593.241
  10.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R774.6
  12. 50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临床分析,R735.7
  13. 4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总结,R733.71
  14. 远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总结,R692.9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R657.4
  16.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R657.1
  17. 手术加中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R687.3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IL-10和IL-13基因调控序列甲基化状态研究,R593.241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情况分析,R593.241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9及细胞因子IL-10、IFN-α水平的研究,R593.241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1例疗效观察,R57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全身性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 红斑狼疮 > 系统型红斑狼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