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作 者: 陈柏峰
导 师: 贺雪峰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乡村混混 乡村江湖 农村社会灰色化 熟人社会 微观权力关系 乡土逻辑
分类号: C912.8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34次
引 用: 3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两湖平原的三个乡镇为田野,以乡村混混与村庄生活的互动为研究对象,展示和理解转型期村庄社会性质的变迁。1980年代,当农民从人民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青春期的“无聊”年轻人走到一起,组成了独特的乡村江湖。乡村江湖中洋溢着畸形的英雄主义,争勇斗狠、爱慕虚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年轻人并不敢在村庄内过于放肆,因为熟人社会能对他们及其家庭构成约束。当乡村江湖危及村庄基本秩序时,国家便开始治理,治理遵循了熟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利用了熟人社会的“本土资源”,乡村江湖因此衰落了一段时间。不久后,1990年代的乡村“混混”重组了乡村江湖。此时的乡村江湖不再爱慕虚名,转而追逐实利,而国家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乡村江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乡村混混抓住了时代机遇,通过关系网络形成了稳定的组织结构,乡村江湖实现了联盟格局和城乡一体化,其中有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面对乡村江湖联盟格局,乡村治安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在江湖联盟格局中,上层混混可以有效规避国家的打击,下层混混因有充足来源而打击不尽。当关系组织化的乡村混混插入到村庄中,就成了村庄中的“超级权势”,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庄生态。在乡村混混的超级权势面前,村民实在太渺小,村干部和村集体的软弱则是普遍现象,甚至有时国家政权力量也显得软弱无力。乡村混混成了村庄秩序的主导者,成为村级治理和村庄生活中暗着起实际作用的力量。他们改变了熟人社会内部的诸种微观权力关系,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原则。在这一背景下,“有才无德”的村干部、“好混混”都怪异地出现在村级治理的舞台上。村庄生活和村级治理日益受乡村混混支配,日益呈现出暴力化景象。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村民的行为准则不再是人情,行为不再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他们不再顾及情面、讲究互让,而是为了利益动辄求助于乡村混混,倚仗于暴力。乡土逻辑变异使得村庄道德秩序濒临瓦解,村庄因而不再是“熟人社会”。尽管村民之间可能还互相熟识,但村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乡村社会的秩序机制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去熟人社会化”,是“农村社会灰色化”。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问题与进路  9-29
  1.1 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9-10
  1.2 理论模型与分析概念  10-17
  1.3 本研究的方法论  17-26
  1.4 田野工作与章节安排  26-29
2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29-49
  2.1 熟人社会与“熟悉”  29-32
  2.2 熟人社会的礼俗与人情  32-36
  2.3 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  36-40
  2.4 村庄微观权力的规训与再生产  40-46
  2.5 集体化实践对村庄的意义  46-49
3 乡村江湖初兴与熟人社会  49-79
  3.1 那些无聊的年轻人  49-52
  3.2 无聊年代的乡村江湖和地缘团伙  52-58
  3.3 乡村江湖的英雄主义和关系团伙  58-66
  3.4 乡村江湖的阴暗角落  66-70
  3.5 国家治理与乡村江湖的衰落  70-76
  3.6 深嵌于熟人社会中的乡村江湖  76-79
4 乡村江湖复兴与熟人社会  79-107
  4.1 江湖复兴与越轨行为  79-85
  4.2 江湖机遇与乡村混混的转型  85-92
  4.3 乡村江湖的联盟格局及其流动  92-98
  4.4 乡村江湖的分层与非法利益  98-104
  4.5 凌驾于熟人社会之上的乡村江湖  104-107
5 乡村治安工作的变迁及其困境  107-134
  5.1 改革初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107-113
  5.2 “专门工作”的进展  113-121
  5.3 新时期的“群众路线”  121-125
  5.4 治理方式变迁与乡村治安的困境  125-134
6 乡村混混与村庄社会秩序  134-159
  6.1 本土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134-139
  6.2 本土混混的危害与村庄社会性质  139-144
  6.3 外来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144-149
  6.4 本土混混对外来压力的抵制  149-155
  6.5 村庄社会秩序与乡土逻辑变异  155-159
7 乡村混混与村庄人际关系  159-176
  7.1 最有面子的人  159-163
  7.2 本土混混与同村熟人的相处  163-167
  7.3 乡村混混对村庄熟人间相处的影响  167-171
  7.4 村庄人际关系变迁与乡土逻辑变异  171-176
8 乡村混混与村级治理  176-201
  8.1 那些“有才无德”的村干部  176-180
  8.2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治理“钉子户”  180-186
  8.3 那些“好混混”  186-190
  8.4 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私人执法”  190-195
  8.5 乡土逻辑变异背景下的村级治理  195-201
9 乡土逻辑变异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201-221
  9.1 脱嵌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混混  201-204
  9.2 乡村混混与村庄微观权力关系变迁  204-209
  9.3 乡村混混与乡土逻辑变异  209-213
  9.4 道德秩序瓦解与劳动伦理衰落  213-217
  9.5 农村社会灰色化  217-221
致谢  221-223
参考文献  223-232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32-233

相似论文

  1. 社会变迁背景下幼儿园亲师关系研究,G615
  2. “半熟人社会”中人际信任的困境及其建构机制研究,C912.3
  3. 行为科学视角下的乡镇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研究,D630
  4. 农村社区公路自主筹资建设研究,F542
  5. 权力关系主导下的人事选拔探究,D691.4
  6. 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C912.3
  7.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C912.82
  8. 农村嫁妆消费变迁研究,C912.82
  9. 农村人情消费及其功能研究,C912.82
  10.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的公民意识提升路径探析,C912.82
  11. 电视与乡村社会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变迭研究,C912.82
  12.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1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C912.82
  14. 农村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政府行为研究,C912.82
  15.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C912.82
  16.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的发展研究,C912.82
  17. 农村宗族活动中族员的行为策略研究,C912.82
  18. 乡村关系研究,C912.82
  19. 村落公共空间的表达,C912.82
  20. 少数民族农村社区自组织研究,C912.82
  21. 移民村庄利益分配中的权力运作,C912.8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地区社会学 > 农村社会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