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末端肽段在RON/RON△160所介导的信号传导及致瘤活性中的作用

作 者: 陆意
导 师: 王明海;姚航平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肿瘤学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RON 消化道肿瘤 C末端肽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信息传导 肿瘤生长
分类号: R730.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受体酪氨酸激酶RON在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等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RON在乳腺,结肠,肺,甲状腺,皮肤,膀胱和胰腺肿瘤等组织中呈高度表达,而在正常上皮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RON的异常表达常伴随变异体产生。变异体RON△160的过度表达是结肠癌细胞的一个特征。RON含有多个功能性的结构域,如胞外的SEMA结构域、PSI基团、IPT单位和胞内的邻膜区、激酶区和C-末端磷酸化位点等。不同的结构域在RON介导的生物学活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缺失或截断都会导致RON受体磷酸化活性改变。变异体RON△160缺失胞外段第一个IPT单位,使它具有致瘤性。C-末端位于RON第20外显子,在调节RON活性中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其包含一个多功能结合位点—Y1353VQL-PAT-Y1360序列。该位点能招募下游的信号分子,如PI-3K,Smad,Grb2,STAT3等。当RON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后,该位点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传导信号。但是包含两个突变位点Y1353和Y1360的突变体RONM1254T显示这个多功能位点对致瘤活性不是必需的。另一方面,体外实验显示整个C-末端对RON激酶活性有自我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是C-末端Tyr1353/1360残基与激酶区Tyr1238/1239残基之间的结合起作用。研究发现C-末端的Tyr1353/1360残基发生突变或被Phe替代后,C-末端与激酶区的结合更加紧密,进一步抑制RON活性。因此,C末端在RON介导的生物学活性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RON蛋白在正常人消化道上皮组织及其癌变细胞中的表达状态,同时着重探讨RON-C末端肽段在RON及其变异体RON160所介导的信号传导及致瘤活性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制备并鉴定数个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特异性抗RON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抗RON单抗(2F2),检测了RON在正常人消化道及癌症组织中的表达。所用的组织芯片类型包括:正常成人、胚胎及多种消化道肿瘤组织。利用PCR方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的两个RON变异体——RON-CF和RON△160-CF。通过细胞表达、蛋白化学分析、生物学功能及动物体内实验等实验方法,研究了C末端在RON及RON△160在促进细胞侵袭性生长中的一些作用及机理。结果:1、成功制备了特异性抗RON单克隆抗体Zt/g4、2F2和2C6,初步鉴定了它们在免疫组化、ELISA、免疫沉淀、免疫荧光等方面的性状。其中Zt/g4和2F2主要识别RON胞外段,两者都具有激活RON磷酸化的活性。2C6主要识别胞内段,没有明显抑制或激活RON的生物学活性;2、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ON在消化系统的胚胎和成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呈低水平表达,两者的表达和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在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组织中,RON蛋白呈异常表达,其中50%以上的结直肠癌组织中RON为过度表达:3、C末端缺失的RON蛋白呈现明显的生化及生物学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1) C末端缺失后导致RON受体无法发生二聚体化,蛋白磷酸化的作用消失;2)在RON介导的信号通路中,C末端缺失后RON/RON△160的自体磷酸化功能丧失、下游信号蛋白(Erk1/2、AKT)的磷酸化也抑制,RON△160介导的细胞浆内β-catenin的积聚的功能减弱;3)C末端去除后导致RON△160介导的细胞增殖、形态改变、迁移和动物体内致瘤效应等活性明显丧失。结论:RON蛋白在正常人胚胎和成人消化道上皮组织中呈微量表达状态,而在部分消化道肿瘤组织,特别是在大肠癌中呈过度表达,提示RON的过表达可能和大肠癌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的病理联系。RON蛋白C末端是调节RON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通过影响RON受体的磷酸化,调节胞内信号蛋白途经的激活,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9
Abstract  9-13
缩写清单  13-15
目次  15-17
总引言  17-23
第一部分 RON在消化系统正常组织发育成熟过程及 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3-53
  1 引言  23-25
  2 材料和方法  25-40
  3 实验结果  40-53
    3.1 抗RO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亚型鉴定  40-43
    3.2 抗RON单克隆抗体在不同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43-44
    3.3 抗RON单克隆抗体诱导RON及下游信号蛋白磷酸化  44-46
    3.4 抗RON单克隆抗体促进3T3-RON/3T3-RON△160细胞形态改变、增殖及转化  46
    3.5 抗RON单克隆抗体对3T3-RON△160介导的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  46-48
    3.6 RON在正常胚胎和成人消化道上皮细胞中稳定表达  48-50
    3.7 RON在食道、胃、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50-53
第二部分 C末端在RON/RON△160介导信号传导和 肿瘤侵袭活性中发挥的作用  53-91
  1 引言  53-55
  2 材料和方法  55-67
  3 实验结果  67-83
    3.1 RON-cf和RON△160-cf的构建和表达  67-71
    3.2 C末端的缺失抑制RON/RON△160发生自发或诱导的磷酸化  71-73
    3.3 C末端对RON/RON△160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  73-75
    3.4 C末端调节RON/RON△160介导的β-catenin表达  75-76
    3.5 C末端参与RON/RON△160介导的细胞增殖、形态学改变和迁移  76-79
    3.6 PD98059抑制Zt/g4诱导的细胞增殖、形态改变  79-80
    3.7 C末端缺失导致RON△160丧失介导肿瘤生长的能力  80-83
  4 讨论  83-91
参考文献  91-99
附录一 实验流程图  99-101
附录二 综述  101-115
  参考文献  111-115
作者简历  115-116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116-117
参加的课题  117

相似论文

  1. RECK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R739.4
  2. Caveolin-1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R739.4
  3. RUNX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R735.3
  4. S100A4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R735.3
  5.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737.33
  6. E-钙粘附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达及意义,R739.7
  7. P2X_3和CGRP受体在不同胎龄人胚DRG的表达分布,R321
  8.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浆DNA定量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R735
  9.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8.1
  10. Cyr6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参数及预后关系的研究,R735.1
  11. CTGF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R735.1
  12. HIF-1α、P-gp、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4.2
  13. Ebp1与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的研究,R735
  14. rh-aFGF对创伤性关节炎早期大鼠软骨和滑膜中MMP1表达的影响,R684.3
  15. K_ATP通道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开胸术后慢性疼痛所致痛觉超敏中的作用,R614
  16. 外周血循环Her-2 mRNA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R737.9
  17. 非小细胞肺癌中PRL-3和RhoC的表达及其意义,R734.2
  18. 甲泼尼松龙预干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R651.2
  19. FTL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其在常见消化道癌诊断中的价值,R735
  20. VEGF、HIF-1α与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21. 埃兹蛋白和钙粘蛋白-E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一般性问题 >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