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

作 者: 卢锋
导 师: 张舒予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本土化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分类号: G206-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伴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它也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的新动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阻力。本研究以“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为主题,在系统总结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中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和路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要厘清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参照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同时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经验。本研究发现,各学科的本土化都不约而同地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强调理论体系、学术队伍和方法论的建构。同样,其他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都从各自的媒介环境、媒介政策、教育体制等出发,注重与本土问题和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结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经历了引入与起步、借鉴与成长、积累与深化以及反思与分化等四个发展时期。但本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1997年成为一个正式研究领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漫长的萌芽期。在经历了本土吸纳、本土生成、批判反思三个阶段之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正在走向推陈出新。针对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还存在着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以及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等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应转变思路,即从历史的、现实的取向转向未来的视角,在确定“媒介对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以原创性和自主性为目标,以形成本土意识、有一批致力于本土化研究的学术社群、正确处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国当代实践和传统的关系问题为条件,通过由外及内和由内及外两个维度,努力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对话。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本土化方面,本研究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积极建构的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既有保护的色彩,也有积极建构的诉求;在教育模式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当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家庭教育更是由于其感染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当前在我国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市1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及其父母、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娱乐的需要;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和学生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11
第1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4
    1.1.1 媒介素养教育:全球化的趋势  11-12
    1.1.2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新动向  12-13
    1.1.3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遇到困难  13-14
  1.2 研究内容  14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5
  1.4 概念的界定  15-17
    1.4.1 媒体、传媒与媒介  15
    1.4.2 素养  15-16
    1.4.3 媒介素养  16-17
    1.4.4 媒介素养教育和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17
    1.4.5 本土化  17
  1.5 研究方法  17-18
  1.6 论文结构安排  18-19
第2章 本土化研究述评  19-39
  2.1 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19-23
    2.1.1 现代化  19-21
    2.1.2 全球化  21-23
    2.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  23
  2.2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及其经验总结  23-27
    2.2.1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23-24
    2.2.2 社会学本土化的含义  24-25
    2.2.3 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  25-26
    2.2.4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经验总结  26-27
  2.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27-29
    2.3.1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27-28
    2.3.2 教育学本土化的内涵  28-29
    2.3.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29
  2.4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29-32
    2.4.1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与含义  29-30
    2.4.2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的  30-31
    2.4.3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31-32
  2.5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  32-38
    2.5.1 法国媒介素养教育  32-33
    2.5.2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  33-34
    2.5.3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  34-35
    2.5.4 香港媒介素养教育  35-36
    2.5.5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  36-38
  2.6 小结  38-39
第3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9-56
  3.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  39-49
    3.1.1 引入与起步(1997—1999年)  39
    3.1.2 借鉴与成长(2000—2003年)  39-41
    3.1.3 积累与深化(2004—2005年)  41-45
    3.1.4 反思与分化(2006年至今)  45-49
  3.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  49-53
    3.2.1 本土化的阶段  49-50
    3.2.2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阶段  50-51
    3.2.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51-53
  3.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53-55
    3.3.1 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  53
    3.3.2 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  53-55
    3.3.3 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  55
  3.4 小结  55-56
第4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与路径  56-73
  4.1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56-61
    4.1.1 逻辑起点及其标准  56-57
    4.1.2 "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57-60
    4.1.3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逻辑起点的意义  60-61
  4.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  61-66
    4.2.1 原创性  62-63
    4.2.2 自主性  63-66
  4.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路径  66-72
    4.3.1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条件  66-68
    4.3.2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维度  68-71
    4.3.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方法  71-72
  4.4 小结  72-73
第5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研究——以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为例  73-99
  5.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73-74
  5.2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74-80
    5.2.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  74-75
    5.2.2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  75-76
    5.2.3 家庭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领域  76-78
    5.2.4 家庭教育: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78-80
  5.3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检视  80-90
    5.3.1 问卷设计与采样过程  80-81
    5.3.2 高中生使用媒介的目的  81-83
    5.3.3 高中生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  83-85
    5.3.4 高中生和家长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  85-86
    5.3.5 高中生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  86-87
    5.3.6 高中生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87-90
  5.4 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原则  90-98
    5.4.1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  90
    5.4.2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  90-91
    5.4.3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  91-96
    5.4.4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  96
    5.4.5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96-98
  5.5 小结  98-99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后续方向  99-102
  6.1 研究总结  99-100
  6.2 后续研究方向  100-102
附录A  102-109
附录B  109-115
附录C  115-120
参考文献  120-135
  一、中文文献  120-129
    (一) 书籍专著  120-122
    (二) 期刊论文  122-129
    (三) 学位论文  129
    (四) 论文集  129
    (五) 报纸类  129
  二、英文文献  129-135
    (一) 印刷文献类  129-133
    (二) 网络资源类  133-135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35-136
致谢  136-137

相似论文

  1.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G222.3
  2. 河源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研究,G633.955
  3.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4.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模式研究,G206
  5. 地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研究,G222
  6.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校本课程的本土化研发,G632.3
  7. 民间美术与现代广告设计交融之研究,J524.3
  8. 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策略研究,G206
  9. 基于国产器件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TN248.1
  10. 大连S公司本土化发展案例研究,F279.26
  11. 靳尚谊油画艺术研究,J213
  12. 田汉戏剧批评研究,I207.3
  13.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路径研究,C916
  14. 谁来拯救真人秀,G222
  15. FNL公司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F276.7
  16. 摩博泰科环保技术中国市场推广应用的现状与对策,X324
  17. 研究《昕薇》杂志带动我国青年服饰风格的流行,TS941.13
  18. 远藤新在长春市建筑作品研究,TU-86
  19. 从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师价值观的视角看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B82-057
  20. 新疆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发展研究,J213
  21. 中国当代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倾向研究,J2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