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嬗变的医史学研究

作 者: 刘悦
导 师: 郑金生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药理 四气理论 医史文献
分类号: R-0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中药传统的药性理论。文中前言部分对文题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鉴于古代“药性”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含义复杂,实际用法多变,因此本文将所研究的“药性”局限于狭义范围,即由药物内在物质所决定的,与药物产生效应相关的药物毒性及寒热之性等。其中“四气”药理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四气”一词作为药性寒热理论总称,原始出处明确,含义鲜明。本文文题中,将“四气”所包含的药物理论视为一种“药理说”。“药理”在文中所指的是中药传统的药理说。虽然当今普遍将“药理”一词特指西药药理学,但由于该词在历史上就是中医药固有名词,本文属于探讨中药药理历史的专论,所以尊重历史事实,在文题中仍使用“药理”一词。“四气”药理说在历史上的发展并非直线性地由少到多、由简到繁。金元时期的“四气”药理已经被赋予《神农本草经》所言之外的内容。正由于这样的变化,本文使用了“嬗变”一词,意在提示“四气”药理具有比较特殊的演变过程。在完成“四气”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之后,本人发现目前该研究的薄弱环节是缺乏严谨的史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忽视史料的甄别,史料年代不明;忽视搜集年代相对比较明确的文史资料;忽视对药性理论发展具体过程的系统研究,文献资料占有不够全面,等等。本人博士生在读期间,曾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子课题(“中药药性成因研究”),及《中华大典·药学分典》课题,得以收集了大量的医药古籍资料,以及文史方面的一些材料。因此,本文撰写过程中,按照医史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从医药、文史等各方面的文献中搜求年代确切的可靠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甄别、遴选、利用。正文按时代先后对古代药性起源及“四气”药理说的嬗变过程进行纵向、尽可能系统地研究。希望能较为真实地还原历史,并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历史借鉴,为现代修订药性或确定新发现药物的药性提供参考。文中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而非社会学意义的朝代)划分出4个历史时段,并将各时段的主要特点体现于标题中。这4个时段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分别是:(1)药性的早期体察与“四气”归纳——先秦至魏晋时期(公元420年以前)(2)药性成因初探与“四气”理论扩展——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公元420-960年)(3)“四气”理论修正与药类法象——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4)“四气”及相关药性的界定与理论总结—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先秦至魏晋时期,是早期药性孕育与理论萌生期。春秋以前,最早被认识的药性集中在“毒”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对疾病寒热属性认识的深化,使药物寒热属性已处于孕育之中。秦汉之际,药性寒热处于有实无名期,根据《史记》记载的侍医遂与淳于意一场医药辩论,可知最晚在西汉初,人们已经认识到药物具有对立的阴阳、刚柔(实即寒温)之性,并已用来指导临床用药。东汉初《汉书》“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的记载表明,西汉后期药性寒热已经名实俱备。约在西汉后半期(公元前1世纪),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先代医药学家将气候术语“四气”引进本草学,作为药性寒热理论的总称。大致成书于西汉后期的《神农本草经》序论中记载了“四气”一词,及其具体内容(寒、热、温、凉)和运用原则(“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从而在西汉末形成了“四气”药理说。通过比较这一时期《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中的药性记载,可知《本经》药性虽是必备内容,但仍嫌粗略。“别录”对药性的体察日趋细微,并注意到炮制、药物不同部位与种类、产地等对药性的影响。《内经》(不包含“七大论”)中虽然也论及“气”、“味”,但与《本经》之四气、五味无直接联系。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药性成因初探与“四气”理论扩展期。梁·陶弘景首次系统探究单味药性的成因、订正药性,并记载了药物寒热属性之外对药“气”的认识。这类药“气”或为药物某些特性及能力,或为药物的可嗅之气。陶弘景在编制“诸病通用药”表时,用朱点、墨点、无点来标示药物的热、冷、平三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氏主张药分三性。至隋唐五代,药性含义扩大到药物的体性(形质、气嗅等)、性能(十剂)等方面。药物性、效呼应成为探讨药性的主要途径。此外,药物的炮制、产地、时节、品种成为影响药性四大关键因素。五代末单味药之“凉”性记载始见于本草著作,体现了“四气”理论的深刻影响。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大论”中有药物气味论说。这些论说根据临床用药遇到的新问题(“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拓展了“四气”药理运用的范围,提出了应对新问题所需的反佐法、根据脏腑属性用药,并主张用药“四畏”与气味结合分治六淫等用药法;还从哲学层面提出了气味(并不局限于实指药物的气味)分阴阳厚薄以及气机升降思想。这些论说成为此后“四气”理论嬗变的思想渊源。宋金元时期是“四气”理论修正与法象药理盛行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除延续前代药性订正及成因探讨之外,“四气”命名质疑、“法象”药理说兴起、“四气”理论嬗变,是这一时期药性发展最突出的三大特征。北宋寇宗爽在深入探讨单味药性、效的同时,首次提出用“四性”代替“四气”的主张。但此主张由于存在某些缺陷,所以最终难以普遍推行。金元医家法天象地,将药性之“四气”,嬗变为与“地气”相对应的“天气”,从而赋予“四气”以厚薄阴阳、升降浮沉,以及与脏腑机能相对应等内涵。从金元时期开始,《本经》“四气”与《素问》“气味”开始糅合成一体,使“四气”理论的临床运用范围急剧扩大,并出现“甘温除大热”等新的用药法,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已有医家觉察到嬗变后的“四气”药理说中出现了概念混乱问题。所谓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浮沉等,乃是阴阳二气的衍生之物,并非《本经》最早的“四气”概念。因此明清医家在延续前代已开拓的订正药性、汇集前人药理学说等研究内容之外,开始尝试规范“四气”相关的不同概念。其中出现了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的“性、气、臭”三分说,明末《药品化义》中的“气、形、性、能、力”五分说。明·缪希雍提出“气之毒者必热,味之毒者必辛”说,将气、味、毒三者联系起来。清·徐大椿提示,古人处方用药,并非专门依据药性寒热之性推衍。药物具有不同的功用,医家们可能从其不同的性质入手用药,甚至有药性寒热与病情的寒热温凉似乎毫不相关,但却能取神效。并且“四气”等药性理论,仍存在许多不可解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从试验中获取新知。明·李时珍则认为“升降在物亦在人”,强调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炮制、配伍等)去控制和改变药性,扩大治疗范围。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药“四气”药理说是在中医治疗实践中形成的药物寒热属性的理论,是继药物的毒性、五味药理说之后的一项重要理论。2000多年来,以“四气”为总称的药性寒热理论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特色。历代医药学家诠释、发展着这一理论,并尝试用多种方法对单味药药性进行考订。“四气”理论的共同的特征可以用现代语言表述,即:基于药物内在物质受物种、环境、人力的影响,产生感官所能觉察的寒热温差及治疗不同属性疾病(早期主要是寒、热疾病)并取得效应的规律总结。该理论的核心检验标准是药物的性、’效呼应。《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的“四气”药理说,经过金元医家运用《素问》“气味”论进行新的整合与调整,其内容业已翻新。此后“四气”药理的内容与运用方法日益丰富,成为当今中医用药的重要参考。本文有创新意义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采用医史学研究方法,严格甄别遴选可靠史料,对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按时代为序,进行了纵向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具有标志意义的《史记》等正史或年代明确的文史与医药资料,确定气候术语“四气”被引入本草学作为药性寒热理论的总称,其时间在西汉后半期。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是“四气”得以引入本草学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引进“四气”一词作为药性寒热理论总称是先代医家们的创举,其具有合理性。(2)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四气”药理说在金元时期嬗变的过程与内容。嬗变前的《本经》“四气”药理说仅限于药性寒热,其运用亦仅限于针对寒热病因。嬗变后的“四气”药理说被纳入五行学说的框架之中,分别与五味、脏腑等建立起联系,其作用则扩大到可升降上下、可归属于相应的脏腑,从而形成了与病势、脏腑病机相适应的新型“四气”药理说。(3)系统归纳了古代寒热药性的各种成因及影响因素。其中特别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宋·王继先《绍兴本草》两部本草著作中的药性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归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效应反推是确定药性寒热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以物性证药性、法象联想、五行推导、以类相求、经验总结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药性。文中还发掘出民间以植物形态确定药性的罕见方法。生熟炮制、配伍方式、种植地区、药用部位、药物品种、采收时节等是可以影响到药物的寒热之性,使之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文中还从分析宋·寇宗爽提出将“四气”改称“四性”观点的实际影响(响应者寥寥)出发,分析了其难以为后世接纳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现代研究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予以考辨,并分别提出了初步意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0
Abstract  10-13
文献综述  13-41
  参考文献  33-41
1 前言  41-53
  1.1 "药性"出处、含义及古今用法  42-45
  1.2 "四气"药理术语的含义及争议  45-48
  1.3 关于"药理"一词的出处与含义  48-49
  1.4 "四气"药理说"嬗变"的解释  49-50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50-53
2 药性的早期体察与"四气"归纳——先秦至魏晋时期  53-75
  2.1 早期药性的孕育与名实演进  54-62
    2.1.1 药物毒性发现期——春秋以前  54-56
    2.1.2 药性寒热孕育期——春秋战国  56-58
    2.1.3 药性寒热有实无名期——秦汉之际  58-60
    2.1.4 药性寒热名实俱备期——西汉末及其以后  60-62
  2.2 《本经》"四气"起源与早期药性  62-75
    2.2.1 "四气"起源与被引入本草的时代  62-67
    2.2.2 《本经》与"别录"药性之比较  67-72
    2.2.3 《本经》"四气"与《素问》"气、味"  72-75
3 药性成因初探与"四气"理论扩展——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75-105
  3.1 陶弘景对药"气"(性)理论的探讨与阐发  76-86
    3.1.1 首论药性成因  76-81
    3.1.2 陶弘景论药之"气"  81-83
    3.1.3 陶氏"三性"说辨析  83-86
  3.2 隋唐五代本草论药之"气"(性)  86-96
    3.2.1 药性含义之扩展  87-89
    3.2.2 注重药物性、效呼应  89-90
    3.2.3 药物性、效四大关联  90-94
    3.2.4 四气之"凉"性补缺  94-96
  3.3 "四气"理论运用之拓展  96-105
    3.3.1 寒热治法运用的新境界  97-100
    3.3.2 用药"四畏"与气味结合分治六淫  100-102
    3.3.3 法象阴阳与气味厚薄  102-105
4 "四气"修正与药类法象——宋金元时期  105-134
  4.1 宋代药性订正与理论探讨  106-124
    4.1.1 药性甄别与修止  106-112
    4.1.2 沈括"英精气味"说  112-113
    4.1.3 寇宗爽药理研究新见解  113-117
    4.1.4 《圣济经》中法象与气臭说  117-120
    4.1.5 性味、法象二说之运用与评论  120-124
  4.2 金元"四气"概念嬗变与运用  124-134
    4.2.1 药类法象中的"四气"  125-128
    4.2.2 气味厚薄及升降  128-133
    4.2.3 甘温除大热  133-134
5 "四气"及相关药性的界定与理论总结——明清时期  134-155
  5.1 "四气"及相关药性概念的界定  134-141
    5.1.1 性、气、臭三分说  135-136
    5.1.2 气、形、性、能、力五分说  136-141
  5.2 药性理论的汇集与总结  141-144
  5.3 药性订正及辨性依据  144-148
  5.4 气、毒关系  148-150
  5.5 常理不能解释之药性专长  150-153
  5.6 "升降在物亦在人"  153-155
6 讨论  155-163
  6.1 确定"四气"理论起源时代及影响因素的要点  155-156
  6.2 关于金元时期"四气"理论嬗变的思考  156-157
  6.3 药物"四气"的确定方法与影响因素  157-160
  6.4 关于"四气"理论运用发展的思考  160-162
  6.5 药性理论若干争论焦点问题的初步意见  162-163
7 结语  163-166
参考文献  166-177
附录  177-217
  附录一:宋以前诸家本草中关于"药性"及药"性"的论述  177-198
  附录二:《证类本草》所引诸家本草论药物之"气"  198-209
  附录三:《吴普本草》所载诸家药物气(性)  209-212
  附录四:《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药物气(性)差别比较表  212-217
致谢  217-218
个人简历  218-219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219-222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3.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4.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高钾血症与口服中药汤剂的关联性分析,R692.5
  5.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8.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9.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10.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11.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12.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13.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14.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5.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16.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17. 中药接骨散对犬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S858.292
  18.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登革热媒介伊蚊和丹东三带喙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R184
  19.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20. 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R283
  21. 6年间儿科感染性疾病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R44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一般理论 > 医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