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郑珍诗学研究

作 者: 陈蕾
导 师: 胡晓明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郑珍 巢经巢诗钞 宋诗派 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合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等县训导。一生穷处独学,终老僻壤,然才学深厚,于经学、训诂、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位列《清史稿·儒林传》,被后世誉为“西南巨儒”。郑珍本人虽视作诗为余诣,但其诗集《巢经巢诗钞》自清末刊刻传世以来,却备受赞誉。陈衍认为他是道光后宋诗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其诗乃“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石遗室诗话》)。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的评价亦甚高,以至于断言“有清三百年,王气在夜郎”。郑珍的诗,对后来的“同光体”作家如沈曾植、陈三立、范当世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胡先骗《读郑子尹(巢经巢诗>》更将其推为“有清一代冠冕”。但这样一位重要的诗学人物,却在上世纪后半叶因被贴上“宋诗派”的标签而备受冷遇,其《巢经巢诗钞》九百余首诗歌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力图运用文史哲综合研究的思路,文献考索与理论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从其诗歌本身入手,勾勒诗人荼檗备尝的艰难一生,解读其尘封已久的内心世界,探讨丰赡复杂的诗学实践,并尝试在清诗史和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给他作一个定位,以期展现一个真实质朴、高华不俗的诗性生命,并藉此促进清诗、尤其是近代诗的研究。本文共分绪论和正文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为郑珍诗学研究小史,概述了自清末至今百余年来郑诗研究的过去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前人研究的留白之处,从而明确本文的主攻方向。第一章题为“生平简笔”,主要运用文献考索的方法,对郑珍的生平行状作一次全面的梳理。文章认为,郑珍的一生可分为四期,即奋发图强的少年求学期、蹭蹬失意的青年求仕期、穷困奔忙的中年出仕期、和颠沛流离的晚年逃难期。与此同时,在论述事迹的同时,特注意从诗歌中挖掘诗人各个时期的特殊心态,以助了解其性格发展的脉络和后来诗学表现的原因。第二章题为“思想发微”,拟从诗歌解读入手,发现诗人丰富隐秘的精神生活和高华不俗的人格世界。文章认为,郑珍虽然在学术上采取“汉宋兼采”的治学路径,但在实践上却终以程朱故训为依归,体现出恪守儒行的大儒风范。同时,其个性中又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侧面,如孝子、情种、酒徒等等。此外,本章还论述了除诗学外郑珍在多个领域中的不俗造诣。这些看似诗学外围的分析都将有助于增进对其诗学本身的了解。第三章题为“诗学刍议”,拟从诗论主张、诗歌主题、风格渊源和诗学成就四个方面展开对郑珍诗艺本身的全面考察。文章认为,郑珍“不俗、自立、独创”的诗学理想中充满了难能可贵的文学创造者的主体意识和创新锐气。而其丰赡多姿的诗歌主题则涵盖了国计民生、亲情友情、山水奇观、金石考据等多个方面,笔力不凡,各有千秋。在风格渊源方面,能融奇奥渊懿与平易自然为一体,又能转益多师,唐宋兼采,却不规规于古人,以真情锻造“自家面目”,终成晚清诗坛大家。故其对晚清诗坛上同光体、诗界革命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产生过较深远的影响,说他是清诗史上一流的诗人并不为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绪论:郑珍诗学研究小史  12-30
  小引  12
  一、19世纪末至70年代:序跋与诗话点评的时期  12-17
  二、20世纪80年代:承上启下的摸索期  17-19
  三、20世纪90年代:郑诗研究的多维开展期  19-23
  四、新世纪以来:视角方法多样化的时期  23-27
  五、小结  27-30
第一章 生平简笔  30-86
  第一节 家族传统与诗人性情  30-40
    一、郑氏家族  31-35
    二、黎氏家族  35-40
  第二节 科场沉浮中的矛盾心理  40-53
    一、举业维艰  41-44
    二、青袍误我  44-53
  第三节 宦海行藏与成功学  53-67
    一、贫而求仕  54-59
    二、进退有道  59-67
  第四节 晚年经历与诗性升华  67-86
    一、流离岁月  68-74
    二、苦难诗人  74-86
第二章 思想发微  86-168
  第一节 哲学思想  86-117
    一、理学宗尚  87-94
    二、儒、道、释思想  94-109
    三、政治制度论  109-117
  第二节 性情人生  117-144
    一、逸事  118-124
    二、孝子  124-128
    三、情种  128-138
    四、酒徒  138-144
  第三节 煌煌造诣  144-168
    一、学术成就  144-153
    二、教育实践  153-160
    三、美学趣味  160-168
第三章 诗学刍议  168-240
  第一节 诗论主张  168-178
    一、诗本论:性情与学问  168-173
    二、师法论  173-176
    三、"意境说"及其它  176-178
  第二节 诗歌主题  178-215
    一、民胞物与的民瘼诗  179-190
    二、酸涩真挚的亲情诗  190-198
    三、奇奥清丽的山水诗  198-207
    四、游心翰墨的学人诗  207-215
  第三节 风格渊源  215-233
    一、风格特点  215-224
    二、师法渊源  224-233
  第四节 诗学成就  233-240
结语  240-242
附录:海外汉学界对郑珍诗学之译介  242-249
参考文献  249-254
后记  254-255

相似论文

  1. 历炼骏骨阅山川,I207.22
  2. 论何绍基诗歌中的“不俗”,I207.22
  3. 郑珍的诗歌美学研究,I207.22
  4. 何绍基诗歌研究,I207.22
  5. 陈衍诗论研究,I207.2
  6. 郑珍《说文逸字》研究,H161
  7. 《巢经巢诗钞》研究,I207.22
  8. 清代宋诗派及宋诗学的生成与发展,I207.22
  9. 查慎行研究,I206.2
  10. 郑珍《说文新附考》研究,H161
  11. 翁方纲诗论与清中期诗学思潮转向,I207.22
  12. 郑珍诗歌研究,I207.22
  13. 清代宋诗师承论,I207.22
  14. 近代宋诗派研究,I207.25
  15. 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I207.25
  16.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17.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综论,I207.22
  18.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19.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20.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21.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