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专区制度研究

作 者: 王珂
导 师: 谢春涛
学 校: 中共中央党校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行政区划 专区制度 许昌专区
分类号: D6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疆域辽阔,省县远隔,如何突破省县之间的空间界限、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是历代统治阶级进行行政区划探索的关键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已有行政区划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专区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行。在全国建立的众多专区中,许昌专区是其中之一。许昌专区在建立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政治组织系统和较为稳定的运行方式。文章以史为线,运用历史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地位、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评价和总结,以达到了解专区发展历程,从而为分析和设置地方层级建制架构服务的目的。在中国古代史上,治所位于许昌的省县之间层级设置历时长久,因此,在当地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并且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历史印记的区域归属感、层级认同感和心理满足感,这为许昌专区的设立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依据。在历史上,河南省就是全国地域面积广大的省区之一,为克服省辖县的管理困难、加强省县之间的联系,国民政府时期,统治阶级就在河南许昌实行了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到了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根据战时管理的需要,也在此设置了行政督察区;建国后,许昌专区作为省县之间的一个层级被保留下来,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许昌专区的地位经历了虚实之间的曲折转换。“文化大革命”之前,许昌专区一直作为虚设层级存在;1975年宪法颁布后,地区(此时专区已改称地区)在法律上拥有了正式地方层级建制的地位,实现了由虚级向实级的转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按照1978年宪法的规定,专区仍称为地区,而且其地位又由一级地方政府转变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由实级变回到虚级。直到20世纪80年代,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地区辖区许昌市升格为省县间的实设层级——地级市,许昌省县间行政层级才实现了由虚级向实级的彻底转变。在许昌专区的发展过程中,其政治组织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并变得日益庞大。许昌专区设置了几乎上下对口、门类组织齐全、各项功能完备的职能部门,其职权范围也随着职能部门的扩展而不断扩大。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许昌专区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序的运行程序和运行制度。许昌专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反馈等各个重要环节和干部人事制度、财政制度等各项制度,这些运行环节和运行制度相辅相成、互为共生,共同构筑了专区的运行。从经济地位、辖区范围、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等级归类等方面来衡量,许昌专区在河南省的专区中处于较为突出的地位。许昌专区虽名义上为“虚”设层级,但它曾作为对县级行政建制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在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省县关系、加强中央领导和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不亚于正式层级的贡献。因此,许昌专区的地位可以用名“虚”质“实”来概括。许昌专区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机构设置逐渐膨胀、政治文明程度相对较低、客观上增加了行政层级等弊端。从客观上来讲,在整个行政区划的发展过程中,专区出现一定的行政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抹杀它的地位和作用,更不能使之成为在短期内强行撤销目前尚存少数专区及其“发展成果”——地级市的理由。总之,行政区划的设置和改革,应从实际出发,适时进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2
绪论  12-22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3
  二、研究概况  13-17
  三、相关概念  17-20
  四、研究方法  20
  五、文章框架及局限  20-22
导语  22-24
第一章 许昌省县间行政层级的历史回顾  24-35
  第一节 历史上省县间补充性制度体系述略  24-30
    一、清代以前地方层级沿革简述  24-25
    二、州制、府制  25-27
    三、道制  27-29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督察专员制  29-30
  第二节 许昌行政层级的简单回顾  30-35
    一、颍川郡  30-31
    二、许昌的府、州建制  31-32
    三、民国时期许昌省县间建制  32-35
第二章 许昌专区的建立和地位演变  35-88
  第一节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专区  35-60
    一、专区的设立及发展概况  35-41
    二、中共地委的发展  41-49
    三、解放前的专署  49-60
  第二节 许昌专区的建立  60-78
    一、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许昌省县间组织机构  60-66
    二、解放战争时期许昌的地委、专署及其运行  66-72
    三、许昌专区的建立  72-78
  第三节 许昌专区地位的演变  78-88
第三章 许昌专区的政治组织系统及其职能  88-124
  第一节 党的系统  88-102
    一、地委  88-94
    二、纪律检查委员会  94-99
    三、党组  99-102
  第二节 行政系统  102-120
    一、专署  102-115
    二、公安、司法、检察机关  115-120
  第三节 关于人大、政协  120-124
    一、关于人大  120-121
    二、关于政协  121-124
第四章 许昌专区的运行  124-153
  第一节 决策  124-130
    一、地委决策  124-129
    二、专署决策  129-130
  第二节 执行、监督以及信息反馈  130-138
    一、执行  130-132
    二、监督  132
    三、信息反馈  132-134
    四、专区运行的具体案例分析  134-138
  第三节 专区运行的主要制度  138-153
    一、干部人事制度  138-148
    二、财政制度  148-151
    三、其他制度  151-153
第五章 许昌专区的历史评价  153-175
  第一节 地位  153-161
    一、关于地位的评价  153-158
    二、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58-161
  第二节 作用  161-169
    一、解决管理困难  161-163
    二、加强中央的领导和管理  163-165
    三、配合正式层级推进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165-166
    四、历史影响  166-169
  第三节 历史局限  169-175
    一、机构设置及职能方面的局限  169-171
    二、行政层级方面的局限  171-173
    三、法律法规方面的局限  173-175
结语:省县间补充性制度体系的发展前景  175-178
参考文献  178-183
后记  183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7.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8.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9.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10.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11. 瑞安市行政区划调整中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研究,D625
  12.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价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61
  13.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262.6
  14.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D261-A
  15. 鳌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研究,F127
  1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231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的演进及其经验研究,G122
  18.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D633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231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与启示,D25
  21.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研究,D66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地方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