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

作 者: 杜芝明
导 师: 黎小龙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
关键词: 宋朝 边界 边疆 层级 疆域 地理思想
分类号: K2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借助语词(天下、极边、次边、近里、西南蕃等)、文献体例等,运用历史文献逻辑推断法,从边界边疆空间、边疆民族、疆域等方面对“宋朝边疆地理思想”进行探讨,力图展现出宋人边疆地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面貌。文章结构以宋人的边界观念、边疆层级地理思想、边疆民族地理思想、疆域思想为序进行安排,这主要是基于边界、边疆、边疆民族、疆域四者间的逻辑关系:边疆为靠近边界内侧地带,边疆的主体是边疆少数民族,而边界与边疆围成的区域为疆域。全文共为四章,外加绪论共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现状、重难点等内容。第一章,宋人的边界观念。天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着边界的空间、形态、边界纠纷的处理,宋人的边界观念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在边界空间认识上,呈现出多层次性:理想边界与现实边界并存,疆域的边界与直接统治区域的边界并存。在边界形态认识上,呈现出多样性:线状、带状、点状并存,自然边界与人文边界并存。在边界纠纷处理的对策上,区域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明显。第二章,宋人的边疆层级地理思想。宋人往往通过特定词语的使用来表达对边疆层级的认识的,如极边、次边、近里。本部分就宋人对三个词语内涵的认识、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如下认识:宋人对边疆空间进行了层级划分;因人因形势的不同,对边疆层级的认识呈现出差异性,或为三个层级,或为两个层级;宋人的边疆层级地理思想存在区域性特征;宋人对边疆层级的划分主要出于军事层级防御、后勤补给等军事战略目的考虑,这也是对严峻周边形势的一种反映。第三章,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宋朝疆域、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西南边疆民族在边疆民族中的重要地位,故该部分以宋人对边疆民族、西南边疆民族的认识为中心进行了探讨。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存在如下特点:首先,宋人华夷五方格局的民族地理思想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较为完整、整齐的表述,华与夷的空间界线被强化。其次,外国传的出现以及“外国”一词的大量使用体现了以疆域划分民族的地理方法。第三,“杂居中夏”成为宋人认识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要标准,同时《禹贡》中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要服、荒服有了明确空间范围。第四,宋人不仅对西南边疆民族有了界定,而且将其划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民族地理单元;西南蕃民族地理思想在宋代正式形成。第四章,宋人的疆域思想。本部分以祖宗之疆为中心对宋人的疆域思想进行探讨。宋人祖宗之疆思想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宋人对疆域空间范围的认识和对疆土的态度。在疆域空间上,宋人祖宗之疆思想呈现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特点:既与现实疆域相符,又与之相分离。在对待疆土的态度方面,宋人经历了固守与反对开拓——固守与开拓——恢复祖宗疆土的变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绪论  9-25
  一、关于本文的选题  9-11
  二、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理论定位  11-14
  三、研究现状  14-23
  四、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23-25
第一章 宋人的边界观念  25-55
  第一节 宋人对天下格局的认识  26-33
    一、宋人对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的认识  27-30
    二、宋人的天下观、国家观  30-33
  第二节 宋人对边界的认识  33-44
    一、宋人的边界概念  33-41
    二、宋人对边界重要性的认识  41-44
  第三节 宋人在划界谈判中的对策  44-53
    一、宋辽划界  44-46
    二、宋夏划界  46-49
    三、宋与交趾划界  49-50
    四、宋与金的划界  50-53
  小结  53-55
第二章 宋人的边疆层级地理思想:极边、次边、近里  55-87
  第一节 宋人对边疆地理空间的认识  56-59
    一、边疆空间整体性的认识  56-58
    二、边疆空间层级的认识  58-59
  第二节 "极边"的内涵及运用  59-65
    一、"极"、"边"的内涵、运用  59-61
    二、"极边"的运用  61-65
  第三节 "次边"的内涵及运用  65-76
    一、"次"、"次边"的内涵  65-66
    二、"次边"地位的影响因素:以象州地位为中心的探讨  66-70
    三、"次边"的运用  70-76
  第四节 "近里"的内涵及运用  76-85
    一、"近里"的内涵  76-79
    二、"近里"的运用  79-85
  小结  85-87
第三章 宋人的边疆民族地理思想  87-121
  第一节 宋人"华夷五方格局"的民族地理思想  87-92
    一、正史与宋人的民族地理思想  88-89
    二、地理书与宋人的民族地理思想  89-90
    三、其它文献的记载  90-92
  第二节 宋人对边疆民族的认识  92-100
    一、徼外与徼内  94-96
    二、要服与荒服  96-97
    三、外国、远夷、化外(诸国)  97-100
  第三节 宋人的西南边疆民族地理思想  100-119
    一、宋人眼中的"西南"民族  100-102
    二、溪峒、诸蛮、蕃夷与宋人的西南民族地理思想  102-105
    三、"西南蕃"与宋人的民族地理思想  105-118
    四、西南边疆民族地理思想的特点  118-119
  小结  119-121
第四章 宋人的疆域思想:祖宗之疆  121-145
  第一节 祖宗之疆思想的形成  122-127
    一、"祖宗之疆"的提出  122-124
    二、祖宗之疆的内涵  124-125
    三、祖宗之疆疆域思想形成的原因  125-127
  第二节 北宋(真宗后):祖宗之疆思想的继承、发展  127-133
    一、对祖宗之疆思想的继承  127-131
    二、对祖宗之疆思想的发展  131-133
  第三节 南宋:祖宗之疆思想的转变  133-142
    一、对祖宗之疆的认识  133-136
    二、对祖宗之疆的态度:恢复祖宗之疆  136-142
  小结  142-145
参考文献  145-161
后记  161-163

相似论文

  1.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2. 公安信息网边界接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
  3.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4. 三维非稳态热传导边界元方法研究及数值系统开发,O241.82
  5. 扩散流中上下游鞘层结构的实验研究,O53
  6. 边角煤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与防冲设计研究,TD311
  7.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社会化标注主题聚类模型研究,C93
  8. 测量船水下噪声预报及减振降噪技术研究,TB53
  9. “V+到+X”结构中“到”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H195
  10. 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边信息技术研究,TN919.81
  11. 超大型海上风电浮式平台的水弹性响应分析,P75
  12. 时尚企业创意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F426.8
  13. 整舱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性能及声辐射特性研究,U661.44
  14. 基于空间周期性边界的DBD相关问题研究,TM83
  15. 南海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P732
  16. 地源热泵冬季工况土壤温度变化特性研究,TU831
  1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TN929.5
  18. 基于JTAG的ARM11调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TP332
  19. 激光弯曲成形非期望变形抑制方法研究,TG665
  20. 刘文辉治理西康的实践及其思想评述,K258
  21.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HC和C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TK40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