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作 者: 程曦
导 师: 李小平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叶绿素a 浮游藻类群落 富营养化过程 季节演替 营养物限制 藻类早期增长 营养物累积生物学评价实验 水华早期预警和防治 淀山湖
分类号: Q948.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从五个方面:1)20多年历史数据分析,2)湖泊营养物及其响应指标的实际观测,3)藻类增长的实验室和现场生物学评价,4)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增长过程的数学模拟,5)淀山湖营养物投入及响应统计学关系分析,验证了淀山湖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下,浮游藻类群落生长受到水体中营养物交替限制的科学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5年的营养物积累,淀山湖生态系统发生了重大转折,于1999-2000年前后由中度富营养化转变成重度富营养化。虽然淀山湖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但水体中营养物已经累积到足以暴发水华的程度;(2)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基本符合PEG (Plankton Ecology Group)模式,但浮游藻类群落正迅速向以绿藻+蓝藻为主的群落结构演替,夏秋季则以蓝藻(微囊藻)为主,其水华对水源保护区构成威胁;(3)藻类群落生长的营养物累积生物学评价实验研究表明,淀山湖春夏季浮游硅藻和绿藻的生长受到水体营养物磷的显著限制,而氨氮则可能是夏秋季(7-9月)浮游蓝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控制蓝藻的生物量。淀山湖浮游藻类生长的营养物限制符合氮磷交替限制的季节变化模式,即营养物磷是淀山湖的基本限制因子,夏秋季蓝藻群落占优势时则为氮限制;(4)经典的Logistic增长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淀山湖藻类群落春季和夏季的早期增长。近年的数据计算表明,淀山湖春季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从2月下旬开始迅速增加,藻类密度的翻倍时间仅为半个月,到3月中旬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29.4μg/L.Month,5-6月份可能形成藻类水华。淀山湖夏季蓝藻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在6月中下旬开始迅速增加,藻类密度的翻倍时间仅26天,到7月下旬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22.8μg/L.Month,8-9月份可能形成蓝藻水华;(5)淀山湖营养物输入及响应指标的统计学研究表明,淀山湖水体营养物投入响应指标总磷TP、总氮TN和叶绿素Chl a的平均浓度(平均值μ)和离散程度(标准差σ)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条件下,TN和TP平均浓度及其离散程度即使变化不大,也会引起Chl a平均浓度及其离散程度的较大的变化。淀山湖TP-Chl a回归方程的斜率随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目前的数据基础很难给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氨氮和叶绿素α的经验表达式;依据上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推论:(1)淀山湖虽然已进入重度富营养化阶段,浮游藻类生长,包括藻类早期增长的营养物限制仍然符合氮磷交替限制的季节变化模式。淀山湖控制营养物要有更好的策略;(2)淀山湖在重度富营养化的状态下,即便营养物质得到了控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再增加),水体藻类的增长也不会马上停止,藻类水华事件还会在一个时期内继续发生;(3)淀山湖浮游藻类的早期增长是可以预计的,控制淀山湖蓝藻水华的根本出路在于早期预警和防治。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淀山湖藻类水华早期预警预报的框架:(?)第一级预警(早期预警):Chl a=15μg/L,此时浮游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开始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增加最快;(?)第二级预警(水华预警):Chl a=35μg/L,此时浮游藻类群落的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区域;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在一般通常的气象和水文条件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藻类叶绿素浓度有第一级预警(早期预警)到第二季预警(水华预警)的时间大约为20天。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3
第一章 前言  13-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6-30
  1. 淀山湖概述  16-17
  2. 淀山湖的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  17-19
  3. 淀山湖富营养化已有研究  19-21
  4. 湖泊的营养物限制  21-24
  5. 国内外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  24-28
  6. 小结  28-30
第三章 科学假设与方法学  30-36
  1. 引言  30
  2. 科学假设  30-31
  3.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31-35
  4. 拟获得的研究结果  35-36
第四章 淀山湖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分析  36-47
  1. 引言  36-37
  2. 方法  37-38
  3. 全湖水体营养状态指标的长期变化(1986-2009年)  38-39
  4. 营养状态指标的空间分布  39-40
  5. 浮游藻类增长和群落变化(1986-2009年)  40-43
  6. 藻类增长潜力实验(AGP Test)  43-45
  7. 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的演变过程  45-46
  8. 小结  46-47
第五章 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规律  47-58
  1. 引言  47
  2. 方法  47
  3. 浮游藻类群落季节演替的一般规律  47-49
  4. 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  49-50
  5. 淀山湖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50-54
  6. 淀山湖浮游藻类生物量季节变化与营养物的关系  54-56
  7. 小结  56-58
第六章 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增长的营养物限制实验研究  58-74
  1. 引言  58-59
  2. 方法  59-64
  3. 结果分析  64-70
  4. 讨论  70-73
  5. 小结  73-74
第七章 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早期增长的研究  74-84
  1. 引言  74
  2. 藻类的增长过程  74-78
  3. 藻类增长过程的数学描述  78-80
  4. 数据来源与方法  80
  5. 淀山湖藻类群落的早期增长  80-81
  6. 淀山湖藻类群落早期增长的累积频率分析  81-82
  7. 小结  82-84
第八章 淀山湖营养物输入和浮游藻类群落增长的关系  84-94
  1. 引言  84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84-85
  3. 淀山湖富营养化过程的统计学特征  85-89
  4. 淀山湖总和叶绿素的相互关系  89-91
  5. 淀山湖总和叶绿素的相互关系  91-92
  6. 小结  92-94
第九章 淀山湖藻类水华早期控制的预警预报研究  94-106
  1. 引言  94
  2. 藻类水华的早期预警思想  94-95
  3. 国内外在蓝藻早期预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95-98
  4. 淀山湖藻类水华早期预防的预警预报  98-101
  5. 若干计算  101-104
  6. 小结  104-106
第十章 结论  106-110
附录  110-152
参考文献  152-166
后记  166

相似论文

  1.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2. 氮杂环化合物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初探,X703
  3.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TP3
  4. 五氧化二磷与复合氨化缩合剂制备聚磷酸铵,TQ314.248
  5. 磷石膏还原制硫化钙工艺的优化及研究,X786
  6.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7.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8.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9. CRZ-1对小麦盐胁迫生长、叶绿素酶活性抑制及大田产量的影响,S512.1
  10.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1.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12.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3.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4.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15. 喹喔啉-1,4-二氧化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16. Bi、N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O614.411
  17. 磷石膏中微量组分对水泥熟料烧制及性能的影响,TQ177.3
  18.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9. 洱源农村畜禽粪便氮磷流失规律及控制方案研究,X712
  20. 烟杆基活性炭制备及对低浓度磷化氢吸附净化研究,X712
  21.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水生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