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宋红霞
导 师: 司晓宏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家庭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影响机制 教育公平
分类号: G64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接受教育的经历是大多数人人生的重要阶段和发展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推进和实现教育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之一,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行,作为“现代生活敲门砖”的高等教育在社会人群阶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扑朔迷离:谁在接受高等教育?什么样的人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为什么一些人上了大学而另一些人上不了大学?这种变化究竟是促进了教育更加公平,还是拉大了教育差距?这一连串疑问成为当前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正是基于对这些疑问的思考和解析而展开的。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日益加剧,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关联日益明显,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社会阶层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从研究的目的和参加高考考生的属性出发,以家庭作为社会阶层的基本单位,按照划分社会阶层的基本维度,通过理论论证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家庭职业类别、经济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三个方面,采用比例相等的原则,对家庭所属社会阶层与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取之间的相关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控制和降低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实现社会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建议和对策。国外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早,大致始于20世纪中期。我国由于特殊原因,直到1973年后才陆续有学者对此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与国外相比,虽起步较晚,但方向相同,然国情不一,故轻重各异。仅此而言,当以三段论之:1973-1992年,是研究的起步阶段;1993-1999年,属研究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是研究的繁荣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对教育公平的含义,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等问题取得了共识,特别是许多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以高校为调查对象,阐释了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但高校的录取由于受比例、指标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调查结果在区域对照中存有较大的偏差。本文则从区域入手,力争克服制度误差,通过调查访问学生父母及其相关家庭情况,从实践层面更具体地分析家庭社会阶层差异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当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进,高等教育机会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优势阶层;优势阶层占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职业和经济收入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地区的表现程度和方式并不相同,以孟州市为个案的分析就证明:高等教育机会配置的不平等程度逐渐降低,但差异依然存在,各阶层子女在获取高等教育机会方面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别;在高等教育机会扩展初期,优势阶层首先是满足自己量上的教育需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优势阶层开始追求自己质上的教育需要;一系列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尤其是招生政策和财政资助政策的改革与实施,使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力度有所降低;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与社会阶层的影响是相互的、客观的、始终存在的。这种状况的出现包含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但我们也不排除家庭的突然变动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意外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家庭社会阶层影响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整体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父母教育观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社会地位认同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日常生活实践对子女学习观的全面影响和渗透,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等。那么如何来控制和降低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观念上要充分注意到家庭社会阶层差异必然会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影响,要承认影响,更要努力降低影响。措施上可以从社会、政府、高校三个层次入手,采取如坚持共同富裕,努力缩小阶层差异;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优化教育结构;实施“阳光工程”、“绿色通道”等措施,尽力帮助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利益。高等教育是人类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必要途径。家庭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有重大影响,控制和降低家庭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1章 导言  12-40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15
    1.1.1 选题的缘起  12-14
    1.1.2 选题的意义  14-15
  1.2 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15-25
    1.2.1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15-21
    1.2.2 国外相关研究的简述  21-23
    1.2.3 相关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23-25
  1.3 思路的突破与设计  25-40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5-28
    1.3.2 思路的分析与设计  28-32
    1.3.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32-35
    1.3.4 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与实证性研究  35-36
    1.3.5 技术路径与重点难点  36-38
    1.3.6 内容创新与章节安排  38-40
第2章 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40-54
  2.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40-48
    2.1.1 教育公平的内涵外延与判断标准  40-44
    2.1.2 高等教育机会与高等教育权利  44-45
    2.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  45-47
    2.1.4 教育公平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  47-48
  2.2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48-50
    2.2.1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发展  48-49
    2.2.2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必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49
    2.2.3 高中和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发展重点  49
    2.2.4 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49-50
  2.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目前最为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  50-54
    2.3.1 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50
    2.3.2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50-54
第3章 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54-76
  3.1 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内容  54-60
    3.1.1 社会分层的核心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建立起秩序  54-56
    3.1.2 社会分层的多维度性——职业、经济和文化  56-58
    3.1.3 家庭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单元  58-60
  3.2 社会阶层差异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  60-66
    3.2.1 社会阶层与教育机会公平理论溯源  61-65
    3.2.2 MMI与EMI理论的内涵  65-66
  3.3 当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进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66-68
    3.3.1 以阶级身份作为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考察尺度  67
    3.3.2 以组织推荐作为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主要形式  67
    3.3.3 以考试/能力高低作为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主要标准  67-68
    3.3.4 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为核心衡量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68
  3.4 社会阶层差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相关性的分析  68-76
    3.4.1 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相关性的表现  68-70
    3.4.2 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显著相关的原因分析  70-76
第4章 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相关性的实证性研究  76-103
  4.1 以河南省孟州市作为实证案例的理由分析  76-79
    4.1.1 选择河南省孟州市作为样本研究对象的缘由  76-78
    4.1.2 调查设计  78-79
  4.2 学生家庭职业类别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  79-85
    4.2.1 数据统计  79-83
    4.2.2 适合度检验(test of goodness of fit)——卡方检验(χ~2)  83-85
  4.3 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  85-88
    4.3.1 数据统计  86-87
    4.3.2 特征总结  87-88
  4.4 学生家庭文化程度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  88-93
    4.4.1 数据统计  88-91
    4.4.2 适合度检验(test of goodness of fit)——卡方检验(χ~2)  91-93
  4.5 结论与讨论  93-103
    4.5.1 结论  93-96
    4.5.2 原因讨论  96-103
第5章 社会阶层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整体特征和内在机制  103-116
  5.1 社会阶层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整体特征  103-109
    5.1.1 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影响的基础性  103-105
    5.1.2 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影响的综合性  105-106
    5.1.3 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影响的阶段性  106-108
    5.1.4 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影响的发展性  108-109
  5.2 社会阶层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在机制  109-116
    5.2.1 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  109-111
    5.2.2 父母教育观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  111-112
    5.2.3 社会地位认同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  112-113
    5.2.4 日常生活实践对子女学习观的全面影响和渗透  113-114
    5.2.5 家庭资源利用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114-116
第6章 控制和降低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影响的建议与对策  116-139
  6.1 充分认识社会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影响  116-118
    6.1.1 社会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有重要影响  116-117
    6.1.2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发展的应然  117-118
    6.1.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18
  6.2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缩小社会阶层差异  118-121
    6.2.1 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阶层差异的关键因素  119-120
    6.2.2 实现共同富裕是提高家庭收入,缩小阶层差异的必由之路  120-121
  6.3 积极调整相关法律政策,优化教育结构,切实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21-135
    6.3.1 以人为本,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121-125
    6.3.2 重视教育积累作用,均衡优势教育资源  125-127
    6.3.3 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高考改革  127-129
    6.3.4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开展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129-132
    6.3.5 促进高等教育的地方化  132-134
    6.3.6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化社会  134-135
  6.4 主动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入学机会获得  135-139
    6.4.1 进一步完善阳光工程等保证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  135
    6.4.2 扩大和深化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保障措施  135-136
    6.4.3 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136-137
    6.4.4 加强和提高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的有机结合  137-139
结语  139-141
附录  141-145
参考文献  145-155
致谢  155-15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56

相似论文

  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2.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3. 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分析,G632.474
  4. 财政分权体制下省际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647
  5.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G659.2
  6. 义务教育择校现状及合理性探究,G522.3
  7. 教育均等化,G522.3
  8. 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521
  9. 教育转移支付的受益归宿研究,G40
  10. 试析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择校制度,G639.712
  1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521
  12.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公平性研究,G647.3
  13. 婚姻状态对个体处境影响机制探究,C913.1
  14. 可行能力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教育公平性研究,G521
  15. 网络舆论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机制与后果,G206
  16. 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G759.2
  17. 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与对策,G632.4
  18. 安徽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522.3
  19. 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研究,G206
  20.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F124.3;F273.1
  21. 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718.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